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2年9月12日,我夫妻二人带着重温知青岁月的情结,来到了知青代表基地杜家山,杜家山位于榆次庄子乡,地理位置偏僻,虽然现在已经修好了路,但是因为刚下过雨,山路滑坡,路还是很难走!我们都有些想返回,但是车无法掉头,只能硬着头皮到达了目的地!</p><p class="ql-block"> 杜家山知青当年许多生活、劳动的痕迹已经很少!我们只是看到了一些雕像,房屋……但是,还是能看到他们当时艰苦奋斗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这是杜家山知青当年住的房屋</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碰到了弟媳妇,也来这里参观,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p> <p class="ql-block">看到杜家山知青的纪念基地,让我们也不禁想起了我们的知青岁月,我和爱人都是高中毕业后,响应毛主席“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号召上山下乡的。我们去的不是一个地方,我是1975年3月去的,我去的地方条件还是比较好的,最起码路途平坦,离家也不太远,但是那里的地盐碱滩多,每年春天平整土地时,土坷垃很难打。记得我刚去时正逢平整土地,因为打土坷垃手心的泡起的有半个馍馍大,连碗都不能端。脚腕让春风吹的开了许多裂子,真的很疼!晚上躺在床上浑身疼的要散架,很想第二天请假休息,但是一想到我们就是来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村民们与我们都是一样的人,他们就能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勤劳动,我们为什么不行呢?挺一挺也就过去了。确实经过了身体与心灵的洗礼,我由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城市姑娘,在农村这个广阔的田地里,打坷垃、播种、薅谷子,除草,夏天收麦子,直到秋天秋收…样样都能做的很好!评工分能与土生土长的村姑一样多!</p><p class="ql-block"> 那时的农村与现在农村不一样,土地没有分产到户,每个村又分几个小队,队员以小队进行集体劳动,当时正是学大寨高潮,每天一出勤两送饭,晚上还要加班干。冬天农活不忙时,早晨在饲养房集体读报,政治气氛很浓。我除了下地劳动还要抽时间写广播稿,出板报,墙报…我的知青岁月在这里度过了三年多,直到恢复高考,我与爱人双双重新步入了不同的校园,结束了我们的知青岁月!</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这是参加榆次知青培训,使赵乡知青代表合影。</p> <p class="ql-block">当时照相很少,这是我村部分女知青合影。</p> <p class="ql-block">我们二队女知青与本地女村民合影。</p> <p class="ql-block"> 我村参加四干会女代表,四干会究尽是什么意思,我现在也说不清了。</p> <p class="ql-block">1977年,被使赵公社抽到使张村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工作队,与工作队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与使张村青年代表去大寨参观。</p> <p class="ql-block">刘胡兰纪念馆参观。</p> <p class="ql-block">与其它村知青好友在公社开会时留影。</p> <p class="ql-block">知青好友回城开会时留影。</p> <p class="ql-block">多年以后,部分知青再次相聚,都已经步入了老年,当年风华正茂的影子再也看不到了!</p> <p class="ql-block"> 知青岁月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我们赶上了这个时代,有收获,也有失去,但我每每想起当时的岁月,感到很充实! </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