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勇和孩子们在一起</h3></br><p data-track="6">作为陶勇的老上级,陈毅在看到“陶勇自杀”的通报后,第一感觉是不可能。在陈毅元帅的心里,陶勇是一个性格豪爽的人,这样的人,自杀的可能性并不大,便自言自语地说:</h3></br><h3>“陶勇同志不是‘自杀’,他的死大有问题。总有一天,我要面陈毛主席,把这个问题说清楚……”</h3></br><p data-track="9">1967年1月,在陶勇的努力下,东海舰队的形势得到好转,局面逐渐稳定下来。看到形势向好的方向发展,陶勇想到终于可以完成毛主席的嘱托,便松了一口气,准备收拾一下疲惫的仪容。</h3></br><h3> 陶勇和爱人在一起的留影</h3></br><p data-track="12">1月21日上午10点多,陶勇拖着疲惫的身躯,来到东海舰队司令部院子里的海军招待所,在105号房间稍作休息。</h3></br><p data-track="13">到了下午,陶勇睁开双眼,洗了一把脸,便走出房间,来到楼旁的花园里,和正在修剪花草的花工聊天。</h3></br><p data-track="14">这时候,招待所的所长从外面走了过来。看到所长后,陶勇说已经很久没有理发了,让所长把理发员叫来,帮他理个发。</h3></br><p data-track="15">大约过了15分钟,所长便带着理发员来到花园,准备给陶勇理发。到了花园,所长才发现不见了陶勇的身影,便和理发员四下寻找。</h3></br><p data-track="16">所长来到一口用来浇花的小水井旁时,发现陶勇已经在里面了,便大声惊叫起来:“陶司令跳井了!”</h3></br><p data-track="17">听到所长的叫喊声,理发员和花工赶紧跑过来,和所长一起把陶勇从水井里拉出来。很快医生赶来,对陶勇做了抢救,但是效果不理想。</h3></br><h3> 陶勇和爱人朱岚的留影</h3></br><p data-track="20">随即,两名工作人员对陶勇的衣物做了检查,发现陶勇的落水时间并不长,这是因为在陶勇衣兜里发现的一份用道林纸印的上海市政府文件,折缝处被水浸湿了,但信纸里面却是干的。</h3></br><p data-track="21">过了一会儿,救护车将陶勇送到海军医院,进行了急救,最终没能救过来。</h3></br><p data-track="22">当天晚上,陶勇的爱人朱岚便得知了丈夫去世的消息,她哭得撕心裂肺,大声喊:“<strong>陶勇跟着毛主席出生入死打了一辈子仗,他绝不会自杀!你们害死了陶勇,你们要交出杀人的凶手!</strong>”</h3></br><p data-track="23">随后,在朱岚的要求下,上海第一医学院对陶勇的遗体,做了尸检,并作出了陶勇“生前溺水而死”的结论。对此,当时的法医说:</h3></br><h3>“至于死者究竟是自己投井而亡,还是被人推入井中溺死,我无法定论。要判断自杀还是他杀,必须勘察现场,而死者被拉出水井之后,现场就遭到破坏,无法深入追查。”</h3></br><p data-track="25">这样的说法,给陶勇的去世,蒙上了一层迷雾!</h3></br><h3> 陶勇将军</h3></br><p data-track="28">陶勇去世后,海军政委接到了东海舰队《关于陶勇自杀的经过和初步分析》的报告。接到报告后,海军政委很快对这份报告签字转发,向部队通报:“陶勇自杀身亡。”认定陶勇是“叛逃,畏罪自杀”。</h3></br><p data-track="29">就这样,从新四军抗日中走过来的一员抗日名将,便蒙上了不白之冤。</h3></br><p data-track="30">听到消息后,原新四军军长陈毅无法相信,曾经的手下大将会叛逃、会自杀。作为陶勇的老上级,陈毅元帅对陶勇是了解的,心里也是疑惑的,自言自语地说:</h3></br><h3>“陶勇同志不是‘自杀’,他的死大有问题。总有一天,我要面陈毛主席,把这个问题说清楚……”</h3></br><p data-track="32">转眼到了1月下旬,在人民大会堂,毛主席召见了老帅们。期间,陈毅趁着和毛主席聊天的时候,说:“主席,您知道陶勇的情况吗?”