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9月14号下午,毓秀路小学教育集团数学学科集中教研活动在四楼多功能厅如期举行,本次交流的主题是《“双减”背景下基于单元整体的作业设计》。</p> <p class="ql-block"> 我校数学教研员张丽亚老师说到自双减以来,作业设计就特别受到重视,如何设计体现核心素养导向的作业即是双减的关键所在,也是新课标颁布后的难点所在。</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的分享人是河南省名师胡晓瑞老师、我校一年级数学教研组长。</p><p class="ql-block"> 胡老师提到:单元是作为教材编写的最小整体,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理念来进行作业的设计,是在作业方面减负提质的最优方案。如何基于单元整体进行系统化的作业设计呢?在“双减”背景下,她们教研组结合本单元的知识特点,紧扣教材内容,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设计了多样化的针对性强的实践性作业。并梳理为以下几种类型,生活描述型、概念表征型、问题分析型、反思评价型、单元综合型。</p> <p class="ql-block"> 第一类:生活描述型探究性作业也就是让孩子在不同的知识领域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多样联系的作业。比如在学习《时、分、秒》这一单元时,可以设计读秒游戏,让学生体会时刻与经过时间的差异,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在学习《面积》这一单元时,让学生测量“面”的大小,通过测量和计算理解面积的测量本质。在学习确定位置这一单元时,通过绘制学校、小区、自己家的方位图,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p> <p class="ql-block"> 第二类:概念表征型作业。为促进孩子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概念,让他们结合自身经验以图像、语言去表征概念,去表达自己对概念的理解,将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就是概念表征型探究性作业。</p><p class="ql-block"> 比如在学习七巧板时,可以设计七巧板拼图作业,例如可以拼出数款猫、几款狗、一间屋,也可以说出一个美妙动人的故事。再比如学习圆的认识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画出美轮美奂的圆。</p> 第三类:问题分析型作业,主要是针对应用题的解答,即让学生运用所学去分析、解决某一类数学问题,从而巩固新知、发散思维的一种数学作业。它具有自主性、分析性的特点,注重呈现分析的过程。<br> 比如在学习圆的周长时,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究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并录制成小视频。<br> 在学习圆的面积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等方式把圆近似地转化为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等直边图形,从而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 <p class="ql-block"> 第四类:反思评价型作业。在孩子学习过程中,他们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这就需要经历回顾梳理、搜罗错题、分析评价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比如学习《扇形》这一单元时,可以设计问题卡这项作业,以问题卡的形式让学生对自己心中的问题进行梳理,并在班里进行交流,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和互学互助的意识。</p><p class="ql-block"> 在学习圆这一单元解决问题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利用圆的知识引发思考、联系课本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书写小论文,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的更加紧密了,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p> 第五类:单元综合型作业。就是在学习某单元或者某一块知识前,让孩子去预习解读,或者在学习之后让孩子去进行整理等综合型作业。<br> 比如在学习完某一单元之后可以让学生以知识树或者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单元梳理,除了达到复习巩固的效果,还可以在班级交流,择优展示介绍。<br> 胡老师结合具体案例给大家分享了怎样具体设计特色作业。她也提出了自己的疑惑,“数学连环画”是否只能按课标要求定位于综合与实践领域?是否只能按课标要求定位于第一学段? 各年级老师听完胡老师分享后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发表了自己的感受。 一年级组蔡水兵老师谈到自己之前也布置了这种特色作业,但是不够有系统性。今天听了胡老师的分享之后对特色作业的分类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他认识到原来这些作业跟现在的新课程标准是十分吻合的,对于课程总目标中的激发学生的兴趣,欣赏数学的美,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我反思,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都是有价值的。 <p class="ql-block"> 南海街的老师在线上分享自己的感受,她谈到通过此次分享让她看到了数学学习的趣味性,而不只是算。数学学习应从学生应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胡老师呈现了数学作业设计的五大类型,让她感受到了作业的趣味性,生活化,也感到了探索的快乐。</p> 二年级组管明星老师谈到上一届的一年级是落实双减政策的第一届学生,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又能保证教学质量。她们数学组的集体教研对作业设计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为孩子们设计了玩数学,画数学,说数学等特色作业,并和大家分享了一些她们教研组的具体做法。 文兴校区的常丹丹老师听完胡老师的讲座之后表示此次培训很实用,让她对以后的作业设计有了一定的方向,也给了她很多的启发,原来数学作业可以这么有趣,这么有用。她谈到了印象最深的错题集,并结合自身谈了谈关于错题集她的具体做法。 三年级组的田苗苗老师听完培训后也发表了自己的感受,通过此次培训让她对作业设计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感受到作业设计不仅仅是我们常常会做的思维导图,或者知识树的设置,还有很多非常有趣的形式,就比如说拼图啊,探究类,问题卡,小论文等等,开拓了我们关于作业设计思路。学生在这类有意思,有兴趣的作业完成当中,能够感受到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也渗透了数学学科的阅读价值。 最后尚东校区的老师代表介绍了他们校区做的一个基于国家双减政策下作业设计的一个教学研究的情况,她先介绍了尚东校区孩子和家长的现状,学校留守儿童居多,父母受教育的程度不高,然后很多学生的作业会存在无人检查的情况,尚东校区的老师也分析了自己布置存在的问题,比如会存在好学生吃不饱,差生学不会的一个状态,作业形式缺乏创新等等。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尚东校区的一个数学教研组,重新反思了布置作业的目的并精心的进行了日常作业的设计。 在双减背景下,学校既要减负,更要提质,必须向课堂教学要质量、要效率。教师作为课堂这一主阵地的主导者,其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直接关乎能否真正发展学生素质。而教师人才观、教育观的转变体现在作业布置得规范、学科课程的设计、课堂形态的变化等方面。教师要把作业设计作为教研重点,在学生作业布置上做到科学有效,体现个性化。适当降低难度,严格按照作业总量来控制时间,做到量少有效,精而有趣,真正做到控量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