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当兵人说不完书不尽的亲情

姜连举

<p class="ql-block">姜连举</p><p class="ql-block">“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这首传诵千年的诗句,如今依然脍炙人口。和平年代的军营,当兵人最盼的依旧是家书:等待家书是种煎熬,收到家书是种狂喜,拆看家书是种陶醉,读完家书是种幸福,回复家书是种愉悦。正如唐代诗人岑参诗吟:“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p><p class="ql-block">我是1976年春节后入伍的,那一年的兵流行叫法是“大76”,因77年兵是76年底到的部队,所以叫“小76”,便于区分入伍的时段。刚刚到新兵连放下背包,就急着了解驻地和部队的情况,恨不得马上写信把新兵连的一切告诉家里。为了尽快给家里写信,在家走时就准备了邮票、信纸和信封。</p><p class="ql-block">清楚记得,到新兵连第二天中午休息,连队给时间让新兵们写家信,这是非常人性化的安排,也是连队干部做新兵思想工作的重要方式。我给家写的第一封信,是用当兵走时姨夫送我的信纸写的,这不是普通的信纸,是抗美援朝的纪念稿纸,还有配套的信封。我姨夫是抗美援朝的老兵,志愿军的文化教员,老牌大学生从武汉市入伍。稿纸信封是他当年转业时带回的纪念品,自己一直没舍得用,我当兵时姨夫把一个印有“抗美援朝纪念”的笔记本,连同稿纸和信封一并送给我,作为入伍出征的纪念,并鼓励我到部队好好干,不要辜负家乡父老的期望。就是用这样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信纸和信封,给家里写了跨入军营的第一封信。从此,与家里定期书信,就成为军旅生活的重要内容。</p><p class="ql-block">当过兵的人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家书刚刚寄出去,就开始急切盼望家里的回信,尤其是在新兵期间更是“热锅上的蚂蚁”般地盼望家书,就如杜牧古诗所描写的:“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p><p class="ql-block">当时新兵连收取报纸书信的时间是上午,通信员一般是十点钟左右取报回来,因此,这个时间就是战友们最盼的“焦点时刻”。虽然这是正常的训练时间,但大家的心思早已不在焉了,眼睛总是偷偷瞄着大门的方向,看通信员回来没有。为此有的人还挨过班长的训斥,虽然挨训但心里并不在意,该走神还是照样走神,可见那种急切的心情。正是“平生意气今何在,把得家书泪似珠。”</p><p class="ql-block">中午开饭前,通信员会把分好的报纸和信件发到各个班,这也是战友们最幸福的时刻。训练又累又饿,但大家好像都忘记了累与饿,一门心思地急着想知道今天家里回信了没有。收到家书的,兴高采烈,高兴地连饭都顾不上吃,马上看信。没有收到家书的,心情沉重,觉得心里空落落的,也没有心思吃饭了。收到家书的和没收到家书的,中午饭都吃不好,那种场景记忆犹新。</p><p class="ql-block">一般情况下,我所在驻地邮信回家,大概需要三天左右时间,家里回信再寄到部队也需要三到四天,这样一般每周会收到家书。后来我转战南北,在部队N次调动,但每周写家书给父母是规律性的节奏,如果有两周家里没有收到我的信,最着急的是母亲。有过几次特殊情况没有及时给家里写信,母亲来信急切询问情况,怕出了什么意外。“儿行千里母担忧”,在那一刻是最生动准确的心里写照。</p><p class="ql-block">正是为了减少家人的担忧,家书成了报平安的最佳使者。所以,家书是当兵人和家有当兵郎的最好“平安符”,成为当兵人终生的美好记忆。可谓“家书万金值,怀抱一时开”。</p><p class="ql-block">当时普通邮票是八分钱一张,挂号信是两角钱。我一般都是买八分的邮票,一角钱十个的便宜信封,一封信的花费9分钱。虽然是几分钱的事,但当年6元的津贴费,花在家书上的钱也要精打细算。我在团机关通信班当过半年的通信员,每天收发机关的报纸和信件,这种便利条件使我第一时间就能看到家书。关于省钱寄信,也遇有不少鲜为人知的故事。</p><p class="ql-block">看过电视剧《父母爱情》的人都应记得这样一个桥段:江德福去海岛任职,夫人安杰写信给他,结果信封上写着“查无此人”被退了回来,老丁告诉安杰,这信江德福看过后才退回来的。安杰不解其意,老丁说“查无此人”四个字明显是江德福写的,这样他就省了八分钱。