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季羡林先生有《听雨》,余光中也有《听听那冷雨》;古诗词中写“听雨”的太多了,最美好的是温庭筠的“画船听雨眠”,最有意境的是李商隐的“留得枯荷听雨声”,豁达还属东坡“洗足关门听雨眠”,将俗得不能再俗的“洗脚”和雅得不能再雅的“听雨”契合在一起;最让人畅想的是陆游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事实上,陆游在这句里是写愁,兴致再高,也没有必要整整一宿都在听雨,那其实是“愁”,有点像贺铸的“画船听雨奈无眠”。 凡此种种“听雨”,都不及蒋捷的《虞美人 听雨》</h3> <h3>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br><br>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h3> <h3> 读懂一首诗词,无非得搞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完后再抽丝剥茧,搞清楚情感主旨。 这首词的事件比较简单,就是“听雨”,时间却跨度大:少年——壮年(可以理解为中年)——老年;地点也好找:歌楼,客舟,僧庐。 公子年少,风流倜傥,肆意欢谑,一掷千金再正常不过。因此,歌楼,红烛,罗帐,美酒美人可以算得上标配。白居易《琵琶行》中借琵琶女转述年少公子的肆意: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玉堂春》中南京公子王景隆一见玉堂春,夜夜笙歌,酒地花天,很快三万雪花银一文不剩。典型的“红烛昏罗帐”。少年不识愁滋味。这里的“昏”字用的极好。</h3> <h3> 少不经事的年轻人终究要长大,为了生计,远走他乡。客舟听雨,再也不是当年的欢娱,取代的人到中年的种种无奈。人生不如意十八九,这句话好像专讲给中年人听的。女作家谌容上个世纪80年在《收获》杂志发表小说《人到中年》 。40年过去了,如今的中年人更是一地鸡毛般的日子。上有老,下有小,要赡养,要抚养。职场危机,职业倦怠。 蒋捷词中的中年人,地处他乡,面对辽阔的江面,更能感受到“江湖虽大,却无立足之地”的惆怅。江面越开阔,个人越渺小,有点像“天地一沙鸥”。云低,给人压抑感。时至秋日,西风萧萧。抬眼望去,是断雁 ,就是 失群的雁,孤雁一只。闻一多 在《红烛·红豆诗之十九》有过“我是只惊弓的断雁“。 蒋捷笔下的中年人何曾不是那一只断雁,在萧萧西风中发出声声哀鸣。古诗词中,断雁,哀猿尽是哀愁。</h3> <h3> 每个人都不可避免要老去,何处才是自己的归宿,好多人会选择僧庐,两鬓星星,落花流水送斜阳。下雨了,听着僧庐外面的雨,不知此时的老人在想什么,一辈子就要走完,感觉一事无成,悲欢离合总无情,处境萧索,心境凄凉。人老觉少,那就听听那冷雨吧。一听就是一宿,刘禹锡说”老人无睡到天明“。诗词中只要写道”到天明“自然是种种的忧愁。比如”宵分独坐到天明“”应到天明头尽白“”背灯愁泣到天明“”卧听寒雨到天明“,极少有白居易笔下的”围棋赌酒到天明“这般痛快。 温庭筠有一首《更漏子》词,下半首也写听雨:“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是不是和蒋捷的很像。 雨还是年轻时的雨,还是中年在客舟听的雨,大自然就是这样的永恒,可是也是这样的无情,它总是没有什么变化,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而人呢,白云苍狗,沧海桑田。 </h3><h3> 蒋捷是南宋末年人, 南宋灭亡后,隐居不仕,诗词中有许多落花流水般写时光流逝的语句,最著名的就是《一剪梅·舟过吴江》中“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故后人又称其为“樱桃进士”。</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