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晨雾缭绕中,美丽静谧的边陲小城绥芬河矗立山间。</p><p class="ql-block"> 百年口岸绥芬河是一座红色博物馆之城,更是一座文化名城、浪漫边城,有中共六大历史资料馆、市博物馆、中东铁路记忆馆、红色国际通道纪念馆、嘎利娅纪念馆、红花岭东北抗联小镇、中俄自驾游露营地、爱情谷主题公园等,一山一水,一景一物,令人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 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中华民族的祖先在此繁衍生息。先后隶属于唐、金、明、清等朝代,唐称“率宾水”,金称“苏滨水”,明称“速频江”,清代始称“绥芬河”。</p><p class="ql-block"> 绥芬河市的南、北、西三面与东宁县毗邻,东与俄罗斯远东最发达地区——滨海边疆区接壤,边境线长达26公里,是连接中、苏、日、韩、朝等国家、地区陆海通道的交通枢纽。</p><p class="ql-block"> 这里是中国共产党成立时间最早、存在时间最长的红色之路——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线上的重要交通站,是东北红色之路上的重要通道和桥梁。</p><p class="ql-block"> 在风雨飘摇的年代,绥芬河见证了中共六大召开前后代表们为了革命事业,在白色恐怖中往返国境的英勇无畏和义无反顾,也承载了中国共产党人追寻革命真理、拯救民族危亡的光辉历程。近代以来,地处边疆的绥芬河不断受到沙俄、日本等国的侵扰,绥芬河在党的领导下,始终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p><p class="ql-block"> 弹指一挥间,历史的长河流淌到了2022,在这个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的金秋,恰逢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在东北边陲小城绥芬河重走红色之旅,让我们一起采撷闪烁在红色之城的星星,照亮我们前行的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王洪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b>第一章 百年口岸——诞生篇</b></p><p class="ql-block"> 19世纪末,横贯欧亚大陆的俄国西伯利亚铁路已经修到了后贝加尔湖,原计划绕黑龙江北线与乌苏里铁路相接。但1894年,俄国人经过勘测发现,如果铁路能横穿当时中国的黑龙江和吉林两省,则比原方案缩短1039公里。于是在甲午战争之后,俄国向清政府要求取得在中国东北的铁路筑路权。</p><p class="ql-block"> 1896年5月,沙皇尼古拉二世举行加冕典礼,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参加了加冕典礼。在沙俄的威逼利诱之下,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俄密约》(也叫《御敌互相援助条约》),6月将西伯利亚铁路带到了中国境内。</p><p class="ql-block"> 1897年3月,中东铁路公司正式成立,总部设在圣彼得堡,分公司设在北京东交民巷华俄道胜银行内。</p><p class="ql-block"> 俄国人为管理东北的中东铁路全部事宜,1902年,在哈尔滨修建中东铁路管理局大楼,两年后,大楼落成。屹立风雨中 120年的这幢大楼,就是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的所在地。</p><p class="ql-block"> 中东铁路以哈尔滨为中心,西至满洲里,东至绥芬河,南至大连,路线呈丁字型,全长约2400公里。初名“东清铁路”,民国后改称“中国东省部铁路”,也称之"中国东方铁路",简称“中东铁路”。</p><p class="ql-block"> 北部干线由由满洲里经哈尔滨到绥芬河是中东铁路干线,全长1480多公里(满洲里——绥芬河),与俄后贝加尔铁路及南乌苏里铁路两面首尾相接,是沙俄帝国主义伸进中国的一条吸血管,也是沙俄帝国主义东出太平洋,对外进行侵略扩张的产物。</p><p class="ql-block"> 南满支线由哈尔滨经长春到大连是中东铁路支线,称南满铁路,全长940多公里。中东铁路的修筑和营运使沙俄抢占了这条铁路沿线的大片土地,操纵了铁路沿线的政权、路权,使东三省沦为沙俄的势力。</p><p class="ql-block"> 因此,绥芬河市是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它因铁路而建,因铁路而兴,因车站而得名。绥芬河本无河,绥芬,满语是锥子的意思,因为河里生长着一种形似锥子的钉螺,满族人就称之为绥芬河。