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光,寒夜也暖——低处看《隐入尘烟》

石明洪

<p class="ql-block">看罢《隐入尘烟》,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初看部分镜头,也有刻意丑化农村农民形象之嫌,一个个穿着现代的衣服,却是面黄肌瘦,面无表情,个个愁眉苦脸。这在中国今天的任何地方基本上是不可能存在的。我贵州老家也在农村,儿时也苦难过,但是今天基本上都盖起了砖瓦房,山顶人家纷纷搬到河谷,个别无劳动能力的贫困大龄单身汉也享受低保待遇,有政府免费搭建的铁皮房取代有安全隐患的老木房,有的还帮村里扫地收集垃圾还有另外补助,日子过得还算逍遥。</p><p class="ql-block">但是随着镜头推进和剧情发展,我的思绪也深受感染,情感很快沦陷。主人翁马有铁家里排行老四,父母,大哥,二哥都去世了,他跟着日子还算可以的三哥马有铜过日子,却被嫌弃地安置在村子里闲置的低矮屋子里和一头驴相依为命。他老实本分,任劳任怨,被哥嫂呼来唤去,大侄儿要结婚,他去城里帮忙拉家具,回来晚了还被嫌弃,喝喜酒却嫌他碍眼没请他。只在最后二儿子结婚需要城里的房子时才想到让兄弟有铁的贫困帽子去蘸名额,才送点剩菜来讨好。</p><p class="ql-block">为了避开他,在哥嫂安排下,他与邻村一个小便失禁,没有生育能力,还是个瘸子的曹贵英结婚。两个人出生卑微,同病相怜,倒也抱团取暖。晚上她尿床了,他没嫌弃,她自己就着炉子烤干裤子,当她在众人面前尿裤子被嘲笑后,他便为她买了件长大衣用来遮挡。丈夫深夜未归,她掌着灯,怀里揣了玻璃瓶,热水换了一次又一次,只为给劳作回来的丈夫送上一口热水。他们的交流很少言语,更多的是体贴入微的相濡以沫的关怀,而这些细节却胜过任何甜言蜜语,在无声中演绎出了别样浪漫。那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搀扶。虽然在农忙麦收时节因为要在高高的车上堆麦子,贵行柔弱的身子却几次不成功,马有铁则几次摔下来时有过愤怒的推搡和责怪,但是夫妻生活难免有磕碰,但是更多的日子里他们互相关怀,他们彼此用麦子在首背印花,印出了彼此一辈子不会走丢的烙印。虽然最终回英还是因为头晕掉进水里淹死,终于离他而去,但是他依然记得再次在她失去知觉的手背按下麦花。虽然他们没能一起走到最后,没能实现一起进一次城,去大医院给贵英看病。而他们苦难的坚守却感动哭了天和地。</p><p class="ql-block">温暖日子没几天,他们的窝被拆了,自己流离失所之际,他没有悲伤和抱怨,反倒是可怜燕子会找不到家,小心把它的窝取走。另外带走的只有一块石头和那张别人送的双喜剪纸。贴近土地的农民对生灵总有一分发自内心的同情,舀水时,他会特意从桶里舀出小蝌蚪,还它们以自由。他们热爱土地,相信土地,与土地相依为命,坚信种下一颗种子就会收获十几倍的粮食,买来鸡蛋就孵化出小鸡,就会长大下蛋。他们种下麦子就种下了虔诚的希望,松土,除草时不小心拔起了一株麦苗,她会小心翼翼地把它重新种好,这些细节刻画了一个真正热爱土地的农民的淳朴形象。他们一手一脚,一砖一瓦,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建好了自己的房子,有了鸡舍猪窝,燕子也飞回来了。两个苦难的人靠着自己的勤奋把日子也经营出了勃勃生机,黄土遍地的房舍四周也升起温馨的诗意。</p><p class="ql-block">编剧李睿珺的视觉并不满足于此,他运用对比让富人的贪婪和丑陋来衬托我们这对苦难夫妻的善良和诚实。村子里收粮的大户张万福患了怪病,需要少有的“熊猫血型”,偏偏只有马有铁符合,有铁为了让他早日归还村民的钱答应无偿献血。其中有两个细节,富人儿子用宝马车接马有铁夫妇进城献血时在后排座位上铺了塑料纸,当贵英呕吐时还一脸嫌弃,在饭店吃饭时也特意加了塑料纸。作为感激,富人儿子送了一件大衣,给了一百多斤麦种。而这些在麦收之后,马有铁都诚信一一归还,在他看来一码归一码,有借有还。</p><p class="ql-block">照说日子一路向好,然而,贵英的病却犯了,在一天给丈夫送饭时突然头晕掉进水里死了。他从结婚照片上翻拍出妻子的遗像,除下了墙上的喜字。失去了相依为命的伴侣,他的天也塌了,从此茶饭不思,他解放了驴,放它归生,自己也悄然告别人世。最后的镜头是驴回来找主人,他借他的名义拿到城里′的房子的二侄儿从拆迁老板手里领走了一万五千块补助。</p><p class="ql-block">这就是马有铁夫妇苦难的一生。在农村,他们是最穷的一对,但是却是最干净最纯粹,最真诚,善良,诚信,知恩图报的人。他们的婚姻很短暂,却幸福而从容,没有大富大贵,却平静而温馨,他们简单而没有奢望,所以容易满足。然而,就在他们看到希望时彻底破灭了,这对在村子里面最穷,最普通,最被嫌弃的人就像尘埃,他们的离去仿佛风吹走了尘埃,就像那头驴,离开了主人,它就居无定所,命里它和主人就离不开土地。正如有机会进城的有铁所说,进了城,他的鸡,猪,驴去哪里?这就是影片留给我们在城市化背景下农村的命运的思考。进城后这些人的就业,农村的土地荒芜了,乡村萧条了,孰优孰劣,路在何方,何去何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