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影成名芙蓉镇

今夜无眠

<font color="#167efb">世界真奇妙,一个不经意的眼神,可能会演绎出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一只美丽的蝴蝶轻轻煽动一下翅膀,也许酿成一次猛烈的风暴;一本书成就了一部电影,一部电影又成就了一个地方。这个地方过去叫王村,现在被称作了芙蓉镇,一影成名不知道是福还是祸。<br></font><br> <font color="#167efb">1986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谢晋导演,刘晓庆、姜文主演的电影《芙蓉镇》,拍摄地选择了王村。故事的情节是这样的:山清水秀的芙蓉镇,镇上有个女子胡玉音(刘晓庆主演)与丈夫黎桂桂以卖米豆腐为生,在 “ 四清”运动中,他俩被打成“新富农”,黎桂桂被逼自杀。镇党支书原是胡玉音的恋人,此时也因阶级界限不清而降职。二流子王秋赦反而成了运动骨干,还当上了党支书。胡玉音在三年漫长的扫街生涯中与右派分子秦书田(姜文主演)渐渐相爱,厄运仍频频降临到他们头上。冬去春来,被判刑的秦书田终于回来了,而吃运动饭的王秋赦却成了疯子。影片先后获得第七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女配角奖、最佳美术奖,第十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男演员奖、最佳女演员奖、最佳男配角奖;第二十六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水晶球奖;第三十三届西班牙瓦亚多利德国国际电影节评委特别表彰奖和观众奖;法国第五届蒙彼利埃国际电影节金熊猫奖。</font> <font color="#167efb">没有电影《芙蓉镇》,王村也许和千百个类似的小村落一样,仍然默默无闻地深藏在湘西。自从《芙蓉镇》上映之后,沉寂多年的王村便声名鹊起。当地不少群众被摄入镜头,什么时间说起来依然有滋有味,哪条街是胡玉音和秦书田扫的,哪栋房檐下他们避雨,哪间屋子里他们成亲。还会兴致勃勃地告诉你:自己的镜头在影片中哪里出现,出现了几次多长时间,现实中的街道在哪里,成为一生的荣耀。如今,“芙蓉镇”已成为王村的代称。外地人知道湘西王村的不多,知道湘西“芙蓉镇”的倒是不少。</font> <font color="#167efb">芙蓉镇是湘西古丈县的一个小镇,位于张家界通往凤凰的中途。 古丈因盛产茶叶和蜂蜜而闻名,经茶叶厂加工炮制的“古丈毛尖”,其上品决不亚于“君山银针”。大概因为茶好、蜜多,滋润古丈人的喉嗓,所以出歌手,红遍歌坛的宋祖英就是古丈人。</font> <font color="#167efb">别看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小镇,自古以来得舟楫之便,上通川黔下达鄂沪,有“楚蜀通津”之称,曾是湘西土皇帝——土司的王都所在地。土司在这个小镇经营了六、七百年。这一点,有矗立在湘西民俗博物馆里的国家首批重点文物溪州铜柱为证,铜柱上的铭文,记载了湘西土司和官府交战的历史以及罢战言和的情况。</font> <font color="#167efb">芙蓉镇很小,一条青石板铺就的幽深小巷,依山势蜿蜒而去。脚下的青石板久经岁月的磨砺,泛着清润的光泽。犹如一页页厚重的书页,记录着古镇数百年历史的沧桑。临街的民居,粗看是一色的老房子,古色古香。细细一看,全是翻建过的,只不过是修新如旧罢了。</font> <font color="#167efb"> 芙蓉镇最多的是卖米豆腐的小店。有趣的是,店名繁多,如《芙蓉姐子》、《豆腐西施》、《胡玉音》、《晓庆》等等,大都和电影有关。店内都贴有《芙蓉镇》的剧照,或刘晓庆、姜文的巨幅彩照。各店都标明“正宗第一家”字样。那么,到底哪一家是“正宗”呢?</font> <font color="#167efb">导游说,王村入口处,贞节牌坊下,113号刘晓庆米豆腐店是正宗的。据说店主人得到刘晓庆在长沙演出的消息,便连夜乘车赶往长沙,在剧场后台找到刘晓庆,死缠活缠讨到刘晓庆的签名,回来后就把刘晓庆的签名放大插到她的招牌上。于是这家米豆腐店就成为“正宗”了。有刘晓庆亲笔签名呀,它不“正宗”谁“正宗”!果然,这家米豆腐店生意特别好。</font><br> <font color="#167efb">匾牌旁有一老太太,伸出干瘦如枯节的手,将一块布搭在匾牌上,不买米豆腐不让拍照,真是生财有道。我们也集体品尝米豆腐,“米豆腐”顾名思义是用米粉制成,制成细长不规则形状,加酸菜粒、葱花等调料,其形似中原的面疙瘩。用调羹舀了两块放在嘴里,咂摸咂摸味道,不知是刚吃午饭还是口味的原因,感觉这米豆腐味道很一般,一点也不好吃,真是白搭了刘晓庆的招牌。