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空之王》,想去看吗?

江月

<p class="ql-block">国庆节就要到了,最近有个消息在悄悄传播,说是“十•一有大片可以看了”。</p><p class="ql-block">原来是由刘晓世导演,韩寒监制,王一博、胡军、于适领衔主演,历经6年精雕细琢打磨而成的电影《长空之王》要与我们见面了!</p><p class="ql-block">《长空之王》首次聚焦我国新时代空军试飞员,揭秘最新式战机诞生的艰辛历程。全片讴歌时代英雄,弘扬正能量,聚焦我国新时代空军试飞员,同时也是对每一位奋斗在航空武器装备研制一线、默默无闻却又不惧牺牲的伟大“无名英雄”的致敬。</p><p class="ql-block">《长空之王》中许多镜头是在处在西安阎良的中国试飞院拍摄的,所以,观众不但可以看到知名演员演绎的、被称为“空中驯马人”的英雄试飞员,可以看到真实的战斗机大仰角穿云、高空翻转等飞机本身的机械之美,还可以看到我国自主研制的歼20、歼16、歼10C等多款先进战斗机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新中国的航空工业,是从1951年开始的。</p> <p class="ql-block">试飞,即在真实飞行条件下对飞行器进行科学研究的飞行试验,是航空工业设计、制造、试飞三个环节中公认的高风险环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近看到一个宣传电影《空中之王》的视频,说是在剧中饰演试飞员张挺的演员胡军在试飞院看到真实的战斗机后,“非常激动”,惊讶到“目瞪口呆”、“瞠目结舌”……</p> <p class="ql-block">其实,胡军不是第一次见到真的战机,也不是第一次来试飞院机场拍电影。1999年上映的《冲天飞豹》的许多镜头就是在试飞院机场拍摄的,胡军就是主演。</p><p class="ql-block">该片讲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前后两代试飞员不顾个人得失和安危,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最终顺利完成“飞豹”战斗机试飞任务的故事。</p><p class="ql-block">​“飞豹”即歼轰7。</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由试飞院职工韦克家、姜丽丽共同创作完成、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长篇纪实文学《中国试飞》中,记载了电影《冲天飞豹》在试飞院拍摄的这段故事。</p> <p class="ql-block">全文如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冲天飞豹》影片的幕后故事</b></p><p class="ql-block">在20世纪,以反映民族自力更生,不屈不挠研制国产新装备的艺术作品因为各种原因而凤毛麟角。业内人士认为,反映歼轰7研制的电影《冲天飞豹》开创了我国电影史上4项第一:第一部使用我国最先进、公开时间最短的新型战机“飞豹”进行拍摄;第一部全面反映中国新型装备研制过程,表现高科技领域里一幕精神与肉体的较量、生存与死亡的抗衡,以及当代军人挑战尖端军事科技的恢宏诗篇;第一部运用国际流行的大制作手段,实施实景与电脑三维特技制作的“中国大片”;是我国动用多种真实军用战机投人拍摄、机种最多、兵味最足的一部军事影片。</p><p class="ql-block">这部片子的实景大部分都是在阎良试飞院拍摄的。</p> <p class="ql-block">1998年初,北京青年电影制片厂导演王瑞、编剧曹保平来到陕西,闯人了被誉为中国飞机城的阎良,走进了试飞院,他们准备创作一部以中国飞机研制为背景的故事片。</p><p class="ql-block">在飞机城里,他们所接触的人中议论最多、故事最多的,就数我国自行研制的新型战机“飞豹”了,虽然当时飞豹还没解密,但由于飞豹的设计(603所)、生产(西飞公司)、试飞(试飞院)单位都在阎良,所以,似乎阎良人人人都能讲一段飞豹的故事。</p><p class="ql-block">当神勇的歼击轰炸机“飞豹”出现在导演和编剧面前时,一种特有的“戏缘”爆发了。一个前无古人的大胆设想产生后,剧组选中尚未解密的“飞豹”研制历程作为电影的大背景。经中国电影电视部、青年电影制片厂与原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空军、海军等有关部门交涉,一部反映我国现代战斗机研制历程,展示空军试飞员风采及共和国50周年航空工业最新成就的“国庆献礼片”《与天同在》剧本诞生了。开拍时将名字改为《云顶雄风》,最后定为《冲天飞豹》,意在“飞豹”不鸣则已,一鸣冲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提供拍摄场地和群众演员,这在试飞院已经是第五次了。</p><p class="ql-block">第一次是1977年,西安电影制片厂导演滕文骥、吴天明拍摄《生活的颤音》时,试飞院的一个广场被布置后用来拍摄天安门广场的几场戏。