</h3></br><p data-track="33">听了陈毅的话,毛主席感到十分诧异,便直起身子,反问道:“陶勇怎么了?”陈毅回答说:“开除党籍、军籍,定了个叛徒!”</h3></br><h3> 毛主席和陈毅的合影</h3></br><p data-track="36">陈毅的话刚落,毛主席便把手中的铅笔,猛地拍到茶几上,说:“胡闹嘛!你立即打电话给上海,就说我毛泽东是陶勇的保皇派,看哪个敢为难他!”</h3></br><p data-track="37">看到毛主席如此激动,陈毅哽咽着说:“主席,晚了……”毛主席也明白了什么,便说:“你不要说了,我晓得了,晓得了……”说完后,毛主席转过身,迈着沉重的步子,离开了。</h3></br><p data-track="38">对于陶勇,毛主席是知道,性格豪爽,作战勇敢,是个老红军,对日寇的作战坚决。</h3></br><p data-track="40">1913年1月21日,陶勇出生在安徽省霍邱县(今六安市叶集区)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中。在很小的时候,父亲便去世了。7岁的时候,陶勇因生活所需,被迫给地主家放牛。</h3></br><p data-track="41">1929年2月,陶勇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4月,在组织的派遣下,陶勇前往河南商城,参加了游击队。这一年,陶勇刚刚16岁。</h3></br><h3> 陶勇年轻时候的照片</h3></br><p data-track="44">1931年春,陶勇被任命为鄂豫皖保卫局保卫队队长;后来,陶勇加入中国共产党。6月后,陶勇历任了红4军第12师35团2连副连长、连长,1营副营长。</h3></br><p data-track="45">1932年11月,陶勇升任为第10师28团2营营长,后历任了副团长、团长。</h3></br><p data-track="46">1936年,陶勇奉命到红军大学,参加了学习。这次学习机会,让陶勇从一个识字不多的农村青年,成长很大。毕业后,陶勇被任命为红9军教导师的师长。</h3></br><p data-track="47">不久后,陶勇率部和马步芳的部队交了手。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奋战,陶勇累得几乎虚脱,在一个没有人烟的地方躺下便睡着了。在睁开眼睛的那一刻,陶勇发现四周有许多枪口对着他。</h3></br><p data-track="48">1937年下半年,周恩来与孔石泉在西安的一个看守所里见到了陶勇,握着他的手说:“我代表党中央欢迎你们归队!”就这样,陶勇重新回到了党的怀抱。</h3></br><p data-track="49">后来,陶勇奉命前往抗日军政大学,参加了学习。期间,陶勇还兼任了学员排长。</h3></br><h3> 陈毅旧照</h3></br><p data-track="52">1938年,陶勇被任命为新四军第1支队第4团副团长,后又担任了团长。此时,新四军1支队的支队长,便是陈毅。</h3></br><p data-track="53">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陈毅和粟裕奉命,率新四军江南指挥部主力进军苏北,在黄桥地区建立根据地。</h3></br><p data-track="54">陈毅和粟裕到达黄桥后,国民党韩德勤纠集了国军第89军主力和江苏省属保安旅,对新四军发起攻击,企图将新四军主力歼灭。于是,在陈毅和粟裕的指挥下,新四军对韩德勤展开反击。</h3></br><p data-track="55">在这次战斗中,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3纵队司令员陶勇,奉命率部坚守黄桥。在决战的时候,陶勇表现得十分英勇,只见他把上衣一脱,高举马刀,大喊一声:“同志们,跟我往前冲!”</h3></br><p data-track="56">说完后,陶勇率先冲入敌群,将面前的敌人冲垮。这一幕刚好被指挥作战的粟裕看到,粟裕眼里含着泪说:“<strong>好一个拼命三郎!</strong>”</h3></br><h3> 粟裕和战友们在一起</h3></br><p data-track="59">随后,其他兄弟部队相互配合,将韩德勤的主力消灭,取得了黄桥决战的胜利。