</p><p class="ql-block"> 绥芬河汩汩流淌,松涛阵阵。1897年8月28日,在东宁三岔口绥芬河畔举行中东铁路开工仪式。因修建过程中,地质结构复杂不得不向北移了50多公里一个海拔500多米的山坡上,老站现在所在的位置。河名就保留为站名。</p><p class="ql-block"> 绥芬河站建成于1899年6月,1903年7月正式投入运营,是一个历经沙俄、伪满、中苏共管和人民铁路的四个历史时期的百年老站。1903年1月,清政府设立“总理绥芬河铁路交涉局”,始有绥芬河地名之称。1903年中东铁路建成,奠定了绥芬河地区交通、通讯、通商的基础,曾与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哈尔滨得到同步的发展。</p><p class="ql-block"> 该站位于滨绥线终点,与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格罗迭克沃站接轨,是国家对俄贸易的重要窗口,主要承担中俄国际联运和中外旅客运输任务。</p><p class="ql-block"> 从山野3号隧道延伸出来的中俄铁路接轨点,是全国唯一的双道铁轨,俗称“骑马线”。</p><p class="ql-block"> 绥芬河站候车室为钢铁拱梁结构,室内多饰几何浮雕。厚重的木门诉说着沧桑的历史。候车室西侧正中门上有阳文汉字“绥芬河”,下是俄文“Пограничная”(边境)。</p><p class="ql-block"> 因自俄国一站海参崴,二站乌苏里斯克站(双城子站), 三站沃兹德维斯基站,四站格逻迭科沃站,至中国五站绥芬河、六站绥阳、七站细鳞河、八站马桥河、九站穆棱镇、十站为磨刀石。所以也称绥芬河为五站和边境站。</p><p class="ql-block"> 1923年3月,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公署设绥芬河市政分局;1927年4月,国民政府成立东省特别行政区绥芬河市;1933年7月,绥芬河公署成立,隶属伪北满特别区公署。 中东铁路通车后,这30年间,有俄、日、朝、英、法、意、美等18个国家的使节和商贾云集于此,文化和经贸交流异常繁荣活跃,五颜六色的各国旗帜林立市区,时称“旗镇”和“国境商业都市”,并有“东亚之窗”的美誉。绥芬河还在东北最先开通了火车、汽车,最先有了电灯、电话,被冠之“文明中心”。 <b> </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王洪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第二章铁蹄之下——斗争篇</b></p><p class="ql-block"> 1933年1月5日,日本关东军侵占绥芬河,中苏间铁路被堵塞中断。因大肆干扰铁路的正常运营,苏联被欧洲战事困扰,无暇顾及远东,遂决定放弃中东铁路 。日伪当局断绝与苏联的交通后,对苏贸易完全停止。1935年3月23日,原中东铁路的所属权被苏联以1.4亿日元的代价转让给伪满洲国所有(实际上由日本控制)。之前史称为中东铁路时期。</p><p class="ql-block">此其间,绥芬河市的商业活动全部停滞,各国商人纷纷撤离,人口锐减,经济萧条。1939年6月,绥芬河划为绥阳县管辖,改为绥芬河街。</p><p class="ql-block"> 历史回溯至 20世纪初期,国际共产运动风起云涌,催生了绥芬河国际红色秘密交通线的建立,绥芬河成为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联系的重要枢纽。</p><p class="ql-block"> 绥芬河是“红色交通线”东线中国境内的最后一站。从这一站,很多进步人士和共产党人秘密步行或者乘车进入当年的苏俄,奔赴共产国际。也正因如此,“秘密交通线”在这里留下的遗迹、红色故事颇为传奇。</p><p class="ql-block"> 俄国人最早在这里创立了共产国际国际交通站,欧罗巴旅馆是其中最大的交通站。位于站前路北端梨树街的大白楼建于1903年,原为绥芬河铁路交涉分局总理委员官邸,中东铁路建设时期为俄国铁路员工宿舍,日占时期为满铁日籍员工宿舍。俗称“大白楼”。现为中共六大红色交通线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走进大白楼,让我们一起打开尘封的记忆。昔日革命者风雨兼程,播撒革命火种,白山黑水不懈斗争的画面仿佛就在眼前。</p><p class="ql-block"> 由于国内严重的白色恐怖,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共六大在莫斯科近郊兹维尼果罗德镇“银色别墅”召开,这是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也是中共历史上唯一一次在境外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中共六大期间,绥芬河成为中共代表来往于莫斯科的重要通道。 参会代表们主要是在哈尔滨国际交通站的统一安排下,经绥芬河与满洲里国际交通站远赴苏联。