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拥有近2600年建城史的千年古都,南京的博物馆数不胜数:南京博物院、南京市博物馆、明孝陵博物馆、六朝博物馆、中国科举博物馆、百家湖博物馆、金陵竹刻艺术博物馆、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南京云锦博物馆、南京市江宁织造博物馆、南京市明城垣史博物馆、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br>在如此众多的博物馆中,有两个博物馆最著名,但也容易混淆,不要说外地人,就是南京本地人也有人要搞错,一个是南京博物院,一个是南京市博物馆。<br>南京博物院的前身,是1933年蔡元培等倡建的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地址设在紫金山南麓、中山门北侧。1950年3月9日,改名“南京博物院”,为全国综合性历史艺术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是“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和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齐名。<br>南京市博物馆(一定要加市字、不能称南京博物馆)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是南京市市立博物馆,国家重点博物馆之一。她的前身是建国初期成立的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1978年南京市博物馆正式挂牌。南京市博物馆担负着南京地区的地下遗址和古墓葬的考古发掘调查,文物的保护、藏品的征集与保管,展示南京在中国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发展轨迹,重点展示南京古都历史文化成就。 根据百度导航来到了南京市博物馆。远远看见前面一段高高的宫墙,宫墙砖雕牌坊上刻有“道贯古今”四个大字,通过安检进入宫墙里面。里面一个广场,对面宫墙的砖雕牌坊上相对应刻有“德配天地”四个大字。 “道贯古今、德配天地”是国内孔庙、文庙常见的题词,这是两句赞美至圣先师孔夫子的话。往左一瞧,有棂星门,拾级而上过了棂星门,迎面而来的是孔子行教像,后面是大成门。<br>这是标准的文庙哎,怎么会是博物馆呢?我有点疑惑,问一位工作人员:“南京市博物馆在哪里?”回答,这里就是。 哦,明白了,南京市博物馆在朝天宫里,和孔庙在一起,或者说,南京孔庙就是南京市博物馆。要进去参观,必须通过大成门,买门票进去,每人25元。<br>气度非凡的大成殿,是文庙的主体建筑,大成殿四周古建筑挺多的。朝天宫,是江南地区现存建筑等级最高、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br>大成殿左前方有一块古老的大石碑,好好瞧瞧。原来朝天宫之名,系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御赐,取“朝拜上天”,“朝见天子”之意。<br>朝天宫历史可以上溯至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修筑的冶城,之后历经沧桑,或为寺院,或为道观,或为学宫。清同治年间,在原址上改建而成,从宋元明代的道教建筑变成了儒家的文庙和江宁府学。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将南京朝天宫辟为南京首都高等法院。1956年,南京朝天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辟为南京市博物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朝天宫红墙碧瓦、殿阁巍峨,景色优美,底蕴深厚。如此美丽的景区内,矗立着一座散发着传统文化韵味的博物馆,博物馆和朝天宫已经融为一体了,这该有多好啊!<br>走进大成门里面,发现游客稀少,人气不旺。可能是25元门票,成了挡住人流的最大“凶器”了吧!<br>人少好,可以安静点,清静点,慢慢看,慢慢品,静静的去穿越历史……<br>南京市博物馆有十万多件文物收藏,上溯远古,下迄民国,藏品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南京历史的见证。在馆藏文物中,南京人头骨化石、青釉羽人纹盘口壶、青瓷莲花尊、王、谢家族墓志、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镶金托云龙纹玉带、渔翁戏荷琥珀杯等一批文物蜚声中外,是各个历史时期文物精粹的典型代表。<br>我们来到“元明清瓷器展览馆”,这里汇聚了元、明、清三个时代的瓷器精品,分为“元瓷珍藏”、“明瓷集萃”、“清瓷雅韵”三个单元。<br>玉堂佳器馆展出了包括“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等精品20余件,是馆藏文物的精华所在。<br>“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是南京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中国瓷器三绝之一。 有点奇怪,为什么南京市博物馆和扬州博物馆都是把瓷器作为“镇馆之宝”呢?<br>青花瓷为元景德镇窑代表瓷器。青花着色力强,呈色稳定,纹饰永不褪脱,且风格幽靓典雅,素净秀丽。光润透亮的青花釉与素雅明净的白胎巧妙配合,互相衬托,颇具中国水墨画之特色,标志着由素瓷转为彩瓷的新时代的到来,为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br>它到底有多珍贵?据介绍,元代“青花”存世稀少,价值难以估量。