战后,陈毅从诗人的角度,为这次战役写了一首诗:</h3></br><p data-track="133">“十年征战几人回,又见同侪并马归;江淮河汉今谁属,红旗十月满天飞。”</h3></br><p data-track="61">12月,趁陶勇率主力7团参加曹甸战役之机,韩德勤电令驻扎在南通石港的江苏游击6纵队司令徐承德,联合在如东马塘的保1旅旅长詹长佑,一起偷袭新四军3纵的大本营掘港,情况万分危急。</h3></br><p data-track="62">为了解决这次危机,陶勇亲自骑着缴获的日军摩托车,前往马塘镇,闯到詹长佑的司令部,对他说:“詹旅长,听说你要打我们,我这送上门来了!”</h3></br><p data-track="63">后来,在陶勇的劝说下,詹长佑继续保持了中立的态度,才化解了3纵背腹受敌的险境。</h3></br><p data-track="64">1942年11月,日本总参谋长兼陆军大臣东条英机乘飞机抵达南京,向侵华日军总司令田俊六下达了对苏北地区实行“清乡”的命令。</h3></br><h3> 右起:陶勇、叶飞、粟裕和王必成</h3></br><p data-track="67">东条英机离开南京不久后,伪第34师师长施亚夫(打入伪军内部的中共党员)立即将田俊六的清乡计划告知了粟裕。感到事态严重,粟裕立即赶到陶勇的第4分区,直接指挥这里的对日作战。</h3></br><p data-track="68">反“清乡”作战期间,根据毛主席的军事思想,新四军第1师第3旅旅长兼苏中第4分区司令员陶勇指挥部队,在日伪部队之间的间隙中,灵活穿插,避实击虚,机动作战,先后袭击、攻克了金沙、余东等7处日、伪军据点,摧毁了108座日伪碉堡,取得了巨大的战果,打击了日伪的嚣张气焰,受到了粟裕的表扬。</h3></br><p data-track="69">后来,田俊六因“清乡”失败,被东京总部调回日本。</h3></br><p data-track="70">1945年1月,特意被任命为新四军苏浙军区第3纵队司令员。后来,陶勇又被任命为新四军华中野战军第8纵队司令员。期间,陶勇率部参加了天目山战役、高邮战役。</h3></br><p data-track="71">1946年,陶勇被任命为新四军华中野战军第1师副师长,后来,又担任了华东野战军第4纵队司令员。任职期间,陶勇率部参加了宿北战役、莱芜战役和孟良崮战役等重要战役。</h3></br><h3> <p data-track="73">1948年10月,陶勇奉命,率华东野战军第4纵队奔袭新沂的黄百韬兵团。期间,陶勇收到野司作战命令。陶勇打开一看,电报上写着:</h3></br><h3>“第4纵队、第8纵队由第4纵队陶司令、郭政委指挥……首先集中主力及炮兵,攻歼运河车站守敌,务求速战速决,以便控制阵地,争取阻援时间,保障主力围歼敌第7兵团之作战。”</h3></br><p data-track="75">随后,陶勇立即按照野司的命令,进行了作战部署。淮海战役就此拉开了序幕。战至11月15日,在陶勇的率领下,部队攻占了加口圩、邱县、大兴庄等要点。</h3></br><p data-track="76">11月19日,陶勇接到了粟裕亲自打来的电话,要他们不惜一切代价,攻克尤家湖。为了占领尤家湖,粟裕特意给陶勇派来了4辆坦克,帮助他们战斗。</h3></br><p data-track="77">随后,陶勇命令步兵、炮兵和坦克兵一起协同作战。经过3个小时的激战,陶勇将尤家湖一举拿下。</h3></br><p data-track="78">后来,在粟裕的命令下,陶勇统一指挥由第4纵队、第11纵队、第12纵队和渤海纵队组成的东路阻援集团,控制了徐州东南的水口、二陈集、关帝庙一带阵地。在陶勇的阻击下,敌人南下援助失败,只得命令杜聿明率国民党第2、13、16三个兵团放弃徐州,增援黄维兵团。</h3></br><h3> 粟裕在指挥作战</h3></br><p data-track="81">敌人离开徐州后,粟裕立即命令陶勇率部,追歼徐州出来的敌人。受命后,陶勇提出了“<strong>勇猛追击,连续作战,活捉杜聿明</strong>”的口号,鼓励战士们要克服困难,连续追击敌人。