六大代表瞿秋白、徐特立、何叔衡从绥芬河出境。</p><p class="ql-block"> 会议胜利闭幕,周恩来、邓颖超等50多名代表先后分批经绥芬河回国。</p><p class="ql-block"> 天空阴云密布,顷刻间淅淅沥沥的小雨垂落。周恩来、邓颖超、李立三一同由一名白俄交通员赶着一辆拉饲草的马车掩护,从绥芬河入境。藏身于饲草之中,一路风尘,在安全到达绥芬河后便住进了大白楼,后又搭乘火车转移至内地。</p><p class="ql-block">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后,绥芬河一共接待了通过绥芬河口岸前往莫斯科求学、探寻革命真理的先驱1700多人,是一条名副其实的红色国际通道。</p><p class="ql-block"> 抚今追昔,中共六大客观而真实地记载着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程。这次大会总结了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对有关中国革命的一系列根本问题作出了基本正确的回答,为推进中国革命的复兴和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中共六大后,中国革命出现了复兴和发展的新局面。</p><p class="ql-block"> 革命的火种在中东铁路生根发芽。</p><p class="ql-block"> 中东绥芬河第一个党组织——绥芬河站党支部便在这条红色通道上建立起来。</p><p class="ql-block"> 中国共产党成立2年后的1923,参加过京汉铁路大罢工的共产党员胡玉忱来到绥芬河机务段,成为一名修车工人。经过近两年的秘密工作,1925年,胡玉忱在绥芬河铁路地区建立了党支部,命名为绥芬河站党支部,党员仅有3人,分别是胡玉忱、杨冒槐和苏子元。党支部成立后,如火如荼开展党的工作,中东铁路烙上红色印记。</p><p class="ql-block"> 1926年末,绥芬河站扳道员单殿元担任绥芬河站党支部书记,他还担任绥宁中心县委与中共满洲省委的交通员,同时负责领导铁路赤色工会工作。</p><p class="ql-block"> 1932年春夏之交,山河破碎,铁蹄践踏。此时,海参崴太平洋工会中国部主任杨松来到绥芬河,确定绥芬河站党支部书记单殿元担任绥芬河国际交通站的负责人。单殿元安排团组织负责人、绥芬河机务段工人李春荣去国际列车上当清扫员,利用这个身份在绥芬河至格罗捷克沃的铁路线上为中苏两国的共产党组织传递信件。绥芬河站党支部还以李春荣家作为中共地下联络站,经常掩护党员和团员在那里开会。</p><p class="ql-block"> 李春荣遭到日军怀疑,日本守备队和宪兵队逮捕其2次。严刑逼供下饱受折磨的李春荣没有屈服,以共产党员的革命意志保护了铁路地下党组织的安全。党组织一直积极开展营救,通过对一名日本翻译入手做工作,加上铁路工友的联名担保,李春荣获救。</p><p class="ql-block"> 1938年8月,中共吉东省委书记宋一夫叛变,日军在哈尔滨全省进行了大逮捕、大屠杀,中东铁路地下党组织也遭到了严重破坏。绥芬河站党支部停止了大部分活动,但国际交通站的部分同志仍然秘密从事口岸护送工作。</p><p class="ql-block"> 白山黑水间,血雨腥风中,党支部坚持斗争,开展长达14年的抗日地下活动。</p><p class="ql-block">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p><p class="ql-block"> 时间走过一个多世纪,我们推开绥芬河站中东铁路纪念馆厚重的木门,这条饱经风霜的铁路是历史长河中无法凐灭的活化石,她在东三省的发展史上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b> 第三章重整河山——建设篇</b></p><p class="ql-block"> 在隆隆的炮火声中,1945年8月9日,苏联红军大举进入东北,绥芬河解放。当天,苏联红军接管了车站。8月18日,日本签署投降书。1935至1945为“伪满铁路”时期。</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1945至1952中苏共管,为中长路时期,是中国长春铁路的简称。1945年8月14日,苏联政府与中国国民党政府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关于中国长春铁路之协定》等文件,中东铁路与南满铁路合并成为一条铁路,统一名称为“中国长春铁路”,归中苏共同所有,并共同经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2月14日,中、苏双方签订《中苏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根据这个协定,从1950年5月1日起至1952年12月31日止,中、苏共同经营中长铁路。</p><p class="ql-block"> 1952年12月 31日,苏方全部撤回国内,苏联将中长铁路的全部财产无偿地移交给中国政府。