广南县这个班在浙江大学开训,学员期待满满~

Smiling

<p class="ql-block">  近年来,文山州提出“远学浙江、近学红河、身边学典型”,始终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广南县坚持“眼睛向外”,让干部到高校学、到沿海看,开阔视野,提升能力,推动广南县县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图为浙江大学—广南县2022年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开班式)</p> <p class="ql-block">  9月19日上午,来自全县相关部门领导干部及业务骨干、18个乡(镇)相关负责同志共50人,相聚美丽杭州,相约百年名校浙江大学,开始为期五天的广南县2022年乡村振兴专题培训,探寻乡村振兴“金钥匙”。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图为学员参加开班式)</p> <p class="ql-block">  开班仪式上,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高级培训中心副主任孙爱国致欢迎辞,介绍了“求是创新”的浙大精神和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以及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高级培训中心的办学情况,并祝愿学员在杭州一周的学习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培训班临时党支部书记兼班长李应文首先向学院领导和老师们介绍“世界的世外桃源”——广南,然后向参训学员提出要求:<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一要</b><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珍惜机会学;</span><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二要</b><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端正态度学;</span><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三要</b><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深入思考学;</span><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四要</b><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遵守纪律学;</span><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五要</b><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确保安全学</span>,圆满完成学习培训任务。</p> <p class="ql-block">  开班仪式结束后,浙江大学特聘教授、浙商研究会理事方奇刚教授为参训学员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读》,方教授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国历史以及中国与世界各国关系等方方面面,深刻透彻解析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成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什么能继续成功,讲述了当今世界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和谐发展的硬道理,为参训学员讲授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理论课、政治课、初心课。</p> <p class="ql-block">(图为学员听取浙江大学特聘教授、浙商研究会理事方奇刚教授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读》)</p> <p class="ql-block">  据悉,本次培训从9月19日至9月23日,将采取“理论教学+现场教学+分组探讨”的模式,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工作总要求,以乡村产业发展、农村改革、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为主要内容,进一步帮助干部走出去、开眼界、长知识、理思路、提素质,全面推进广南县乡村振兴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p> <p class="ql-block">  当天下午,参训学员首先来到浙江大学玉泉校区门口打卡合影。</p> <p class="ql-block">之后来到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黄公望村现场参观学习。</p> <p class="ql-block">(以下图文信息来源于网络:卓创乡建集团有限公司乡建资讯,版权归原创所有)</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看山水隐居之地黄公望村如何实现文旅融合发展,获“国字号”美丽乡村</b></p> <p class="ql-block">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有一个村子因一位画家的名字而命名。它立于富春江畔,背靠绵延青山,周围竹林密布,是远离城市的喧嚣,放松身心的绝佳之地。它的存在刷新了对最美乡村的认知,宁静平和的自然环境,仿佛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吸引无数游客的脚步,这个村子就是——黄公望村。 </p><p class="ql-block"> 黄公望村由原华墅村、白鹤村、株林坞村、横山村合并而成,得名于元代大画家黄公望在此结庐隐居创作千古名作《富春山居图》的典故。步入黄公望村,人们就像走入了一幅山水人家的水墨画,溪流潺潺、鸟语花香、果树林立,各式农家别院林立……</p> <p class="ql-block">  2011年区委区政府为了切实抓住两岸《富春山居图》合璧的契机,打响黄公望及《富春山居图》的文化品牌,决定对黄公望隐居地景区进行环境集中整治工程项目。</p><p class="ql-block"> <b>区政府一期工程</b>总投资约6180万元,对黄公望隐居地景区内沿路景观绿化改造、水系整治、区政道路改造、小洞天及亮灯工程建设、黄公望纪念馆建设、主道路和3个竹种园提升改造、主入口景观提升(六君子湖)等。</p><p class="ql-block"> <b>二期工程</b>总投资约2000万元,主要包括黄公望纪念馆布展及装修、主道路和竹种园提升改造、主入口景观提升工程。周边还有高尔夫球场、咕噜咕噜岛省级湿地公园、国家4A级旅游区新沙岛风情小镇等知名旅游景点。现在,奥特莱斯、金融小镇等相继入驻,万科、绿城、雷蒙等地产巨头也首选于此。</p> <p class="ql-block">  从“金秋火柿节”的打造,到黄公望隐居地景区的开放、公望文化的挖掘;从农家乐兴起、民宿集聚,到各类产业项目不断入驻……10多年来,黄公望村不断将丰富的生态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走出了一条文旅融合发展、村集体收入蒸蒸日上、人均可支配收入翻番的小康之路。先后获得中国美丽乡村、全国文明村、全国最清洁村庄等荣誉称号。</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从三味农庄到公望山居品牌塑造</b></p><p class="ql-block"> 全国农家乐乡村旅游的发源地,在与黄公望村隔江相望的新沙岛。