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盛湘电力党支部主题教育活动

LYP

<b>引言:</b>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2014年10月全军政治工作会议、2019年全国两会、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2021年4月广西考察,多次讲述陈树湘断肠明志的壮烈故事,强调要“把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优良传统一代代传下去。”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参观陈树湘烈士纪念馆</b></h1><p class="ql-block"> 为了铭记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用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9月17日,盛湘电力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赴“陈树湘烈士纪念馆”等开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p>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参观陈树湘生平事迹陈列室】</b></font></div> 大家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走进陈列室,认真聆听着讲解员深情的讲解,陈树湘烈士生平事迹中的每一件文物、每一幅图片、每一段影像资料,都给大家带来了强烈的心灵震撼! 陈树湘(1905年1月30日-1934年12月18日 ),湖南长沙县人,1922年秋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马日事变”后,参加北伐军叶挺部,任班长、警卫团排长。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后又随团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并上井冈山 ,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红5军团第34师师长。 陈列室的序厅呈现出了一片红色的基调,寓意共和国的底色是红色的,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前言》中用了三句话集中概括了陈树湘光辉的一生,分别是“革命理想高于天”、“铁肩担道义、热血铸忠魂”、“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整个展厅共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坚定信仰》,通过介绍陈树湘从出生到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经过,讲述了他的革命信仰是如何形成并逐步坚定的。第二部分《听党指挥》,主要讲述陈树湘在武装斗争中的成长经历,以及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第三部分《牢记使命》,主要介绍陈树湘和红34师在湘江战役中的辉煌壮举。第四部分《绝对忠诚》,主要介绍陈树湘断肠明志英勇牺牲的过程。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陈树湘率红34师担任全军总后卫,掩护中央机关和红军主力连续突破国民党军三道封锁线。 在生死攸关的湘江战役中,陈树湘率领6000闽西子弟与十几倍于己的敌人殊死激战四天五夜,用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完成护卫中央机关和红军主力强渡湘江的光荣使命,粉碎了蒋介石围剿中央红军的于湘江以东的企图。 陈树湘在完成任务后,率部突围时腹部中弹不幸被俘,在押送途中,他宁死不屈,掏腹断肠,壮烈牺牲。断肠明志的他实现了“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铮铮誓言,年仅29岁。 在湘江战役中,那些有名和无名的红军烈士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诠释了“湘江战役精神”,为二万五千里长征铺垫了前进的道路。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重温入党誓词】</b></font></h3><div> 参观陈列室结束后,大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那一副副壮烈的情景仍浮现在脑海,而今的我们生在先辈们用生命换来的新中国、新时代,我们更应努力把祖国建设好!<font color="#ed2308"><b><br></b></font></div> 全体党员在鲜红的党旗前高举右手,紧握拳头,许下了庄严的誓言和承诺。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向革命烈士纪念墓敬献花篮】</b></font></h3><div> 宣誓完毕后,全体党员来到陈树湘烈士墓前,向墓碑敬献花篮并鞠躬默哀。<font color="#ed2308"><b><br></b></font></div> 青山慰忠魂,阔步新时代。在88年后的今天,湘江战役的重大意义和伟大精神,早已镌刻进每一位国人的心中,并激励人们前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b></font></h3><div> 湖南的红土地是无数革命烈士的鲜血染红的,那些有名的、无名的革命烈士们,是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托举起了新中国的太阳!<font color="#ed2308"><b><br></b></font></div> 青山处处埋忠骨,正是因为有无数像陈树湘一样的英雄前赴后继,舍生取义,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繁荣与和平!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二、参观何宝珍故居</font></b></h1> 何宝珍(1902—1934),1902年出生于湖南省道县。1918年考取衡阳湖南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4月与刘少奇结成革命伴侣。从此,随刘少奇为革命多方奔走,先后在上海、广州参加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工作。 1933年3月在上海被国民党宪兵逮捕,被押往南京宪兵司令部监狱。在狱中,她机智地向敌人隐瞒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与狱中的共产党员一道组织难友同敌人展开各种形式的斗争。她还常常利用难得的放风等机会,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鼓励难友,感染同伴。 由于叛徒告密,何宝珍的身份终于暴露。面对敌人一次又一次的酷刑拷打,何宝珍始终坚贞不屈,坚守党的机密,1934年秋,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年仅32岁。 毛主席曾夸赞她“敢叫须眉矮三分”,可见何宝珍的气节之高!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三、参观周墩颐故居</font></b></h1><div> 周敦颐(1017年6月1日—1073年7月14日),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实,字茂叔,号濂溪,谥号元公,道州营道楼田保(今湖南省道县)人,世称濂溪先生。周敦颐是北宋五子之一,宋朝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文学家、哲学家。<b><font color="#ed2308"><br></font></b></div> 周敦颐在其《通书》开篇就提出,“诚者,圣人之本”,“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诚”是“纯粹至善”的做人之本,是道德的最高境界,是儒家所主张的仁义礼智信“五常”及一切德行的基础,是世间万事万物的行为准则。一个人,只有不断追求“诚”并实践“诚”,做到“乾乾不息于诚”,才能真正实现“圣人仁义中正”的目标。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p class="ql-block">  回首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一次改变中国命运的伟大远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而湘江战役则被誉为红军长征史上“最惨烈、最悲壮、最辉煌”的一战,也是关乎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一战。数万红军将士以生命赴使命,用信念铸起了不朽的丰碑。通过参观陈树湘烈士纪念馆等,大家再次重温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这段辉煌的历史,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谱写的这一壮丽史诗又有了更深的感悟。</p><p class="ql-block"> 参观活动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我们要学习陈树湘烈士坚定不移的革命信仰,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学习陈树湘烈士向死而生,“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忠诚与担当。要通过参观学习,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到爱岗敬业、甘于奉献、敢于担当,为电站安全、高效发电创造最大效益,为中国的水电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p>

陈树

湘江

红军

何宝珍

烈士

参观

断肠

年月日

陈列室

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