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的老家坐落在淄河上游西岸,依山傍水。现属博山镇邀兔村,原名邀兔崖。家,紧依淄河岸边,河水伴随着我从小长大,故而对小河情有所钟。</p> <p class="ql-block">我家门前的那条小河,虽然没有大海的波澜壮阔,没有大江的气势磅礴,只有岁月激起的浪花朵朵。还有那水的明净,水的清澈,鱼虾遨游,蛙声不断。花甲的我,至今留恋着老家的那条河。无论白天黑夜,时而脑际水花翻腾,时而梦乡鱼虾再现。</p><p class="ql-block"> 我家门前的小河,属季节性河流,冬春两季河水甚小,犹如山涧小溪,缓缓流淌。可惜在春夏之交,约近四个月的时间里为枯水期,河水時常断流,失去了它往日的风采。</p><p class="ql-block"> 但是,每当夏季来临,雨水逐步增多,河中水也随之增大。尤其汛期,阴雨连连,加之暴雨出现,河水瞬间暴涨,波浪滚滚,汹涌澎湃,水拍两岸,一泄千里。虽不能与黄河壶口瀑布比试,但那气势同样雄伟壮观。看河水的村中男女老少络绎不绝,黑压压的一片站满岸边。但好景不长,上游水源地雨过天晴,两三天内,河水便急速下降,那气势也随之消失。多亏石马水库泄洪,又增添了水量,使清澈见底的淄河,能保留半年以上不会干涸。</p> <p class="ql-block">我村摄影家丁慎祯先生,用镜头录制了两次河水的浩瀚,也录制了平日河水的清澈和水中月明的情景,发表的美篇,让读者自然理趣,回味无穷,难以忘怀。爱家乡,更爱家乡的那条河。</p> <p class="ql-block">今年,回老家的次数比往年要一多。一是怀旧想念同龄爷们,与同龄乡邻叙叙旧,感觉挺好。毕竟接近80的人了,怀旧思念与日俱增,这也是人到晚年的同感吧。看到街巷亲,看到房居亲,看到父老乡亲和同龄长大的兄弟爷们更是亲……。二是眷恋家乡门前的那条小河。与河结缘,与河情深,小河在我生命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是小河的水养育了世代村民,没有河水养育,哪有今日的人丁兴旺,哪有美丽富饶生机勃勃的家乡。于是,淄河称之为母亲河,这一尊称,是全村人的共同心愿。</p> <p class="ql-block">河 中 童 趣</p><p class="ql-block"> 我爱小河里的水, 也爱小河里的沙子。如今,时而追忆起儿时的河中趣事,总觉得好像在昨天,但是,脑海里却记忆犹新,历历在目。</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的水中童趣花样很多,捉旱鱼,堵水湾,打水仗等等,都留住了记忆。</p> <p class="ql-block">打水仗 小伙伴在水中嬉戏玩耍,男孩最有风趣地是打水仗。扒光衣服赤身上阵,趴在水中只露出头部,瞄准攻击目标,右手掌张开,紧贴水面,手指略微翘起,手掌贴水面用力往前推水,溅起散状如雨的水花,飞溅到对方脸上或者身上。一次接一次,次次加快,溅起的水花打的对方眼睛难以睁开。对方迅速用手往脸上一抹,抹掉水珠后,看准目标再以最快的速度予以回击。就这样,双方互不相让,直到对方无力应对,败逃了事。还有的两手左右开弓,推出的水花直至把伙伴打得挣不开双眼哭鼻子才算了结。</p> <p class="ql-block">在打水仗中,有的稍大点的伙伴,以大欺小,有的以强欺弱,这些现象虽有些不公道,但都是玩耍,谁也不那么较真。</p><p class="ql-block"> 打水仗,也有它的门道。门道是:右手掌紧贴水面,手指翘起的高度与水花有关。高,手掌推起的水花打脸部;稍矮,推起的水花打上身。有的争强好胜,为了把对方打哭,两手左右轮换,或者两手同时出击,推出的水花四溅,直到对方无力应付 " 投降 " 为止。否则,不肯罢休。</p> <p class="ql-block">扎猛子 在水中,头朝下,脚朝上,瞬间钻入水中不见人。