这样“同款的故事”我当通信员时就遇到过,看来电视剧确实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真实故事。有时收到的家书上邮票没盖章,或邮戳盖得不清楚,就揭下来再使用一次,可以少花八分钱。现在想来这点“小心眼儿”会让人笑掉大牙,但那是真实的存在,我和战友们并没觉得是“丢人”的事。这事如果“上纲上线”是占公家便宜,若从时代背景上讲,那个年代人们兜里都没有钱,为了少花几分钱动动“歪心眼儿”,也有几分“歪得可爱”。</p><p class="ql-block">当时从勤俭节约的角度讲,战友们生活节俭是一种常态,艰苦朴素是一种精神力量,绝不是空喊的口号,在每一个当兵人的行动中,都体现的非常充分。现在回想起来,这种精神的力量,带给我和战友的是千金难买的精神财富。当过兵的人,不论退没退伍,为啥走到哪里都能让人认出来?因为,当兵人的气质写在脸上,威武展现在举手投足的姿态上,军人精神的力量刻在骨子里,这是当兵人最大的人生骄傲和自豪!</p><p class="ql-block">我当通信员时,很多机关干部也时常到收发室去,原因也是为了提前看看有没有家书寄来。为此,我认识了当战士时最好的贵人,团组织股的股长李晨旭。他经常到收发室看报纸和查看有否信件,见我平时比较喜欢看书,就经常鼓励我多学习多读书。一个小战士能够时常得到机关首长的鼓励和指导,内心除了感激就是动力。后来我被团报道组选调参加新闻报道培训班,李股长应该是直接的伯乐。再后来我被正式调入报道组,那时李已经提升为团政治处主任,还是我的入党介绍人。我提干时正赶上部队最后一批从战士中提干的机会,李主任在团党委会上为我提干作了很多努力(当时团党委就有提干批准权限)。此事其实我并不知道,是若干年后其他人告诉我的。当时我并不知自己已经作为提干对象,直到通知我去提干体检时,我才知道要提干了。那个年代的军营风气正,官兵团结一致,我提干没请任何人吃过一次饭,没送过一分钱的礼。组织上和领导看重的都是每个人的人品和能力,真正的任人唯贤。李主任后来提升为汽车团的政委,人格魅力得到上下的称赞,这样好的首长,是过去部队领导干部的缩影。</p><p class="ql-block">当兵几十年已经记不清写过多少家书,但家书的内容还是大多记忆犹新。信里写得最多的是家里最喜欢听的事,尤其是工作有了成绩都及时向家里汇报。嘉奖、立功、入党、提干、晋职和晋衔,这些部队中成长进步的大事,第一时间要写家书告诉父母,让老人分享快乐。每当收到这样的家书,父母就高兴好长一段时间,比收到钱和礼物还要高兴,见到亲戚朋友和熟人,不管人家愿意不愿意听,先把儿子的在部队成长进步的好消息,情不自禁地作一通“广告宣传”。</p><p class="ql-block">给父母写信从来没提过在部队吃的苦受的累,本来在外当兵父母就够牵挂的,不说苦与累是免得父母更加担心。我收到的家书,每封都充满了正能量,父母总是不忘嘱咐谦虚谨慎,认真做事,坦诚做人,去实现自己更高的人生目标。记得当年准备调北京工作时,开始我还有些犹豫,因为马上就要当处长了,到一个新单位新岗位一切还要从头开始。这时父母告诉我,能到北京工作必须去,人往高处走,人无大志就不会走得更远。听了父母的话,我又综合考虑了爱人和孩子的意见,最终选择了到北京工作。回想起来,自己在军营走的每一步,做出的每一点成绩,都离不开父母的嘱托与期望。</p><p class="ql-block">随着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家书也渐渐远离了人们的生活,用手机交流沟通的多了,写家书的少了。信息化的通信工具,为现代人提供了更多的便捷,但也让人失去了家书中才能找到的快乐和幸福。没有了家书,也就无法体验到“家书忽在眼,一纸直千金”的切身感受。</p><p class="ql-block">父母的离世,中断了写家书的美好时光,但在去年清明时节,还是心绪难平,动笔给天堂的父母写下了一首《写给天堂爸妈的信札》的诗,以此怀念父母,重温当年给父母写家书的幸福时刻。</p><p class="ql-block">家书是有温度的,让人真切倍感家的温暖;</p><p class="ql-block">家书是有传承的,传递着好家风的正能量;</p><p class="ql-block">家书是有情感的,让父母情在血管里流淌;</p><p class="ql-block">家书是有力量的,激励着人生奋勇向前进;</p><p class="ql-block">家书是有内涵的,珍藏着深厚的历史底蕴;</p><p class="ql-block">家书是有生命的,时刻跳动着快乐的音符!</p><p class="ql-block">愿当过兵的每个战友,在家书的美好回忆中,找回那飘失的难忘岁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