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军生平

与人为善李宏伟

<p class="ql-block">王耀军,于镇镇石店村人,1945年出生,于农历2011年3月5日去世,享年66岁。1958年7月,13岁时毕业于湖岗小学。1964年7月,20岁时毕业于于镇镇完中(既高中初中联办)初中部。母亲在他五岁的时候去世了,父亲身体不好,经常得病。弟兄三个,王耀军排行老三。因为家里贫穷,大哥就到开封县陈留乡太平岗村一户农民家,当了上门女婿,二哥在家劳动。因为父亲经常有病,家里很贫穷,得不到救治,常年卧床不起。</p><p class="ql-block"> 怀着给父亲治病的美好梦想,他就信心十足地报考了当时的杞县卫校。当年卫校招生对象为小学毕业生。王耀军考的不错,录取通知书也下发了。谁能想到,因为形势的变化,卫校被撤销了,他上卫校的梦想也因此破灭。不久父亲病重,无钱医治,也去世了。二哥失去了生活的勇气,抛下十三岁的弟弟王耀军,只身一人流窜到青海省去谋生。家住小郑庄的姑姑就把年仅十三岁的王耀军接到自己家里抚养。期间,王耀军右大腿长了个疥疮,整条腿都肿起来了。姑姑把他带到董那村,让老中医董喜德大夫给他治疗。董大夫知道了他的不幸遭遇后,又看了看他面黄饥瘦的病体,对家人说,这孩子营养不足,家里又出这么多事,恐怕脑子会出问题。如董大夫所预料的那样,考学梦灭,父亲去世,二哥出走,身患疾病,一连串的打击,像重锤一样无情地击碎了一个十三岁孩童脆弱的心理防线。王耀军表情变了,两目呆滞,恍恍惚惚,走个路东倒西歪。最后竟神经错乱了。说话前言不搭后语,后来脱光衣服满街乱跑,冬天也是光着身子到处乱逛乱跑。有看这样子,神经真的错乱了。怀着给父亲治病的美好梦想,他就信心十足地报考了当时的杞县卫校。当年卫校招生对象为小学毕业生。王耀军考的不错,录取通知书也下发了。谁能想到,因为形势的变化,卫校被撤销了,他上卫校的梦想也因此破灭。不久父亲病重,无钱医治,也去世了。二哥失去了生活的勇气,抛下十三岁的弟弟王耀军,只身一人流窜到青海省去谋生。家住小郑庄的姑姑就把年仅十三岁的王耀军接到自己家里抚养。期间,王耀军右大腿长了个疥疮,整条腿都肿起来了。姑姑把他带到董那村,让老中医董喜德大夫给他治疗。董大夫知道了他的不幸遭遇后,又看了看他面黄饥瘦的病体,对家人说,这孩子营养不足,家里又出这么多事,恐怕脑子会出问题。如董大夫所预料的那样,考学梦灭,父亲去世,二哥出走,身患疾病,一连串的打击,像重锤一样无情地击碎了一个十三岁孩童脆弱的心理防线。王耀军表情变了,两目呆滞,恍恍惚惚,走个路东倒西歪。最后竟神经错乱了。说话前言不搭后语,后来脱光衣服满街乱跑,冬天也是光着身子到处乱逛乱跑。有看这样子,神经真的错乱了。</p><p class="ql-block"> 王耀军一得神经病,不但在村里乱跑,有时候还跑到外村,有时候还跑到老家石店村,让姑姑一家人为找他,四处奔走打听,忙得不可开交,生活都乱套了。</p><p class="ql-block"> 长时间这样下去,怕王耀军出意外,姑姑就跟他大哥联系,大哥又跟二哥联系,让二哥从青海回来了,把王耀军接回石店村照顾。这样疯疯癫癫的有两年多,到16岁的时候,脑子才渐渐清醒过来,又恢复了正常人的生活。16岁那年,他复习了一年小学知识,准备考于镇初中。</p><p class="ql-block"> 1962年7月,17岁那年,于镇初中招生,他和村里李继庚一同参加考试。如愿以偿,他们一起考上了初中。据小他三岁的同学李继庚介绍,王耀军品格非常好,脾气也温和,心胸也开阔,给人说活笑容满面,乐呵呵的。在班里学习很用功。下了晚自习后,还点上煤油灯再学习一会儿。他的语文最好,作文写的很优秀。