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旧时的浜镇有龚、黄、郭、赵四大望族,其中龚氏是望族之首,从东市的高凉棚到西市的龚万兴,往西还有泥墙龚、恒盛龚、元盛龚,龚氏家族占据了浜镇半条街。曾经的西万兴(现在浜镇菜场及原粮站位置)百间房子连成一片,其住宅为七进大宅院。而西市稍的泥墙龚,深宅大院,四进三场心,从外墙门进入正堂大厅,依次要跨过七道户槛……</p> <p class="ql-block"> 龚氏家族人才辈出,高手云集。有清同治元年的翰林,有民国时期的江苏省参议,也有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滩的著名歌星……。名门望族的龚家,虽然有财有势,但不盛气凌人,为民做善事,积徳旺后代,家业丰厚且不断扩展壮大。他们田产遍及崇明西部和启东(旧时的北沙)地区,浜镇周边建有他们家族的义庄祠堂。</p><p class="ql-block"> 龚氏义庄</p><p class="ql-block">义庄是旧时宗族中所置的赡济族人的田庄,也是地方、同乡聚资修建的暂厝棺木的处所。早期的义庄除所有之田产外,还设有义宅,供族人借居,后来演变为暂时安放灵柩或骨殖的地方,有的还扩大为赈济本地穷苦百姓慈善场所。随着社会结构的改变,义庄的内容在渐渐缩窄,到了近代,义庄几乎只以祠堂为主。</p><p class="ql-block">龚氏义庄在浜镇西石角施宅北边,原大同乡浜北大队七生产队范围。系龚氏“南宅三房,九男后”龚聘英家族所建。龚聘英(1826一?),号莘甫,浜镇人。咸丰十一年(1861),江苏乡试中举。同治元年(1862),登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刑部江西司候补主事。</p><p class="ql-block">有关龚氏义庄的底细,现今很少有人知道。镇西石角施宅与龚氏义庄咫尺为邻,但宅上多数人不知道义庄的名称,就是年长者也只晓得这里以前是祠堂,至于义庄的主人情况更是说不清楚,这可能是与时间的久远有关。正所谓“事过境迁,物是人非”。</p> <p class="ql-block">《崇明老地名文化》一书中对龚氏义庄有这样一段概述:龚氏义庄在浜镇西(今属建设镇浜西村浜北七队)。据民国《崇明县志》记载,清光绪三十年(1904)由龚氏家族龚杲、龚庆咸、龚克信等合力建造龚氏宗祠、义庄。并且先后购置杨家沙、惠安沙、永丰沙等沙田1237亩,西庆沙、永隆沙等沙田810亩。为龚氏家族扩张家业,得到官府给予的奖励,建造牌坊(指为迁崇第15世龚锡钰未婚妻茅氏,未婚守节,在浜镇西南〈浜北16队〉建立牌坊)、赐给匾额。龚氏家族出自“南宅三房、九男后”,迁崇第17世龚聘英,清代翰林。</p><p class="ql-block">建于1904年的龚氏义庄,距今已有118年了,义庄有沙田2000多亩,且地域之广,面积之大,遍及崇明外沙(今启东中西部地区)不少地方。可见当时的龚氏家族实力之雄厚、田产之盈实。</p> <p class="ql-block">(位于浜镇西龚氏义庄老房子)</p><p class="ql-block">100多年过去了,龚氏义庄已不复存在,然而义庄房屋的原样基本没变,除外墙面有些脱落外,整体结构还是那么完整、结实、牢固。可以看出当初龚家建造者的远见和智慧。</p><p class="ql-block">一、选址合理</p><p class="ql-block">龚氏义庄位于运粮河北边,张网港以东,从座落的位置看。虽说不上风水宝地,但宅地平整,视野开阔,便于交通出行,附近水源充足,旱涝不愁。主人合理的选址,不仅为当初义庄日常事务打理带来便利,而且也成全了龚家建造者百年大计的梦求。</p><p class="ql-block">二、建筑别致</p><p class="ql-block">龚氏义庄宅子,前后两埭房子是连接一起的。翻阅资料,这种别致的建筑结构在旧时称为“勾连搭”,它是一种由两栋或多栋房屋的屋面沿进深方向前后相连接,并在连接处做一道水平天沟向两边排水的屋面做法。勾连搭常用于房屋前后相连接,有“一殿一卷式勾连搭”和“带抱厦式勾连搭”两种屋顶形式,这样可扩大建筑物室内的空间,常见于大型宅第及寺庙大殿等建筑中。龚氏义庄这种建筑风格在崇明乡间比较少见,是类似于大型宅府的一种档次较高的建筑。</p><p class="ql-block">三、做工考究</p><p class="ql-block">龚氏义庄正气大方,做工考究。义庄正屋朝南,房屋进深非常宽敞,在旧时老式砖墙瓦房中属于为数不多的。后埭屋脊虽经百年沧桑仍高端大气、清秀挺拔;东山墙窗户上方半圆形插圈做工精细、颇具美感……这种考究的做法,体现了义庄建造者的精明能干和施工者的手艺精湛。也是龚氏家族完美追求和整体实力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义庄旧房一隅)</p><p class="ql-block">解放后,龚氏义庄为人民政府接收,随着农村土改运动的开展,义庄所有土地、房屋均分给了贫苦农民。根据当地政府部门统筹安排,正埭朝南屋分给一个名叫肖和元的(贫农出身)农民居住,西边附房 分给原大同浜北11队农民陈义郎家居住。</p><p class="ql-block">义庄成为民宅后不久,居住人肖和元提出换房,原因是住进去后身体不适,经常生毛病,这与肖的心里素质有关,而迷信的说法是宅子阴气重。有关部门考虑到肖的身体状况,将此房屋调配给原大同浜北石角施宅贫农施士林家居住,自此以后,施老伯全家在这里安居乐业,生活幸福美满……。施士林离世后,其房屋、财产、宅基地、自留地等均归属其子女继承所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