中东铁路交接仪式在哈尔滨铁路文化宫剧场举行,周恩来总理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p><p class="ql-block"> 饱经沧桑的中东铁路终于迎来了人民铁路时期。当时恢复设立哈尔滨铁路管理局,其后中东铁路分为了滨洲线、滨绥线、哈大线三条铁路线,延续至今。</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年间,绥芬河始终承担运输中苏战略物资和进出口货物的重任。1946年3月,绥芬河区成立,归绥阳县管辖;1948年9月,东宁、绥阳两县合并,县委县政府及直属机关迁至绥芬河区;1952年1月,绥芬河军政委员会成立(厅级),隶属东北行政委员会,东宁县委县政府及直属机关迁至东宁区;1956年3月,绥芬河区撤销,改为绥芬河镇和北寒葱河乡,隶属东宁县;中共绥芬河军政委员会党组成立,隶属黑龙江省委和牡丹江地委双重领导;1958年9月,绥芬河镇和北寒葱河乡撤销,成立绥芬河中苏友好人民公社;1964年10月,绥芬河中苏友好公社撤销,分别成立绥芬河镇公社和建设公社,隶属东宁县;镇公社同军政委员会合署办公,军政委员会隶属牡丹江地区专署;1968年2月,绥芬河军政委员会撤销,设绥芬河区,县级建制,隶属省委和牡丹江地区双重领导;1973年6月,绥芬河区撤销,地方工作绥芬河公社和建设公社领导隶属东宁县;1975年8月,国务院批准绥芬河成立市(县级、地辖)。60年代初至70年代末,中苏政治关系恶化,双边贸易处于停滞状态。1975年,绥芬河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省辖计划单列市。</p><p class="ql-block"> 春回大地,欣欣向荣。十一届三中全会奏响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拉开了绥芬河经济复苏的帷幕。80年代后,中苏两国政治关系改善,经贸关系出现转机。</p><p class="ql-block"> 1984年8月18日中苏友协副会长,绥芬河站站长徐君术携带500公斤西瓜,访问格罗迭科沃站,闻名于世的“西瓜外交”开启了中苏友好大门,奏响了边境贸易的序曲。特别是1992年绥芬河被确定为国家首批沿边开放城市,铁路助推了城市的崛起。</p><p class="ql-block"> 1983年10月,牡丹江行政公署撤销建市,绥芬河市改为省辖市,牡丹江代管;1984年12月,绥芬河市被省委省政府批准为省辖计划单列市。1984年至1985年间,中苏两国相继签订了“经济和科技合作协定”、“贸易和支付协定(1986—1990年)”。1987年,绥芬河市与对面城市波格拉尼奇内区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地方层面边境贸易由此拉开序幕。</p><p class="ql-block"> 海参崴湛蓝的大海,海鸥欢叫着盘旋在军舰周围。早在1903年11月6日,绥芬河站曾开通哈尔滨至海参崴旅客列车。1933年5月31日,日本予以强行终止。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3月14 日中国铁道部代表团与苏联交通部代表团在北京签订《中苏铁路旅客、行李和货物联运协定》及《中苏国境铁路协定》。但并未开行旅客列车。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经哈尔滨铁路局第 51次局长办公会议决定,从1991年4月1日试行,由中国绥芬河至苏联格罗迭科沃国境站间开办旅客和行李包裹运输业务。 1991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与苏联铁道当局协议并批准正式开通。规定中方开行的车次为401/402次,苏方开行的车次为6509/6510次。口岸站人潮涌动,城市空前繁荣,架起中俄贸易和旅游的陆海金桥。</p><p class="ql-block"> 铁路口岸人戮力同心、日夜鏖战、通关口岸,自1998年以来,进出口运量连年以百万吨的速度递增,不断创历史新高。新世纪,中欧班列奔驰在"一带一路"的崇山峻岭之中,开启口岸运输新篇章!</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王洪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曲艺伟</p> <p class="ql-block"><b> 第四章 改革开放——发展篇</b></p><p class="ql-block"> 巍巍国门下,新世纪的绥芬河既是中国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窗口和桥梁,也是承接我国振兴东北和俄罗斯开发远东两大战略的重要节点城市,被誉为连接东北亚和走向亚太地区的“黄金通道”。</p><p class="ql-block"> 绥芬河是全国文明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沿边开放30年,绥芬河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国境商都。