在初一年纪四个班中,考试成绩没落过前十名。</p><p class="ql-block"> 作文为什么写这么好呢?因为王耀军脑子聪明,记忆力特别強大。一篇文章或者是一本小说,他看一遍能记住30%,看两遍能记住70%。所以说,上初中时,他的作文写的很优秀,老师经常在班上讲评。当时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学生都是从家里带馍在学校伙上馏馏再吃,馏一次二分钱。为了省钱,他就不馏了。菜馍你不馏,到夏天的时候,放一两天都发霉了,把那个发霉的馍用水一洗,掰开就吃了。冬天那个馍冻的像砖块一样硬,就用棍子撬开吃。这都是为了省钱,因为家里生活太贫穷。说是馍,其实馍里面光野莱和树叶就掺了八成多。除了臭椿树叶,其他树上的叶子地里的野莱都变着法子吃过。当时初中生和高中生都在一个伙房吃饭,不同的是,高中生每月国家供应33斤白面,而初中生却无缘享受!王耀军知道这个情况后,有感而发:往后学习还得加把劲,争取考上高中,天天能吃上好面馍。</p><p class="ql-block"> 事与愿违,三年之后,王耀军没能考上于镇高中,回到村里,和社员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参加生产劳动。</p><p class="ql-block"> 幼年的王耀军</p><p class="ql-block">心灵上伤痕累累,精神方面也备受摧残。加上生活条件差,吃不饱饭,营养缺乏,直到成年,身体比同龄的伙伴要虚弱的多,还患上了肝病。生产队长考虑到王耀军有点文化,也没法干重体力活,就安排他当记分员。这活很轻松,到田间把出工的社员名称记一下就可以下班了。而且像喂牲口的饲养员一样,工分高,每月还是全勤。</p><p class="ql-block"> 王耀军有肝病,没钱买药,听说牛衣包子(胎盘)能治肝炎,就把挂在树上的衣包子取回家,洗干净,放到瓦罐里煮熟吃了。</p><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制。生产队解散,各家种各家的地,王耀军的记分员生涯也到此结束。</p><p class="ql-block"> 本来 王耀军对自己没考上高中就心有不甘,念念不忘,但是又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干农活身体又虚弱,现在记分员也干不成了,还得另想出路。他考虑了一下,决定还是发挥发挥自己有点文化的特长吧。春节前夕,他到胡岗集上写对联,也不定价,随便给,一毛不赚少,五毛不嫌多。因此请写对联的人排成了长队。</p><p class="ql-block"> 这只是权宜之计,还得想个长远之计,王耀军思索着。把字再练练吧,练好了,农闲了,出去帮人家写个小广告,说不定也能增加一点收入。王耀军主意打定,就付诸了行动。他把废电池的铅芯剥出来,在地上练字。铅芯找不到了,就在腰里别个小铁棍,有空了就蹲下身子在地上练字。把字练得差不多了,王耀军就开始出游了。因为他文字功底厚,写作水平高,看到洁白的墙壁,就诗兴大发,挥毫泼墨,写上一首抒情诗,或打油诗。内容都是歌颂改革开放好政策,鼓励农民勤奋劳作,发家致富,弘扬的都是正能量。 有一次他背着编织袋,游走到宗店一个小学校,看见一个班上的学生正上自习,就走进去给学生讲起课来。你说巧不巧,其中听课的一个女学生,多年以后,成了他的儿媳妇。</p><p class="ql-block"> 李宏伟</p><p class="ql-block"> 2O22、9、1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