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叶超英)</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网络</p>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一直疑惑于这个简单的问题:既然孙悟空的筋斗云那么厉害,为什么不让他一个筋斗云背着唐僧直达佛祖面前,取得真经?非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随着对书本和世事的深入了解,才渐渐明白了一些道理。</p><p class="ql-block"> 从《西游记》文本来看,背着唐僧腾云驾雾,是不符合佛道逻辑的。唐僧没有成仙得道,是肉体凡胎。肉身沉重,其重多少?如须弥山一般重。没有得道而要让肉身“高举飞升”,是不符合佛家逻辑的。《西游记》中记述了唐僧取得真经之后,曾看见自己的肉身淹没在河流里——这才算成仙得道,这时才摆脱了肉身的桎梏,才能“身轻似燕”,腾云驾雾。没有得道成仙之前,唐僧虽然是高僧,但离高举飞升的“佛”相差甚远。</p><p class="ql-block"> 要一个得道成仙的人来搬运凡人的肉体,也是其神力难以做到的。神通广大如孙悟空,之所以一个筋斗云能走有十万八千里,是因为他是一个仙体。如果让他背上一个凡人御风而行,不说寸步难行,恐怕也是行而不远。那些曾经掳掠过唐僧的妖怪,每次施展法力时,都要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在混乱中才能搬运唐僧的身体。孙悟空的法力恐怕也止步于此,即使夸张一点,可以搬得远一点,但要想直接搬运到灵山佛祖面前,绝无可能。</p><p class="ql-block"> 最大的问题在于:即使孙悟空有“搬运”唐僧的能力,而且能够直上灵山来到佛祖面前,这件事情是完全不符合世界运行原理的。世界上有一个最朴素的道理: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任何一种得到,都是要付出代价的。不付出代价,怎么会有得到?付出与得到,是一种接近于等值的交换。佛祖的真经,是佛祖的心得体会。佛祖能有这些体会和研究,人家也算付出了巨大代价的——佛祖远离王子优渥的凡俗生活,经历一番苦修,最后在菩提树下冥思苦想七七四十九天,才悟得正果。佛祖尚且需要付出如此代价才能得到真经,唐僧又岂能例外?</p><p class="ql-block"> 这一点,从唐僧得到空白经书可以看出来。唐僧来到雷音寺,到藏经阁取经书时,由于没有给经办人迦叶和阿难送人情,得到的是空白经书。悟空将此事一状告到佛祖面前,佛祖笑答:迦叶和阿难并没有错,“经不可轻传”。当年,灵山的弟子到山下给人家诵经,收了谢礼“三斗三升米粒黄金”,佛祖还嫌少了。诵经尚且如此,如此贵重的经书自然不能白送。迦叶和阿难要点“回扣”,也是理所当然。</p><p class="ql-block"> 唐僧对“人事”自然是精通的,赶紧将紫金钵盂和锦襕袈裟交出来,总算换得真经。西游记此段,真乃神来之笔!要想得到,就必须有付出,这就是世界运行的基本原理。在这个原理面前,谁也不能违背,唐僧也概莫能外。</p><p class="ql-block"> 再从顶层设计来看,唐僧取经一事,本来就是佛祖特意安排的:“我待要送上东土,叵耐那方众生愚蠢,毁谤真言,不识我法门之旨要,怠慢了瑜迦之正宗。怎么得有一个有法力的,去东土寻一个善信,教他苦历千山,询经万水,到我处求取真经,永传东土,劝化众生……”</p><p class="ql-block"> 佛祖这话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对真经要珍惜,取得真经必须要苦历千山万水。轻易得到的东西,是不能体悟其中的珍贵之处的,也是不会懂得珍惜的。愈是得之艰难的东西,愈是倍加珍惜。只有经历了世事艰难得到的东西,才知道来之不易,才能恭敬有加、捧若神灵。二是唐僧取经的所有磨难,“一切都是天意,一切都是命运。”——这一切都是佛祖的安排。唐僧经历的所有苦难,都是一个个“劫”,没有达到这么多劫数,就不能得到想要的东西,即使少一点都不能。所以,最后因劫数未满,还要观音菩萨安排一难,凑满“九九八十一难”,才能功德圆满。</p><p class="ql-block"> 可见,要让孙悟空背着唐僧轻易地取得真经,是违背“天道”的。这个天道,就是世界运行的“客观规律”。违背客观规律的事情,注定是要失败的,也是行不通的,更是寸步难行的。唐僧取经,必须一步一步慢慢来,历尽劫波,才能取得真经、修成正果。</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唐僧取经的过程,其实就是人世的一个寓言。这则寓言的寓意就是:经历磨难才是正常,太过平坦反而让人惊讶——世间从来没有轻而易举的成功,人间正道是沧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