</h3></br><p data-track="82">看到战士们有些疲累,陶勇便向战士们喊话:“同志们,加油追啊,不让敌人喘一口气,快追啊,加油啊!”</h3></br><p data-track="83">在陶勇的鼓励下,战士们一路追击,将敌人追打得非常狼狈,丢盔弃甲,溃不成军。</h3></br><p data-track="84">1949年1月7日,陶勇率领部队,与兄弟部队一起向杜聿明集团,发起了总攻。经过激战,陶勇纵队的第12师第35团,第一个占领了杜聿明集团的驻地陈官庄。</h3></br><p data-track="85">后来,部下给陶勇打电话说:“在张老庄抓到一个名叫高文明的俘虏,自称是第13兵团军需官,却说不出第13兵团机关几个处长名字。这个高文明,衣着考究,别着派克钢笔,还戴着一块进口防水游泳手表。”</h3></br><p data-track="86">听了部下的汇报,陶勇心中一愣:“战斗打到这个份上,还没有杜聿明的任何消息。这个高文明,不会就是杜聿明吧?”</h3></br><h3> <p data-track="88">不久后,高文明被带到纵队司令部。曾经和杜聿明是黄埔军校同学的郭化若,见到“高文明”后,笑着说:“你不是杜聿明吗?什么时候改名叫高文明啦?”</h3></br><p data-track="89">接着,陶勇从烟盒里拿出一支香烟,递到杜聿明的手里,说:“请坐,请坐,你们俩是老同学了,战地重逢,叙叙旧吧!”</h3></br><p data-track="90">面对黄埔时期的老同学郭化若,杜聿明知道,再装下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只好低着头,一直抽烟,不说一句话,算是默认了自己的身份。</h3></br><p data-track="91">后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了统一整编,4纵改为第3野战军第23军,陶勇被任命为第23军军长。</h3></br><p data-track="92">4月20日,前沿观察所报告:江面上发现停泊着几艘外国舰船。经过确认,这些舰船是英政府的“伦敦”号和“黑天鹅”号,在“紫石英”被我军炮兵击伤后搁浅,“伴侣”号也被赶走后,英国政府派来报复的。</h3></br><h3> 左起:谭知耕、陶勇、金冶</h3></br><p data-track="95">随后,陶勇来到观察所。观察了一会后,陶勇说:“管他谁的船,挡着我们的路就不行!”说着,陶勇要通了炮团的电话。</h3></br><p data-track="96">在电话里,陶勇对炮团团长说:“好狗不挡道,你要准备轰走它。我马上请示兵团首长,一批准,你马上就开炮!”很快,中央军委回复:“<strong>不打第一炮,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strong>”</h3></br><p data-track="97">经过观察,陶勇认为这几条舰继续待在这里,必然会影响解放军的渡江作战,便给叶飞打电话请示:“叶司令,他们将严重地妨碍我军渡江,打掉算了?”叶飞说:“向他们发出警告,让他们迅速离开。”</h3></br><p data-track="98">随后,我军在江岸燃起3堆篝火示意。然而,英国的“伦敦”号和“黑天鹅”号舰船不但没有撤离,更是将舰炮指向了我军阵地。</h3></br><p data-track="99">4月21日清晨,英舰向我军阵地射击。我军炮兵立即进行了还击。对此,陶勇没有责怪部下不请示便开炮,而是询问了部队的伤亡情况。</h3></br><h3> 陶勇和战友们在一起</h3></br><p data-track="102">得知202团的团长和参谋长牺牲,政委负伤,还有包括群众在内的40多人受伤时,陶勇坚定地说:“<strong>还击,给我狠狠地还击!</strong>”</h3></br><p data-track="103">在我军炮兵的猛烈还击下,英舰“伦敦”号和“黑天鹅”号扔下“紫石英”号,带着炮弹的伤痕,向上海方向逃去。</h3></br><p data-track="104">后来,野司将这次炮击的情况,向中央军委、毛主席做了汇报。毛主席说:“<strong>妨碍我军渡江的外舰,不管是谁的,都可以炮击!