顷刻间,则又从稍远处的另一个方向钻出水面,只见摇头抖落水珠,口里直喊我赢了!这就是男孩爱玩的扎猛子。还有多个同龄伙伴开展扎猛子比赛,那更有趣。他们比试谁的速度快而潜水远,还要身子不露出水面等条件。三比两胜见高低,个个摩拳擦掌,好不示弱,以决胜负。</p> <p class="ql-block">组织者选好水深适宜的地方,参赛者依次排开为一横行,手捏紧双鼻孔,生怕往鼻孔灌水,等待着口令下达。当听到 " 开始 "一声口令,个个头朝下,脚朝天,嘴紧闭,憋住气,屏住呼吸潜水底。谁游的最远,那就是胜者。几次较量,累得都是气喘吁吁,疲惫不堪。</p> <p class="ql-block">仰水面 也称飘水面。一般指游泳技术高超者的头、背四肢紧贴水上,借水的浮力仰面朝上,这也是儿时水中游玩的一种形式。贴水仰面而上,一旦有微微落沉倾向,两手掌在水中稍一扒水,便又浮起,人们打趣地称谓叫做仰鳖晒蛋(方言为dai)。此言比喻形象,让人好笑却又趣味十足。</p> <p class="ql-block">学蛙泳 蛙泳,两手扒,双脚蹬,如同青蛙水中行。童年时代,与伙伴们先到浅水中学蛙泳,当练到能游出一段距离后,再与大人到齐腰深的深水区域练习。我的指导老师是一位近邻长者爷爷。那时爷爷属不惑之年,周六周日中午饭后,到河上游名叫石炕的地方游泳洗澡。这个地方有很大的若干老山板大块石,挡住水的去路,有两大块石顶面光滑,如农家睡觉的泥坑,所以取名石炕。水撞击石炕,折返向右形成一个约20平方的璇涡,但水面平缓,深度约一米左右,适合游泳初学者。多人在游中学,在学中游,我随时得到爷爷的指点,从手掌扒水的姿势到脚蹬水的用力配合等等要领掌握后,再仿照爷爷样子多加练习。能单独在深水中游泳。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了一个多月的不定时练习,游泳动作更为闲熟快捷。</p><p class="ql-block"> 堵水湾 在刚要露出沙子的浅水地方,伙伴们都爱玩堵水湾。把裤子挽至膝盖处,下蹲,两只小手侧起,将沙子堆积成沙垄,或圆形,或方形,或长方形,把水堵在里面,然后留一小口,让水自然流进去,越流越多,直到把沙垄冲跨外溢才算完事,这叫堵水湾。堵水湾,主要寻找一种乐趣。每当水冲开一缺口泄出,慌忙再把缺口堵死,不让水外流。动作快者堵得住,慢者,沙垄被水越冲越多,无法抢救,只好眼睁睁看着被水冲跨,霎时间,喜悦的脸蛋一下子变得神情沮丧,心绪惆怅。</p> <p class="ql-block">还有,蹲在浅水中,很容易屁股着水面湿裤裆。时间一长,裤子也从膝盖往下溜,不知不觉也很容易被水浸湿。湿了的伙伴,恐怕回家挨父母的数落,便跑到岸边,脱下凉晒,等到七八分干时,穿好才敢回家吃饭。</p> <p class="ql-block">儿时丶的许多水中乐趣真是好笑又好玩。留住那记忆,记住那乡愁,总结成文,以抒发存积多年在心底的乡愁。</p> <p class="ql-block">河 中 童 趣</p><p class="ql-block"> 我爱小河里的水, 也爱小河里的沙子。如今,时而追忆起儿时的河中趣事,总觉得好像在昨天,但是,脑海里却记忆犹新,历历在目。</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的水中童趣花样很多,捉旱鱼,堵水湾,打水仗等等,都留住了记忆。</p> <p class="ql-block">打水仗 小伙伴在水中嬉戏玩耍,男孩最有风趣地是打水仗。扒光衣服赤身上阵,趴在水中只露出头部,瞄准攻击目标,右手掌张开,紧贴水面,手指略微翘起,手掌贴水面用力往前推水,溅起散状如雨的水花,飞溅到对方脸上或者身上。一次接一次,次次加快,溅起的水花打的对方眼睛难以睁开。对方迅速用手往脸上一抹,抹掉水珠后,看准目标再以最快的速度予以回击。就这样,双方互不相让,直到对方无力应对,败逃了事。还有的两手左右开弓,推出的水花直至把伙伴打得挣不开双眼哭鼻子才算了结。