真正好吃的是蒿草粑,有点像粽子,外面是树叶裹着的,里面是绿色的,糯米和蒿草磨成的面做的,黏黏的,中间裹着豆沙馅,甜甜的,味道相当好。</font> <font color="#167efb">匆匆地吃了米豆腐和蒿草粑,算是了却一个芙蓉镇的心愿。象所有的旅游开发的古镇一样,这里也不可避免地遭到了商业和文艺的污染。踏上那古街,不必担心会被青苔滑倒,呈现在眼前的,只是鳞次栉比的商铺、摊位和琳琅满目的工艺品,耳边吆喝声阵阵。</font> <font color="#167efb">街面也不是那么干净,窄窄的巷子里充彻着各色招徕游客的小物件和本地特产,腊肉、鱼干、竹编、器皿、姜糖和蜡染布,其间夹杂一些卖玉石的、银器等古董。对古董我也不懂,不知道是真的少,还是假的多。这究竟是一个古镇,还是一个工艺品市场?</font> <font color="#167efb">这里的人们早已过了喧嚣的适应期,而变得功利起来。</font> <font color="#167efb">有一小女孩,捧着一本厚厚的古书,似乎在津津有味地阅读,倒觉得非常有趣。沿街有数十家织锦作坊,漂亮的土家女孩双手穿针引线,在织锦机上潇洒地飞舞。当地姑娘原来只给情哥哥做的,如今主要卖给陌生人,从情感所系的“非卖品”,跨越到只有技巧表现的商品,变迁的是生活方式和情感。</font> <font color="#ed2308">镇也还是那座镇哟,</font><div><font color="#ed2308">小巷也还是那道小巷,</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阿哥还是哪个阿哥,</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阿妹还是哪个阿妹,</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碾子是碾子</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缸是缸哟,</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爹是爹来娘是娘, </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织锦机呵还吱吱地响,</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阿妹还是在那里忙,</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只有那商品意思咋那么长。</font></div> <font color="#167efb"> 踩在古街光滑的青石板上,就象踩在历史岁月的碎片上,感觉到一脚下去,又踩碎古老的历史几角。穿行在古街小巷,看背竹篓匆匆行走的土家村姑,看沿江而修的吊脚楼,看天下第一螺,看佛跳墙,看酉水河边船码头,看挂有谢晋题写的“芙蓉镇”匾额,看宋祖英拍《小背篓》的角楼。穿行在琳琅满目的货品中,心里总觉得空荡荡的。</font> <font color="#167efb">商品意识渗透各个角落,小镇反倒失却了原有的古朴韵味。不知不觉走到走至一处“土司王博物馆”,上书几个醒目大字:收费10元。继续前行,又看见一家门口摆着小摊子,上写“湘西土匪烟”,特色为“自种自卷,原汁原味”。如今“土匪”倒变成了时髦品牌,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font> <font color="#167efb">在一家饮食店铺门口,看到这样一则广告:青山飞瀑,在我窗后,上楼观瀑,收费一元。绕过店铺,倒也清楚看到瀑布,只是水不大,没有什么特色。芙蓉镇另一特色:就是收费厕所多。隔不了五步远就有一个,每人每次都是收费一元。这大概与芙蓉镇的位置有关,芙蓉镇恰巧处于张家界与凤凰古城之间,游客停时正是内急之际,这事也不比别的事,那是非去不可的。唉!当地人商业目光真敏锐啊!</font> <font color="#167efb">历史的风风雨雨,拂去了小镇厚重的积尘,也带走了古朴的民风。谢晋的一个决定使这里突然间名满天下,也改变了这里人们的命运,芙蓉镇人今天的生活显然比昨天要好。如果没有作家古华、导演谢晋、演员刘晓庆,这里也许还仍旧延续着祖先亘古不变的生活方式好。</font> <font color="#167efb">芙蓉镇是现在好还是过去好,也许没有正确答案。《芙蓉镇》电影在王村拍摄,那是偶然;旅游的红火,带来的喧哗和浮躁,那是必然。偶然之中有必然,这是哲学。在哲学面前,我只能无语。<br></font><br> <font color="#167efb">芙蓉镇,想说爱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