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达三幼儿园组织观看“家校共育,立德树人——2021年家庭教育公开课”第七期,来自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原党委书记,教授陆士桢;首都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学院副教授李文道共同为家长朋友们带来主题为“家庭中青少年价值观的养成教育”的课程。</p> <p class="ql-block">家庭是为一个孩子打下正确价值观方向的摇篮和最重要的基地,所以家庭对一个人未来成长路上的价值追求、他一生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奠基意义。</p><p class="ql-block">在价值观养成中,家长要根据孩子所处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来开展正确地引导。例如对处于幼儿或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孩子,不能强行灌输晦涩的价值理念,要将正确的价值观念具化到日常的实际行为;对处于小学高年级或中学阶段的孩子,除日常行为影响外,还应注重思想意识的培养,满足由外向内的转化。厘清从具体到抽象、从外在到内在的发展脉络,从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正确价值理念。</p><p class="ql-block">家长要把孩子接受教育引导和独立的思考、积极的实践结合起来。对于学校、社会也好,主流价值也好,都要做到虚心地倾听,认真地思考,还要积极地实践。家长的教导、孩子的积极思考、同时努力实践,三者统一起来,才能牢固地树立起正确的价值,才能够达到这个社会的客观要求:一方面是一个合格的符合社会要求的人,另一方面是要有积极独立的自我生活,这是最美好的人生。</p><p class="ql-block">一个社会有一个主流价值观很重要,父母内化的主流价值观,通过自己的言行表达出来,让孩子去看到、听到,这种潜移默化对孩子有深远影响。这样,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红色的价值观念,才能够一代一代的延续下去。</p><p class="ql-block">面对资讯时代,要教会孩子正确使用互联网,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家长要教会孩子选择,而选择必须要有底色和基础。选择不是技术层面的选择,是价值观的选择,是基本的做人、做事基准的选择。有了这些东西,才能有序、有效的选择,所以特别需要注重从父母做起,家长要特别注意培育孩子好的价值观,孩子才能学会如何面对多元的复杂的社会资讯,才能够选择正确的观点和认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