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是孩子的博弈武器

银川市爱+康复中心

<p class="ql-block">  不管在家里,还是幼儿园,医院,更甚者在大街上随处都可看到或者听到孩子的哭。因为饿了而大哭;想要某种玩具而大哭;生病难受了大哭;不想去幼儿园大哭;不想吃饭、不想吃药而大哭;不想睡觉而哭,没睡醒也哭;和小伙伴因为抢夺玩具而大哭……哭是在孩子身上常看到的一种现象,也是很多家长最头疼的问题。身为特教老师的我更是见证了很多孩子的哭,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哭”</p> <p class="ql-block">  其实哭泣是内心情绪的表达,爸爸妈妈要学会寻着孩子的哭声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内心所需,据我八个年头的特教生涯以及作为两孩妈的观察和翻阅书籍了解孩子哭泣可大体分为以下情况:</p> 用哭泣来要挟得到 <p class="ql-block">  在特教课上,有无数次孩子刚进入教室就因没有拿到老师手里或者教室里喜欢的物品,而坐在地上哇哇大哭,或者抓着家人的手撒泼打滚。有的家长会采取强硬态度制止哭闹,有的冷处理视而不见,有的则会用其他物体替换百般呵护不要其哭闹。</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家长的心中要有一杆秤,对孩子的要求和哭泣进行衡量,不要为了避免哭全程无限量满足,也不要粗暴制止更不要置之不理。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孩子为什么想要这个东西,再其次就是根据情况对于有益的需求尽量满足,反之要坚定的拒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总之,父母家人始终要站在一条线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要让孩子养成眼泪来要挟得到的毛病。否则,你的关爱就是溺爱,反而影响孩子的身心成长。</span></p> 用哭泣来表达抗议 <p class="ql-block">  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很多孩子因为不愿意配合老师而哭泣,他们的不配合有可能是训练内容不喜欢、太累,让自己有不舒适感,更甚至仅仅是因为对自己有了要求,使其不自由。那种撕心裂肺的哭,让人既无助又很无奈。有的孩子眼神时刻提溜你的一举一动,哭声也是根据你的行动而定,你让他自由的躺着,坐着没任何问题,只要安坐在凳子就会有大哭大闹的行为。</p><p class="ql-block"> 不管是我们的特殊儿童还是正常儿童来说,良好的秩序感,有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引导孩子安坐,学会等待,眼神注视,指令听从,简单需求表达以及动手操作都是从小培养,时刻在生活中融入,并不是长大了,进入课堂等等。这样孩子也不会随着年龄增长对于这些小小的要求而以哭来抗议。</p><p class="ql-block"> </p> 用哭泣来逃避惩罚 <p class="ql-block">  有时候,孩子不小心弄坏东西第一时间就是哭,他们在你还没发火已经眼泪汪汪,无辜且无助的眼神表情让你很容易心软。所以就此可能会自己来收拾残局对此不发表言论,当然也有的家长会火冒三丈,怒骂,有时控制不住暴脾气上手暴揍一顿,也会不了了之。</p><p class="ql-block"> 孩子因为小,生理机能和心理发育都不成熟,或者动手能力有限,难免会犯错误,比如摔碎盘子,弄坏物品,甚至说错话,干坏事。在发现之后,会有大哭的现象,这并不代表孩子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他们有可能因为你一时心软而变得好赖不分,习以为常。</p><p class="ql-block"> 对于这种情况家长先不要发火,也不要追究所犯错误的轻重,而是让孩子认清自己的错误,在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帮助孩子学会辨明是非,增强判断力,让孩子今后少犯,不犯同类错误。</p> <p class="ql-block">最后,我们要本着尊重与爱的原则,设身处地的去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也不要因为过于溺爱让孩子尝到哭泣的甜头;为了孩子的心智和心理均能健康成长,也要教会孩子正确区分、判断各种情绪,以恰当的方式表达、释放自己的情绪。</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谢谢大家阅览,我们一起学习,一起关注孩子成长。❤️</p><p class="ql-block">文字整理:阿翟老师</p><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内容编辑不易,请勿直接套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