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李商隐一句“巴山夜雨涨秋池”让“巴山夜雨”天下闻名,很多人称诗中“巴山”就是北碚的缙云山,而“秋池”是黛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打开百度,输入“缙云山”,几乎都能得到如下内容:缙云山古名“巴山”,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无数文章互相引用,就是没有一个原出处。于是我骨子里继承于太上皇老周同志的咬卵匠基因开始作怪。我注册了百度文库的VIP,把《黄帝内经》的《灵枢》、《素问》等文本统统存下来,利用word的查找功能分别键入“巴山”“巴”“缙云”“缙”等,一无所获。</p> <p class="ql-block">然后我又找《方輿揽胜》,在卷60“重庆府”【巴县江津壁江】中找到词条“巴山,在巴县西南百二十里,其山高耸,上有白水,相传黄帝于此山合丹”,貌似至少有一条证据支持了南宋祝穆完成此书之前缙云山就有了“巴山”这个称谓。</p> <p class="ql-block">为了多找点论据我又翻乾隆版的《巴县志》,结果翻出来意想不到的内容:《巴县志》卷一舆图•山目录下翻到关于巴山的信息,指巴山“在城内。郡城坐山。……沿山为城,环江为池,人烟㕓市,傍壑凌霄,有千佛崖、滴珠泉、七星坎、洪崖洞”,按这描述倒很像是而今的枇杷山嘛!也是在这卷里提到《舆地纪胜》中指缙云为巴山是某些人为故事需求而杜撰的。</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同时,《清史稿·地理志》 巴县:“城内巴山,县以此名。</span></p> <p class="ql-block">在这一卷后一些的篇章里有缙云山在“县西一百三十七里”的记载。</p><p class="ql-block">太有意思了!好像连亲妈都没支持说“缙云山就是“巴山”呢!</p><p class="ql-block">更有趣的事情是,我在后来查资料的时候发现,全国至少有八个地方用各种文献包括但不限于《舆地纪胜》《方舆纪要》《方與记》以及地方志“证明”自己是巴山的。</p><p class="ql-block">谁也没有一锤定音的证据证明自己才是正牌巴山,而别地儿都是李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关于地理方位问题,我是这么理解的:《方輿揽胜》说“巴山在巴县西南百二十里”,虽然按我们今天的地图看缙云山应该位于巴县西北而不是西南,但考虑到古人没有比例精确的地图,更没有今天的GPS定位系统,对其方位表述不能要求太严格。就跟《山海经》里头常用的“又三百里”什么什么的,不能拿今天的距离来比哈。</p> <p class="ql-block">既然从山的名字上面找不到确凿的证据,那换个思路,从作者身上再找找原因。</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看李大大的活动轨迹:</p><p class="ql-block">《夜雨寄北》成诗于大中二年,有据可考的李商隐到巴蜀时间是大中五年冬天随柳仲郢镇东蜀,任东川节度使判官,其赴任路线为长安→咸阳→大散关(宝鸡境内)→汉中→利州(广元)→剑阁→梓州(三台,今四川三台潼川镇),然后我又打开百度地图画了条线,如图,李大大不管咋走也走不到重庆来。李大大入巴蜀时间对不上,路线更是差出一个筋斗云,何来的缙云山下倚西窗,雨打秋叶声声浓。</p> <p class="ql-block">我倒是觉得诗中“西窗”“巴山”“夜雨”几个词并非特指而是泛指,巴蜀之山皆可称巴山,而“西窗”大约是同“月满西楼”“帘卷西风”类似,是一种求诗句形式工整,韵律和谐的修辞手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所以你看:连缙云山都不是巴山了,秋池自然也不可能是黛湖。黛湖妥妥的一个人工湖,历史还不算太悠久,是20世纪30年代截流修建水库而成,因湖水碧绿、清澈如黛,故名为“黛湖”。</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李大大的诗的确很美,但跟咱缙云山还真扯不上啥关系。咱们李大大很大概率又成了地方志为提升名气拉郎配的对象。</span></p> <p class="ql-block">前段时间山火的时候有网友发圈儿说希望把李商隐《夜雨寄北》寄出去的雨分点回缙云山,这个也没办法啊,别说人李大大快递寄北方去了,就算是查无此人退回了也退回人李大大寓居之处,退不到咱北碚来。</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