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黄帝内经》是一部中国最早的,包括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的古典医学著作。那么它是怎么看待人的各个年龄段的身体健康问题呢?用它来指导养生能事半功倍吗?我<span style="font-size: 18px;">读了《黄帝内经,天年》就明白了许多,觉得</span>有的放矢地养生一定会获益匪浅。</p><p class="ql-block">《黄帝内经,天年》有一段专门讲人每长十岁带来的生理变化,比如气血盛衰、脏腑强弱等等。本书作者不但对原文做了解释,还介绍了许多应对办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出生到天年,身体从盛到衰,也是气从盛到衰的过程。所以黄帝问岐伯:“其气之盛衰,以至其死,可得闻乎?”他让岐伯说说人的气从盛到衰,一直到死是怎么回事儿?</p><p class="ql-block">岐伯就从十岁说到100岁:</p><p class="ql-block">🌿“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p><p class="ql-block"> 说的是小孩子十岁,五脏初成,气血通畅,气在下,好跑。(古人说的走是跑的意思)。作者提醒家长在囟门没有闭合之前补钙要慎重,过早补,头会小。</p><p class="ql-block">🌿 “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p><p class="ql-block"> 快速地走叫“趋”。 到了20岁或者从20岁开始到30岁这个阶段,人的血和气都达到了将近盛满,肌肉开始发达,走路就从那种疾跑的阶段发展到了一种持久有力量的阶段。</p><p class="ql-block"> 🌿“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p><p class="ql-block"> 女子到了28岁,男子到了32岁,都达到了生理高峰。这在《上古天真论》里讲了——“肌肉满壮”。五脏已经定了,你藏了多少精,这时已经不可改变了。“肌肉坚固”,有力量,气血也最旺盛——“血脉盛满”,时不时熬夜、加班加点没事。但过了这个年龄段就不好说了。走路已经从“跑”,到“趋”到“踱步”了,但“心智”发达了,气往上走了。</p><p class="ql-block">🌿“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p><p class="ql-block"> 40岁以后,人的“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身体达到了一个极点,也开始走下坡路了。表现是 “腠理始疏”。腠理就是皮肤的纹理和细胞间那个肉眼看不到的间隙。疏了就是开始长皱纹了。眼角有鱼尾纹是人的胆气衰了;抬头纹重是胃不好;额头竖皱纹多,前列腺、膀胱有问题;嘴角皱纹多,严重胃病。脖子上的皱纹,也是气血上不去。人到中年,“荣华颓落”,脸色变得不润泽、枯槁,白发开始多起来了,甚至有些人出现脱发。“平盛不摇,故好坐”喜欢坐着了。怎么办呢?要格外养护阳明经(肠胃)和肾精。</p><p class="ql-block">🌿“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p><p class="ql-block"> 人的肝有三片,精血足的时候,肝叶特别厚;如果精血不足?肝叶就变薄了。肝又是分泌胆汁的器官,胆汁也就不充盈了,化肉的功能变差,跟着一系列问题就来了,性功能差了,开始眼花,白眼球还可能有很多黄斑或者黑斑,(推荐睛明穴)。这时一定要注意补肝护胆,可以搓肝的募穴期门,大致位置就是老百姓说的肋叉子。子时丑时是肝胆的工作时间,那会儿沉睡就能养肝。</p><p class="ql-block">🌿“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 60岁以后,继肝气衰退以后,心气也衰了。觉得什么都没意思!“若忧悲”,是莫名地“忧”和“悲”。老是担心将来有个不好的事发生,老处于对将来的一种不安中。</p><p class="ql-block">“悲”上面是个“非”,在甲骨文里是两只小鸟相背而飞,是一种分离的时候产生的那种情感、情绪。要吃一些补心气的食物。孩子要经常抱抱父母,跟父母一定要有这种亲昵的接触。