</strong>”</h3></br><p data-track="105">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11月,在毛主席和中央军委的命令下,宋时轮和陶勇率领第9兵团,开赴朝鲜战场。</h3></br><p data-track="106">在东线作战中,宋时轮和陶勇指挥第9兵团,取得了第2次战役的最后胜利。战后,毛主席致电彭德怀和第9兵团宋时轮和陶勇。在电报中,毛主席说:“<strong>你们在极困难条件下,完成了巨大的战略任务。</strong>”</h3></br><p data-track="107">1952年,在完成了预定的作战任务后,陶勇奉命率第9兵团回国。不久后,陶勇被任命为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h3></br><h3> 毛泽东视察海军</h3></br><p data-track="110">后来,毛主席在陶勇的陪同下,视察了华东海军。见到陶勇后,毛主席握着陶勇的手,满脸笑容地说:“你就是陶勇? 我久仰你的大名啊!”视察期间,毛主席应陶勇的请求,为华东海军题词:</h3></br><h3>“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h3></br><p data-track="112">1955年9月,陶勇被授予中将军衔。10月,陶勇被任命为海军东海舰队司令员,后来,陶勇又兼任了南京军区副司令员、海军副司令员。</h3></br><p data-track="114">1967年1月21日,陶勇去世。得知陶勇去世后,许世友非常愤怒,拍着桌子说:“屁话,陶勇有什么罪?老子查清是谁杀了我的陶勇,我非枪崩了他不可!”</h3></br><h3> 许世友和毛主席在一起</h3></br><p data-track="118">在许世友的心中,陶勇是那样的豪爽,做人非常有义气。每次打完仗后,胜利归来的陶勇,一定会大喊一声:“拿酒来!”</h3></br><p data-track="119">这样的性格,和许世友是那么相似,两人一直处的非常好。正是因为这样,在得知陶勇去世的消息后,许世友一面不敢相信,一面又非常气愤!</h3></br><p data-track="120">后来,许世友对肖永银说:“陶勇的孩子四处流浪,怎么办啊?”在许世友的过问下,陶勇的孩子们被安顿下来。</h3></br><p data-track="121">1968年,陈毅在一次国务会议上见到了曾经担任过东海舰队副司令员的彭德清,还关切地询问:“陶勇同志去世后,他家属情况怎么样?陶勇这样的一个人,怎么会自杀呢?有事就去找粟司令,他了解陶勇……”</h3></br><p data-track="122">后来,粟裕就这件事情,特意向周恩来总理做了汇报。周恩来总理说:“陶勇同志打日本鬼子那么坚决,说他是‘日本特务’,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嘛!”说完后,周恩来总理当即指示:一定要把这件事搞清楚!</h3></br><h3> 陶勇陪周恩来总理视察</h3></br><p data-track="125">1977年,陶勇的事情终于有了一个公平的结论。7月18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为陶勇举行了隆重的骨灰安放仪式。粟裕、许世友和萧劲光等人参加了这一仪式,并对陶勇的一生作出评价:</h3></br><p data-track="134">“陶勇同志是在党的培育下,成长起来的优秀干部,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参加了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陶勇同志光明磊落,作风正派,立场坚定,爱憎分明,大公无私,顾全大局,善于团结同志,密切联系群众,是海军全体指战员学习的榜样!”</h3></br><p data-track="127">粟裕大将看着墙壁上挂着的陶勇将军的遗像,热泪盈眶,为完成了周恩来总理的重托,感到无比欣慰!</h3></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