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番号,是一支部队的生命和象征,凝结着历史见证和时代记忆,承载着辉煌战绩和无上荣光。</p><p class="ql-block">鄂豫皖发展起来的红军,中国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贯穿历史出现过二次第四军。</p><p class="ql-block">第一次</p><p class="ql-block">1930年11月,中共中央决定,鄂东之蕲春、黄梅、广济地区划归鄂豫皖区,活动于该地的红军第15军(军长蔡申熙,政治委员陈奇)与红1军合编为红军第4军,辖红十师,红十一师,红十二师。</p> <p class="ql-block">四军军长旷继勋</p> <p class="ql-block">四军政委余笃三</p> <p class="ql-block">第二次</p><p class="ql-block">1933年6月底,川陕革命根据地党政军主要领导人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王树声等100余人在旺苍木门寺召开了著名的“木门会议”。会议总结了反“三路围攻”的作战经验,决定停止军队内部的“肃反”,做出了将红军四个师扩充为四个军的决定,对红军大部队进行扩编和整训,红军由入川时的16000人发展到80000多人,建立了23个县市苏维埃,川陕革命根据地成为全国第二大苏区。木门会议是红四方面军入川以来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会议,堪称川陕苏区的"遵义会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十师为基础,扩编为第四军,军长王宏坤,政治委员周纯全,政治部主任徐立清(后为洪学智)。辖十师(师长汪乃贵,政治委员甘良友)、十一师(师长陈再道,政治委员叶成焕)、十二师(师长张才千,政治委员徐长勋),共八个团。</p><p class="ql-block">以十二师为基础,扩编为第九军,军长何畏,政治委员詹才芳,副军长许世友,参谋主任王学礼,政治部主任王新亭。辖二十五师(师长许世友兼,政治委员陈海松)、二十七师(师长王学礼兼,政治委员梅华樊),暂缺二十六师,共六个团。</p><p class="ql-block">以十一师为基础,扩编为第三十军,军长余天云,政治委员李先念,参谋主任文建武,政治部主任张成台(后为李天焕)。辖八十八师(师长汪烈山,政治委员王建安)、八十九师(师长柴洪儒,政治委员杜义德)、九十师(师长邹洪盛,政治委员程世才),共八个团。</p><p class="ql-block">以七十三师为基础,扩编为第三十一军,军长王树声(兼),张广才为政治委员。</p><p class="ql-block">至此,木门会议是红军入川的一次重要会议,解决了政治、军事、组织等一系列问题,为红军的壮大发展奠定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鄂豫皖时期,川陕时期,长征时期,延安时期在红四军工作,战斗过的部份领导及其部属(能找着照片的,并以搜集到照片先后排序)。</p><p class="ql-block">他们分别来自大别山区的湖北的黄(红)安、麻城、大悟、黄陂<span style="font-size: 18px;">、罗田、英山,</span>河南的新县、商城、光山,安徽的六安、金寨、霍山、霍邱,来自四川大巴山区的阆中、南部、江油、雅安、宁强<span style="font-size: 18px;">、通</span>江、南江、巴中、达县、万源、渠江、营山、苍溪、天全、荥经<span style="font-size: 18px;">、北</span>川。</p> <p class="ql-block">军政委张广才</p> <p class="ql-block">老红军孔庆德</p> <p class="ql-block">老红军陶勇</p> <p class="ql-block">老红军周志坚</p> <p class="ql-block">老红军赵兰田</p> <p class="ql-block">老红军冯明英</p> <p class="ql-block">老红军张文</p> <p class="ql-block">老红军王新兰</p> <p class="ql-block">老红军母广仁</p> <p class="ql-block">老红军候礼堂</p> <p class="ql-block">老红军董洪国</p> <p class="ql-block">老红军徐立清 </p> <p class="ql-block">老红军方和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7年,5月1日。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党代会在延安合影。前排左起,甘思合(一),张吉厚(三),陈再道(五),王政柱(七),赵柄梓(八),程启光(十),胡绍山(十一)鲍先志(十二),王宏坤(十三)。中排,李定灼(左一)。后排左起,周纯全(一),张昌厚(二),胡奇才(三),陈生续(四),张德发(五)江波(十二)王近山(十三)陈锡联(十四),陈美藻(十五)。</p> <p class="ql-block">1937年5月在甘肃镇原屯子镇,援西军的红四军〝五一〞开军运动会。</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宏坤,王维舟等人在军部合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红军王维舟 三八五旅副旅长,旅长兼政委。</p><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根据国共两党协议,陕甘宁苏区的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红四军为主改编为八路军三八五旅,隶属于八路军一二九师。</p> <p class="ql-block">这群来自大别山,大巴山的穷苦农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成为拿枪的有信仰的战士。他们在土地革命时期加入到红四方面军红四军的行列中,没有倒在错误路线下,没有被敌人打死,没有饿死,没有病死,没有累死,没有死在恶劣自然条件下,冲破重重艰难险阻,一路走到了新中国成立。这是一帮过了命的兄弟,是我们心中的偶像,我们被他们无畏生死的英雄气概所折服,他们永远是我们敬仰的英雄,永远怀念着她们。</p> <p class="ql-block">备注</p><p class="ql-block">1,美篇中部分照片来自胡岩的《父辈的旗帜一一我们的红军父亲》文章,其他取自网络。</p><p class="ql-block">2,背景音乐 激情燃烧的岁月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