经常有这种气的交流可以缓解心气衰。血气懈惰就是血气聚不到一块儿了。“故好卧”喜欢躺着了。</p> <p class="ql-block">🌿“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p><p class="ql-block">脾是五脏之一,是阴,专管吸纳、吸收的。脾气虚就是脾的吸收功能变差了,饭量少了吸收也不好。你一拎皮肤就能拎起来,就是“皮肤枯” 了。</p><p class="ql-block">到了七十岁要好好补补脾。中医叫健脾。是让脾气“使之有力”,或者叫“使之有气”。要想提高脾的消化功能,先别干让脾气变弱的事情。肝气一动,脾气就弱,所以别生气,忌讳吃过于辛辣的东西。</p><p class="ql-block">中医把每一季的最后18天归到脾。在每个季节变化的前18天,借春天调肝气起来,借夏天鼓舞心气,借秋天养肺气,借冬天养肾气,对脾都有好处。要多吃一些养脾胃的食物或者药。补脾效果好的是颜色黄的,像小米,党参,黄芪,甘草和蜜等。</p><p class="ql-block">🌿“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p><p class="ql-block">八十以后肺气弱了,容易出现浅表型呼吸,也没力气推动体液输布,制造新的精髓(脑髓也是人体的精),脑子就不够用了,还会说错话。肺是藏魄的,管呼吸功能的魄叫“臭(chòu)肺”或者“臭(xiù)肺”。“魄离” 说的是“臭肺”离开。</p><p class="ql-block">怎么办呢?补肺气。方法是收肛和多吃白色的食物。比如大米饭、生山药、山茱萸、蛤蚧、贝母(川贝、浙贝)等等。山茱萸是酸味儿的,酸主收敛,能够纳肺气。另外,魄是从哪儿跑的呢?肛门。肛门又与大肠相连接,大肠与肺相表里,所以收肛管用,简单而不花钱。中医叫撮谷道。乾隆活了86岁,长寿的秘诀之一就是收肛。</p><p class="ql-block">🌿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p><p class="ql-block"> 90岁已差不多到了肾精枯竭的时候,肾气就焦了。</p><p class="ql-block">人在50岁以后从肝虚开始,心、脾、肺这四脏都空虚了。90岁到了肾虚,就虚到根儿上了。需要补肾,益肾。</p><p class="ql-block">作者认为补肾就是别让它漏。遗精、白带多、人工流产、动不动就出汗,撒尿的时候有很多泡沫等都算漏精。</p><p class="ql-block">补就是止损。熟地黄补肾、益髓的功能特别好。玄参是黑色的,它的功效也非常好。另外,丹参、白参、红参、黑参,还有黄参——党参都是好东西。胶类的东西,像胎盘、冬虫夏草,还有杜仲、续断、土鳖虫,也都是非常好的补肾药。</p><p class="ql-block">在日常生活中,比如等公共汽车,看电视,撒尿的时候咬牙也是防止肾气漏掉的一个好方法。早晨起来先叩齿,然后鸣天鼓,搓耳朵,左手绕过头顶从耳垂往上捋右耳,右手也一样,是非常好的补肾方法。</p><p class="ql-block">🌿“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p><p class="ql-block">到了百岁,人在慢慢地尽其天年,但是心肝脾肺肾五脏都虚了。我们说人活精、气、神,精和气是神的物质基础和能量基础。当精没有的时候,气首先没了;当气没有的时候,神也就跟小火苗似的慢慢灭了。所以,这时候尽管形还在——“形骸独居”,但人的神、魂和魄已经慢慢离开身体了。</p><p class="ql-block">善终是中国人追求的五福之一,“预知时日,无疾而终”那才叫真有福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虽然现在人的寿命都长了,不一定把自己的实际年龄跟内经说的年龄对号入座,但是查查自己年龄和上,下十年的情况,总会八九不离十,对自己的健康和养生大有帮助。</span></p><p class="ql-block">这本书是徐文兵和梁冬用对话的方式讲的。把对话落实到文字,免不了有重复的地方。但是外行人要想读懂《黄帝内经》是非常不容易的。他们的讲解特接地气,能让普通人了解老祖宗们留下来的,活到天年的智慧,其中包括人的衰老是从肝气虚开始,接着心气,脾气,肺气,肾气相继虚,直至天年。作者针对每个年龄段提出的养生方法也非常实用,特别值得一读。</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