由于剧情是1976年清明节前主角到天安门广场悼念周总理的戏,所以需要众多的群众演员。在拍摄那天,许多研究室的职工被要求放下可以暂时放下的工作,到“天安门广场”来回走动配合拍摄。</p><p class="ql-block">第二次是1992年由张汉杰、刘惠宁导演的电影《绑架童心》,将试飞院一个机库大门改建成剧中监狱大门,拍摄主角的母亲出狱的镜头。这次群众演员不多,但由于当时很火的影视歌主持人四栖明星小宫傲是主角,所以引来很多人观看,记得当时还动用了试飞院公安处干警到现场维持秩序。</p><p class="ql-block">第三次是拍摄《冲天飞豹》。</p><p class="ql-block">《冲天飞豹》拍摄时,青影厂只来了几名主演,所有的群众演员都是在试飞院临时选定的。由于试飞的场面很多、时间很长,而且要动用飞机,所以要求配合的职工和群众演员很多,从飞行指挥、试飞员、试飞工程师、机务到首长、领导、工人、工作人员,各类人物都要有。许多正在机场飞行的人员也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临时当了一回演员。</p><p class="ql-block">第四次就是去年上映的电视剧《逐梦蓝天》,其中与试飞有关的镜头全部都是在试飞院拍摄的。</p> <p class="ql-block">试飞员杨步进曾以“<b style="color:rgb(237, 35, 8);">我当了一回飞行顾问</b>”为题,记录了自己参与拍摄电影《冲天飞豹》的难忘经历——</p><p class="ql-block"> 我是1968年入伍,1969年被选为飞行学员,毕业后成为歼击机飞行员,又选拔为试飞员。先后飞行、试飞国产歼击机、强击机、歼击轰炸机共7种飞机19个型号,多次空中化险为夷和立功受奖,安全飞行2000小时,是一级试飞员。驾机试飞到最高规定飞行年限后光荣退出试飞队伍。但是26年的空中生涯仍使我魂牵梦绕祖国的战机和蓝天。</p><p class="ql-block">1999年初,北京青年电影制片厂来到阎良拍摄《冲天飞豹》,现场准备开机时,剧组觉得对试飞员生活很陌生,对试飞程序更是一窍不通,说到飞豹战机和空中经历更是找不到感觉。所以,导演首先向部队请一名经验丰富的老试飞员作该片“飞行顾问”,指导整个影片的拍摄过程。最后部队授命于我,这真是叫我为难。在部队营房这个神秘紧箍的环境中生活了30多年的我,一下子进入了非常陌生的电影拍摄现场,真让我不安。经上级开导和深思熟虑后,我终于明白,电影是艺术地展示中国空军试飞员超常高智商的精神风采,既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只有被称得上“老”的试飞员才能担此重任。我有了信心,在拍摄过程中把试飞员和演员、飞机和摄影机渐渐融合了。我与导演一起揣摩,不断地修改剧本,开始了能飞、能说、能做示范的“飞行顾问”角色。</p><p class="ql-block">4月2日下午,我刚给飞豹战机座舱的演员做示范动作说完戏下来,就听副导演陈公海对导演说:“明天拍指挥塔台的戏,需要一名飞行副指挥员,这个人非同小可,必须由真正的试飞员来担任,既要有老试飞员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又要有飞行指挥员沉着、果断的复杂表情变化,我琢磨好久,认为杨顾问多次处置过空中险情,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这些经历足以使他稳坐飞行指挥塔台不用你说戏。”“很好,部队给我们派来一名出色的飞行指挥员,老杨,怎么样?”“演个飞行指挥员绰绰有余。”就这样,我由飞行顾问突然上镜头演起了飞行副指挥员,可以说是“官升三级”。</p><p class="ql-block">那天,我作为飞行的指挥员参与电影的拍摄。试飞院机场上空蓝天白云战机翱翔,在一望无际的大型现代化跑道边,有一个非常突出的建筑物,这就是整个飞行现场的心脏--飞行指挥塔台。今天将在这里拍一场飞机在空中进入尾旋的戏,参加拍摄的这个指挥班子由担任飞行指挥员、飞机设计总师和机务保障的演员(大部分是群众演员)组成,此时,飞豹已经升空,塔台全体人员神情紧张地聆听着来自万米高空的试飞员报告。空中一架飞豹进入尾旋后像断了线的风筝旋转着坠向地面,试飞员采取几套改出方案均未成功,飞机继续旋转下降,接收机中传来试飞员的报告:</p><p class="ql-block">“高度9000没改出。”“高度3000没改出。”</p><p class="ql-block">高度只剩下1200了飞机仍在旋转,指挥员大声命令:“021没有高度了,跳伞。”我的心咯噔一下,面部表情一下子全变了,不由自主地突然站起;乔总晕倒了,我和指挥员急忙扶住他。“好,停!”王导演一声令下,这场戏胜利完成。</p><p class="ql-block">看录像时,导演拍着我的肩膀说:“老杨有戏,没想到你演得这么好,感情这么真。”导演的话,使我又回到了蓝天,当年我因为飞机进入螺旋跳伞时的感觉又出现在我的脑海,有体会我才能演得真啊。</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在长篇纪实文学《中国试飞》中,记述了中国航空试飞发展中的许多精彩片段。</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