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质量为导向,以奋斗为底色

雨蒙蒙

<p class="ql-block">  为深入贯彻2022年秋季教育工作行政会议精神,全面落实“质量立校、质量立教”要求,9月13日至9月16日,县教研师训中心深入我县最南端的边陲小镇正阳,在正阳镇中心小学启动“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送教下乡活动。</p><p class="ql-block"> 活动中共听评课28节次,同课异构8节,微讲座2个,对该校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全面诊断,对新任教师在暑期培训的基础上进行了跟踪指导。</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正阳镇2所小学新入职教师较多。为一线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有效改善了教师队伍结构。青年教师精力充沛,朝气蓬勃,他们立足本职岗位,拼搏进取,奉献青春,为山区教育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实践出真知。受教学经验的影响,青年教师在教材的科学处理,教法的灵活选择,教学技术的实践运用、教育资源的开发整合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从2022年秋季学期起,《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开始执行,课堂教学改革将面临诸多新课题、新挑战。 </p><p class="ql-block"> 结合本次数学组听课情况,给青年老师们提出几条建议,与老师们共勉。</p><p class="ql-block"> <b>1.“规矩”意识要树牢。</b>无规矩不成方圆。课堂教学的“规矩”,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课前准备的规矩:要让学生在课前要提前将课本、练习本、文具袋、学具整齐摆放在指定位置,老师课前一分钟进教室检查学生学具摆放情况。课中学习的规矩:坐姿端正,站姿标准,发言举右手,声音响亮表达要清晰完整,交流讨论要轻声,学具轻拿轻放,专心听课,不随便说话,不做小动作,能够安静倾听老师讲课和同学发言,能够有礼貌的回答、提问、评价、补充同学的发言等,诸如此类的行为规范都应在每节课中反复训练和强化。行为的规范,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成为行为自觉。</p><p class="ql-block"> <b>2.课堂组织要加强。</b>组织课堂教学直接影响整一堂课的成败,井然有序的课堂会让我们的课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低年级课堂,由于学生自律意识差,良好学习习惯尚未养成,更应重视课堂纪律的组织与维持。教师可通创设有趣的故事、游戏情境吸引孩子,或是风趣幽默的语言感染孩子,也可以通过鼓励、表扬、激励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和认可,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的自信心,让孩子们主动地、愉快地参与学习活动之中。</p><p class="ql-block"> <b>3.教材研读要深入。</b>听课中我们发现部分老师对对教材的理解不透、挖掘不深,对教材的编排意图、例题的地位作用、各个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及不同学段的要求领会不精准,导致课堂教学停留在表面,难以触及知识本质。准确的解读教材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正确理解教材就是要抓住教材的本质,掌握教材的知识点、关键点、重难点、生长点、延伸点,知道教材的地位、作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具体来说,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能过度依赖网络资料,依样画葫芦,而是先要认真仔细研读教材的一字一句,包括每幅插图、每道习题的编排意图、意义和作用,要能读懂教材的留白,当自己有了对教材初步认识和理解后,再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把握课标精神,看看课标中对教学内容的学段要求及这一领域内容在学段中应达到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再来参考“教参”的单元目标和对教材编写的意图的解读,以此来搭起教师与教材编写者的桥梁,便于我们能够把握教学的方向、指导教师思考教学。其次还应该看看本节教学内容在整个单元、整册乃至整套教材所处的位置及这一领域各部分的知识是按怎样的方式编排的,弄清各个阶段的要求是什么,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弄清了教材内容的编排意图、地位及作用后,我们要再次回到教材,根据地域差异和学生认知起点,对教材提供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重组、加工,要有灵活、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能力,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与发展。</p><p class="ql-block"> <b>4.学习方式要灵活。</b>新课程标准倡导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已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显著标志。但从本次听课看,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不明显,课堂上老师的引导过多、过细,不敢放手,从而抑制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和思维能力的发展。那么,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呢?个人认为,首先得转变观念。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打破传统的你讲我听、你问我答的教学方式,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引导学利用知识的迁移,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学习新知。其次老师要有主动让位的意识。课堂上,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做到五个尽量:尽量让学生自己观察,尽量让学生自己操作,尽量让学生自己思考,尽量让学生自己表述,尽量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而我们老师要做的则是在学生疑惑处启发、思维阻塞处点拨、学习关键处指导,使不同的人在学习上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p><p class="ql-block"> <b>5.思维发展要重视。</b>新课标倡导核心素养的落实,思维的发展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既然是体操,就一定要“操作”。老师们虽然也注重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但很多老师过分的关注“做”,忽略了我们数学课堂教学中“做”的目的、“做”的意义,有操作无思考,出现了“脑体倒挂”的现象,操作活动流于形式,成为我们公开课的点缀,使得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比如,计算教学中,老师让学生操作了学具,但没有将算理和算法结合起来,使得算理算法两张皮,失去了操作的价值。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首先自己要能够明确活动的目的、意义,要让学生能够通过操作活动理解、感悟知识的本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起学生的操做欲望和深层思考,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真正达到“做中思、思中悟”。</p><p class="ql-block"> <b>6.语言表达要强化。</b>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表达是一个人思维的具体体现。数学学习中,良好的表达是建立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的。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小技巧,让学生的表达更有条理。如说之前,我们可以先说一句“请大家看这里”“请大家听我说”,让全班同学能够迅速进入倾听状态。说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教学生通过“一二三”“首先、其次”等语言清晰有层次的表达,也可以借助手势帮助自己准确的传达自己的想法。在别人说完后,我再说时,应该先肯定别人表达中好的地方,再提出你的意见和建议,这样会让被人更乐于接受。</p><p class="ql-block"><b> 7.评价激励要关注。</b>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教学中我们应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的给予肯定和表扬,如“这节课你发言了好几次,看得出来你是个善于思考的孩子”、“你清晰的表达让我们听的很明白,谁能像他这样说一说”“你是一个善于倾听的孩子!会听的孩子才是会学习的孩子”等等,这样的评价语言就会增强孩子们学习的自信心,从而以更饱满的热情参与学习。当然,我们的评价方式可以多样化,不仅仅有语言的评价,也可以通过眼神、肢体动作,或是各种激励方式。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有时候还需要必要的物质奖励。比如,小红花、智慧星、小贴画、表扬信等等,孩子对这些小奖品非常在意,有时甚至胜过说教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 <b>同课异构+微讲座</b></p> <p class="ql-block">  青春力量,青春涌动,青春创造,是推动事业发展进步的磅礴力量,我们期待青年教师在教育这片热土上越走越远,越飞越高。</p>

学生

教材

学习

课堂教学

教学

老师

我们

教师

课堂

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