1987年,国务院原副总理谷牧前来考察,留下“农家乐,旅游者也乐”题词。“农家乐情结”也由此种在了许多富阳东洲街道老百姓的心中。</p><p class="ql-block"> “当时正想在创业上有个长远发展,‘吃农家菜’正当流行,我便与人合伙承包了三味农庄。”2005年,原本在外开汽车维修公司的张建军,回乡“跨界”做起了餐饮,接手黄公望村的第一家农家乐——三味农庄。</p><p class="ql-block"> 当时,40亩土地基本处于一片杂树林的状态。转变的第一个契机,来自于2008年黄公望村“金秋火柿节”的举办。连续3年举行的“火柿节”,给黄公望村聚集了不少人气,也带火了村里的农家乐。</p> <p class="ql-block">  2011年,富阳为了切实抓住海峡两岸 《富春山居图》合璧的契机,打响黄公望及《富春山居图》的文化品牌,开始整治提升黄公望隐居地景区。趁着政策的春风,结合自己对农家乐的展望,张建军如今的农庄已发展为集休闲、旅游、民宿、养生、书画创作、农副特产销售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三味农庄也已更名为公望山居三味度假酒店,拥有职工42人,年创收达1500万元。</p><p class="ql-block"> 10多年来,黄公望村内的农家乐,也从2005年的1家增至18家,不仅为游客提供更多休闲旅游之地,更为村民带来不菲的收入,实现了村民与旅游者共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公望女管家”撑起民宿半边天</b></p><p class="ql-block"> 除了农家乐,黄公望村民宿产业的发展也一直为人称道。</p><p class="ql-block"> 早在2012年,朱梅娟便在黄公望村开起了村里第一家民宿。</p><p class="ql-block"> 一手烧红烧肉的好厨艺,一副真诚待人的热心肠,使得民宿的生意一直都很好。住得最久的一位客人,是来自上海的潘老妈,每年都在梅娟休闲农庄住上10多个月。6年多相处下来,潘老妈早把朱梅娟认作了干女儿。而像潘老妈这样的干爸干妈,朱梅娟共认了17个,分布在全国各地。</p> <p class="ql-block">  受到这些长住游客的启发,朱梅娟打算联合街道、社区、老年公寓等,充分利用好黄公望隐居地景区资源,探索打造“街道+社区+医疗+民宿”的结伴养老发展模式。</p><p class="ql-block"> “做生意不能单打独斗,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自家民宿发展起来后,朱梅娟鼓励村里妇女把家里多余的房间整理出来改做民宿,并手把手帮助她们办理营业执照及特种行业许可证等。如今,黄公望村的民宿已发展至53家。</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坚持走好文旅融合奔小康之路</b></p><p class="ql-block"> 从2005年担任黄公望村株林坞自然村主任开始,村党委书记王忠升已担任村干部15年,见证了这个村的快速变迁。“并村前,村里以第一、第二产业为主。现在村内基本找不到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倒是蓬勃发展了。”王忠升说。</p><p class="ql-block"> 依托村内房前屋后、低丘缓坡生长着的2000多棵柿树,黄公望村从2008年起,连续多年打造乡村特色节庆品牌“金秋火柿节”。精彩纷呈的活动与村内火红的柿子树相得益彰,为黄公望村打响了名气。</p> <p class="ql-block">  2010年,黄公望村被列为杭州13个风情小镇之一,通过产业提升、旅游拓展、文化挖掘、生态保护等手段,将公望文化注入乡村发展中,全力打造生态优良、功能完善、文化彰显、风情浓郁的特色风情小镇。</p><p class="ql-block"> 随后,以海峡两岸《富春山居图》合璧特展为契机,黄公望村开始挖掘文化品牌,打响黄公望及《富春山居图》的文化品牌,促进了村内农家乐及民宿的蓬勃发展,文旅融合发展之路渐露端倪。</p> <p class="ql-block">  2017年,黄公望村成功入选全国文明村镇,村庄内公共配套服务进一步完善。也在这一年的11月11日,筹建历时约26个月的杭州首创奥特莱斯正式开业,当日人流量达9万多人次,销售额累计达1239万元。该项目用地150余亩,其中90亩为黄公望村的村级留用地。村级留用地的高效开发,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促进了村民增收。</p><p class="ql-block"> 黄公望村还陆续引进6个房地产项目,其中不乏多家知名房地产品牌。许多村民因此实现在家门口工作,村内房屋租赁也迎来了“春天”。</p><p class="ql-block"> 2021年集体可支配年收入1000余万元,人均收入约68000元,村集体银行存款8000余万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此处往下图文为本作品作者原创)</p> <p class="ql-block">  “希望在一周的学习中,能够学到浙江这边乡村振兴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一二三产有效衔接方面的内容,为广南未来乡村振兴和文旅融合发展,全力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的乡村旅游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和做法。”学员刘正祥说。</p> <p class="ql-block">  学员陆宣奇表示,“在未来的学习期间,希望能学习了解如何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抓好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助力乡村振兴;如何凝聚乡贤能人,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带头作用,积极为美丽乡村建设作贡献;如何抓党建引领,发挥甚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做好最接地气的规划等方面的内容。”</p> <p class="ql-block">  “这次过来参加广南县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学习,作为卫健部门,我更想学习了解浙江省医共体改革是如何开展的。”学员廖恺说。</p> <p class="ql-block">  现场学习参观富春区黄公望村后,学员李跃帮说,“来到浙江学习的第一天,参观学习黄公望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后,感触很深。其实,我们广南不缺产业,不缺可以打造示范的点,关键是怎么通过我们有限的项目和资金去谋划。要找到示范点的组织、产业、人才、村庄建设与村庄文化的结合点,全面规划打造。示范点建设要弄清楚领导去了讲什么?干部去了学什么?群众去了玩什么?”</p> <p class="ql-block">  “如何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激活广南 本土产业培育和发展潜力,持续壮大我们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我们只有抱着‘不取真经誓不还’的态度,来学习浙江‘能人型’党员培养方式、乡村干部在谋划发展产业勇立潮头,大胆革新的精神风貌以及抓党建促重大项目推行政策等等先进经验,做到不负组织托付,勇担广南发展之责。”参训学员徐丽芳说。</p> <p class="ql-block">图文采写:卢永成</p><p class="ql-block">编辑:卢永成</p><p class="ql-block">审核:培训班班委、县委组织部</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