</p><p class="ql-block"> 1988年,绥芬河市被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批准为通贸兴边试验区;199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沿边扩大开放城市,同年设立了边境经济合作区,实现了由省级通贸兴边试验区向国家级沿边开放城市的历史性跨越。辖管两镇、11个村、15个社区,常驻人口10万人。</p><p class="ql-block"> 绥芬河距哈尔滨460公里,距符拉迪沃斯托克市190公里,距对过的格罗迭科沃站(波格拉尼奇内镇)26公里。为进一步推进对外开放,1999年6月,中俄两国政府换文,批准设立“中国绥芬河——俄罗斯波格拉尼奇内区”互市贸易区。绥芬河对外开发开放不断走向深入,逐步发展成全国对俄经贸合作的重要前沿。</p><p class="ql-block"> 2009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黑龙江绥芬河综合保税区。</p><p class="ql-block"> 2011年7月,经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批准列为省直管行政体制改革试点市,经济社会享受地市级管理权限。2017年11月,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中止绥芬河市省直管市试点,重新划归牡丹江市管辖。</p><p class="ql-block"> 2019年9月,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绥芬河片区正式揭牌。</p><p class="ql-block">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绥芬河高铁站拔地而起,双线电气化铁路于2015年12月28日投入使用。2018年年底,高铁动车开进百年口岸绥芬河,与全国“八纵八横”高铁网实现无缝对接。高铁站建筑面积21659平方米。2016 年发送旅客创下 152 万人记录。进出口货物2019 年创下1105万吨记录。中欧班列自 2018 年 8月开行以来,至2022年5月末开行1137 列。经绥芬河铁路口岸入境的中欧班列主要到达成都、郑州、西安、上海等8省两个直辖市,出境的中欧班列到达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比利时等国家。</p><p class="ql-block"> 绥芬河是亚太陆海联运的黄金通道,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城市,有公路和铁路两个国家一类口岸,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预计2023年上半年机场开通)、境外海运为一体的现代化立体式综合交通网络,综合年过客能力600万人次,过货能力3850万吨。</p><p class="ql-block"> 绥芬河是一座宜居宜游的避暑名城,处在海洋气候和山地气候交接带的分水岭处,夏季阵雨雷雨天气时常来临,平均气温达22.5摄氏度,从凌晨到10时左右,整个城市浓雾缭绕,市民和游客们仿佛在仙境徜徉,如海市蜃楼般若隐若现轻迎飘逸。</p><p class="ql-block"> 冬季最低气温不超过零下29摄氏度,森林覆盖率79.3%,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2.1万个,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群山环绕,景色宜人,是天然的大氧吧。 “小城不大,风景如画,人口不多,热情质朴”,彰显了绥芬河百年口岸的文化底蕴和包融惠通的民习民风。</p><p class="ql-block"> 绥芬河因口岸而建,依开放而兴。从初期的一个边陲小镇,到改革开放逐步发展成为现如金的边境经济合作区、互市贸易区、综合保税区、跨境经济合作试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绥芬河开放的视野越走越宽,创新的步伐越来越快。</p><p class="ql-block"> 如今,绥芬河这条昔日的红色秘密交通线正担当起“一带一路”倡议下对外经贸口岸的历史使命,构建起“一带一路”东出西联的陆海通道,架设在中俄之间的陆海金桥,正发挥对俄经贸桥头堡和枢纽站的作用,屡创大通关的新辉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曲艺伟</p> <p class="ql-block">声明:部分文字摘自网络文章,请原创作者谅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