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生命的长河中,总有一种烙印会被永远铭刻。</p> <p class="ql-block">2022年9月14日上午,我有幸随广西关工委工作人员能力提升培训班来到河南省兰考县,第一课就是参观焦裕禄纪念馆。随着讲解员深情哽咽的解说,我不禁思绪万千,同时想起了与之有关的往事……</p> <p class="ql-block">1965年,焦裕禄逝世的第二年。当年我正上小学二年级,一天,学校组织我们这些铁路的小学生,从桂林铁小排着队步行10多里路到桂林市花桥展览馆,想不到我平生头一次去看的展览竟是焦裕禄生平事迹全国巡回展。</p> <p class="ql-block">上个世纪的少儿记忆,虽过于久远,但我幼小的心灵却牢牢记住了两件展出的实物:一是焦裕禄办公坐的那把藤椅,特别是上面有个被焦裕禄病痛发作时用手肘顶穿的破洞;二是一棵桶栽的二米多高的泡桐树,笔直的树干,宽宽的叶子,是焦裕禄带领乡亲们亲手在盐碱地上种的真树。</p> <p class="ql-block">转眼到了1991年,电影《焦裕禄》首播不久,铁路局机关组织党员干部集体去柳铁工人文化宫观看。很久没有因为一场电影而动感情的我,那天却为李雪健主演的《焦裕禄》流下了热泪。</p> <p class="ql-block">回到家我马上提笔写了一篇《带泪的呼唤》影评,并发表于《柳州日报》副刋。现仍忘不了当年写的一段文字:从进电影院到出电影院,我不得不为这次“轰动”思索……尤其是银幕上那些烘托而起的氛围,诸如“万人出殡”“雪夜逃荒”“我是您的儿子”“众人相送去医院”……令人潸然泪下,想止也止不住。</p> <p class="ql-block">这到底是为什么?不再怀疑很久就撒下的那粒种子,吃惊的是令其蠕动于心的竟是风雨轮回的岁月。还是哪些细节,还有细节与细节之间大段大段无乐无声的空白。看了一遍电影,重读一遍穆青、冯健、周原合写的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与同事们回忆唱一遍60年代的歌曲“焦裕禄,我们的好书记”,全身凉嗖嗖地就这么走进了泪水涟涟的境界……</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终于以崇敬之心站在了兰考的土地上,更真实可信地感受到焦裕禄无处不在的人格魅力。</p> <p class="ql-block">在现代化的展览厅,我又看到了那把破旧的藤椅,端端正正的摆在一角,仿佛在向每一个过往的后人发出灵魂般拷问!</p> <p class="ql-block">穿过绿荫葱葱的泡桐公园,我又看到了焦裕禄亲手栽的那棵泡桐,后被兰考人民命名为“焦桐”,经历了60年风霜雨雪的磨砺,正枝繁叶茂直插蓝天。</p> <p class="ql-block">勿庸讳言,在我的成长过程,也正是焦裕禄给了我不朽的精神烙印,才使我始终坚信英特纳雄耐尔一定会实现。当下的我已步入老年,作为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一员,怎么样才能把这种红色的烙印更早更快更好的传承给我们的下一代或者再下一代呢?想着这样的使命我依依不舍。再见了,兰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