像这样的青花梅瓶全世界只有三件,另两件已流传到国外,而且尺寸比这件小,釉色、纹饰也不及这件精美。<br>朝天宫挺大的,费了一番周折,才找到“龙蟠虎踞——南京城市史展”。 “龙蟠虎踞”展览,利用馆藏文物和南京地方文献资料,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分为从远古到秦汉、六朝、隋唐宋元、明清、民国五个单元,全面表现人杰地灵、文化积淀深厚的南京历史与文化,重点展示了南京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在陈列内容上突破文物展品的局限性,大量采用文献、照片、档案等历史资料;在陈列形式方面大胆尝试多种陈列语言和新技术、新材料,运用复原场景和创作画等形式重现历史。<br>周灵王元年(公元前571年),楚国在今六合区已设有棠邑,置棠邑大夫,为南京有历史记载的最早的地方建置。春秋末年,吴王夫差在今朝天宫一带筑冶城,开办冶铸铜器的手工业作坊。周元王四年,越国灭吴后,范蠡在今中华门外的长干里筑越城。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于石头城筑金陵邑,金陵之名源于此。<br>公元229年,吴大帝孙权在此建都,改秣陵为建业。此后,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均相继在此建都。<br>此后隋、唐两朝统治者将扬州治所自金陵迁至扬州(广陵),曾一度取消南京州一级的建制。五代杨吴立国,修缮金陵,以为西都。937年,徐知诰(李昪)代吴,南唐立国,定都金陵,改金陵府为江宁府,南京城市又一次得到大规模的发展。1127年,宋高宗即位,改江宁府为建康府,作为东都。1329年,元朝改建康为集庆。<br>1356年,朱元璋攻克集庆,改集庆路为应天府。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定国号为明,是为明太祖,以应天府为南京,作为首都。南京第一次作为中国统一王朝的首都,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br>1645年,清兵克南京,改南直隶为江南省,应天府为江宁府。1853年,太平军攻克江宁,改江宁为天京,以为都城,在今总统府一带修太平天国天王府。<br>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以南京为首都。1927年,北伐军克南京,不久南京国民政府成立。<br>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对南京城进行长达半年的血腥屠杀,史称“南京大屠杀”。 离开了“龙蟠虎踞——南京城市史展”,我们来到了《胜迹千年——朝天宫历史沿革展》。分为“冶城春秋”、“朝天云阁”、“人文掌故”三个单元,分别介绍朝天宫的历史沿革、现状和历史上的掌故、诗文。<br>站在王安石、苏轼图像前,浮想联翩。<br>两宋人物中,苏东坡与王安石可谓双子星座。在文坛,皆是文豪,惺惺相惜;在政坛,均是干臣,针锋相对。回望历史,此二人都曾与南京有过不解之缘。<br>王安石(1021—1086年),这位“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列宁语),虽然出生在江西,却与南京有着不解之缘。他在南京度过青春时代,三次任知府、两度守孝、两度辞相后居住,在南京先后生活了近二十个年头,逝世后又葬在南京钟山脚下。他的父母兄弟死后也葬在南京,他在南京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事迹和壮丽的诗篇。<br>苏轼(1037—1101年),世称苏东坡,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他是历史长河中的一颗巨星,熠熠生辉,其伟大人格和赤子般精神,随着时间的洗礼,越发令人瞩目。他一生颠沛流离,他三次到南京,在南京留下许多故事。 宋元丰七年(1084),被贬的苏轼终于得以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途经南京时,他去拜访了王安石。此时王安石已被罢相,蛰居南京8年。据《至正金陵新志》记载,此次再见,苏轼对王安石说的主要意思是:“大兴兵事、大兴牢狱,这是汉唐灭亡的征兆。大宋以仁厚治理天下,就是要革新弊政。而现在,朝廷在西部对西夏用兵,在东南部大兴牢狱之灾。您怎么可以不说一句话,不去制止呢?”王安石说:“大兴兵事和大兴牢狱都是吕惠卿做的,我已不在朝廷中枢,怎么好乱说?”苏轼说:“您说得对!在朝廷中枢,理当进言尽责,不在则不需进言,这是忠诚于朝廷的通行做法。但朝廷以非常的礼遇对待您,您怎么可以只以一般的忠诚对待朝廷呢?”王安石心中的英雄气蓬勃而出,大声说道:“我一定会进言!”<br>《至正金陵新志》称这一番对谈,为“文忠经行金陵事迹之最伟者也”。王、苏的南京往事,让人读来心神澎湃——无论有过怎样的误解,无论身处何种境遇,总是心怀天下,总是坦荡待人,这是王安石与苏轼的名士之风,也是绵亘千年、润泽至今的君子之道。<br>公元1084年,在南京,两个持不同政见者,两个同样孤独的天才,抛弃先前所有的摩擦和不快,心底无私,坦诚相见,于大江之上,于船舱之内,伴着清风烈日,欢快地交谈。<br>这对相差15岁的前后辈,仿佛从那一刻起,心结打开,矛盾消融,瞬间便为知己。没有了成见做绊脚石,彼此的了解才会更深入,难怪苏轼后来感慨“从公已觉十年迟”。<br>苏东坡与王安石这对双子星,在变法政见上一度是敌对的,但在做人为文方面却始终是互相欣赏的。说到底,是坚定的信念,宽广的胸怀,盖世的才华,真挚的情感,使二者相互吸引,达到了深层次的心灵融合。基于此,二人才以赤诚相助的大家情怀与相映生辉的大师文采共同构筑起了一道奇特的风景线,令无数后来者叹为观止。<br>公元1086年5月,一代大儒王安石在和苏轼分别一年多之后,带着遗憾和落寞,永远的离别了人世,真的应验了苏轼那句“从公已觉十年迟”。<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