</p><p class="ql-block"> 在打水仗中,有的稍大点的伙伴,以大欺小,有的以强欺弱,这些现象虽有些不公道,但都是玩耍,谁也不那么较真。</p> <p class="ql-block">打水仗,也有它的门道。门道是:右手掌紧贴水面,手指翘起的高度与水花有关。高,手掌推起的水花打脸部;稍矮,推起的水花打上身。有的争强好胜,为了把对方打哭,两手左右轮换,或者两手同时出击,推出的水花四溅,直到对方无力应付 " 投降 " 为止。否则,不肯罢休。</p><p class="ql-block"> 扎猛子 在水中,头朝下,脚朝上,瞬间钻入水中不见人。顷刻间,则又从稍远处的另一个方向钻出水面,只见摇头抖落水珠,口里直喊我赢了!这就是男孩爱玩的扎猛子。还有多个同龄伙伴开展扎猛子比赛,那更有趣。他们比试谁的速度快而潜水远,还要身子不露出水面等条件。三比两胜见高低,个个摩拳擦掌,好不示弱,以决胜负</p> <p class="ql-block">组织者选好水深适宜的地方,参赛者依次排开为一横行,手捏紧双鼻孔,生怕往鼻孔灌水,等待着口令下达。当听到 " 开始 "一声口令,个个头朝下,脚朝天,嘴紧闭,憋住气,屏住呼吸潜水底。谁游的最远,那就是胜者。几次较量,累得都是气喘吁吁,疲惫不堪。</p><p class="ql-block"> 沙 滩 童 趣</p><p class="ql-block"> 小時候,河床里的沙子白白的,厚厚的,软绵绵的。脚踩上去,一步一个脚印,深浅不一。沙厚的地方,脚踩下去,须用大力气将脚拔起。当又往前迈时,脚印瞬间被细沙埋没。这情景,被眼前软绵雪白的沙滩陶醉,自然地就地翻上几个跟头,打上几个翻滚,也总觉乐哈哈,美滋滋,别有一番情趣,该多好啊。</p><p class="ql-block"> 有些年份,每到春初季节,河水开始逐渐断流。裸露出一片厚厚的白雪般的沙滩。在沙滩上,那些童年趣事,现在回忆起来,好笑连连,乐趣多多。</p><p class="ql-block"> 垒燕窝 燕子窝,是燕子在农家房门上方的屋檐下衔泥垒砌而成。但在童年生活中,燕子窝也可在沙滩上做成。先选一沙子稍厚的地方,略有高低状。左手握紧拳头,右手将湿状的沙粒堆积到左手拳头上,层层加沙,层层压实,约摸有五公分厚度为宜,因潮湿,沙子之间粘连性稍强,此刻间,缓慢地、小心翼翼地将拳头逐步外移抽出,一个拳头大的燕子窝形成了,才叫做大功告成。在做窝期间,一边添沙一边口中振振有词,唱着说 : " 燕子燕子你转转,做个小窝你看看。燕子燕子别着急,这个小窝就给你 " 。记得有人说,你不唱,燕子窝就会塌陷,做不成。此言虽无道理,但在儿时个个都信以为真。多个伙伴做燕子窝时,一边做,一边唱。但是,大多数急于求成,成功率很低,只有心细谨慎方可成功。</p><p class="ql-block"> 诓人坑 指在沙滩里挖一长约60厘米,宽约30厘米的沙坑,上面用玉米秸或者高梁秸依次排好,然后在上面垫沙伪装好后,装模作样,佯装没设圈套,引导伙伴从上面走,小伙伴们信以为真,脚刚一落地," 噗嗤 " 一声,双脚踩破秸杆落入坑内,逗引的伙伴哈哈大笑前俯后仰。伙伴们互相制作诓人坑,有的小,有的大,有长方形的,还有圆形的,形状不一,都是为了寻找乐趣,开展的一种活动,可以锻练脑际,提高思维,对大脑开发有利无弊。</p> <p class="ql-block">沙里跳 又叫蛙跳,蚂蚱跳。在软绵绵的沙滩上,两腿分开半蹲,两手甩开,排成横行,双脚向前跳。一人指挥喊口令开始,纷纷向前跳跃,在规定的五分钟以上时间里,谁跳得最远,便是胜利者,多以名次区分表彰,目的是练腿部力量。体育课上,老师也常组织这种活动,效果很好,同学都乐意做。</p> <p class="ql-block">软绵雪白的沙滩,自然成为天然体育场。体育课上,老师带领同学们在沙滩上跑、跳高、跳远、投掷铅球手榴弹,做各种活动,人人都说这种沙滩操场真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