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中学几个同学聚会,美食佳肴之间,偶尔谈起中学背饃的情景,唏嘘不已,感慨万千,不由得回忆起在高陵中学背饃的那段难忘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 1956年9月,那年我15岁,背着一袋子母亲蒸的馍,开始到离我家十多里地的高陵中学(现在的高陵一中)上初中。</p><p class="ql-block"> 那个年代,很少有人在学校上伙,每周只有星期天是休息日,大多数同学都是星期六放学回家,第二天背上够一星期吃的馍到学校上学。每到星期天,母亲一大早就忙着给我蒸馍,还准备好了一瓷罐淹萝卜条,特地给里边放了一些辣椒,午饭过后目送着我出村到学校去。</p><p class="ql-block"> 每天上午最后一节下课铃声一响,等不及老师的脚踏出教室门,我们就发疯似的冲出教室,到宿舍提上自己的馍口袋拿着碗筷,然后向水灶奔去,在相互拥挤和吵闹声中排队。烧水师傅从大锅里舀出滚烫的开水依次倒进我们的碗里,同学们各自打开口袋往碗里泡馍。 每星期一的馍菜算是最丰富的时候了,几个要好的同学在地上围成一圈,把自己从家里带来的蒸馍、花卷、锅盔、咸菜、油泼辣子、辣椒酱菜放在中间,吃着开水泡馍,就着咸菜辣子,边吃边说,十分惬意。到了最后几天,菜吃完了,馍也不新鲜了,泡馍淡而无味,只能是充饥而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背馍最怕的是夏天和冬天。夏天背的是白馍,可放不到三天就发霉长毛了,女同学往往用刀子把发霉的斑点长毛削掉,我们男同学干脆用手抠抠就往开水里泡。到了冬天背的玉米馍又会冻成铁疙瘩,又冷又硬。当时同学中流传着一个笑话:一个同学嫌又冻又硬的包谷馍不好吃,生气的使劲把馍仍在了路上,正巧一辆卡车从这个馍上碾过,结果把地面压了一个小坑,那个包谷馍还没有变形。</p> <p class="ql-block"> 背馍最艰难的时期开始出现在1959年,那时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可怕的饥荒。高陵也一样,粮食不够吃,学生背馍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我们家开始每星期只能给我背二十多个包谷面馍,后来连包谷面馍也背不起了,母亲把从生产队分的油渣和少量的玉米面掺和在一起蒸成油渣馍,这种馍吃了拉不下,十分痛苦,可到最后连油渣馍也背不起了。</p><p class="ql-block"> 4月的一个星期六回到家,父亲对我说:“现在是实实没有办法了,我和你妈你妹这些天吃的不是野菜就是稀饭,昨天把这个月的粮全部领了,给你做了馍家里就断顿了,明天你把馍背去上学,给老师请个假,从下个星期起先不上学了,等接上新麦再说。”</p><p class="ql-block">那天晚上我翻来覆去睡不着,我知道尽管老师鼓励我们克服困难度过难关,可由于没有粮吃,有好多同学都辍学了,有的去了青海、新疆去谋生,他们中有的同学还动员我和他们一起去,我谢绝了他们的好意,因为我曾立下起码要上完高中的心愿,这时候让我弃学我是不甘心的。怎么办?想了又想,我打算到舅家姑家请他们帮助我度过难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一个星期六放学后,我拿着自己背馍的布袋从学校出发忍饥挨饿步行了30里路到马家湾梁村我舅家。一到舅家说明了来意,妗子脸上流露出了为难的神色,舅舅说:咱哥能让娃到这里背馍也是实在没有办法了,“先让你妗子给你做饭,背馍的事舅给你想办法。” 当晚,妗子把家里保存的包谷用石磨磨成包谷面,舅又向别人借了些麦面,第二天妗子开始和面蒸馍。馍蒸好了,揭开笼屉,一股气雾升腾,扑鼻而来的是一种沁人心脾的清香。谁都舍不得吃一口馍,除了给年幼的表弟妹留了几个馍外,40来个馍全都装进我的馍布袋。</p><p class="ql-block">我背着沉甸甸的馍,怀着沉甸甸的心情,告别了舅和妗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40多个馍让我吃了两个星期。说实话,舅家给我蒸的馍是上乘的麦面和玉米面混合蒸制的,绝对的好吃,按平时不够我一星期吃,可那是特殊时期,为了度过困难,我要求自己每天只吃三个馍,常常是每天只吃一顿饭,没有菜,没有一丝儿油水,对于一个正在长身体的17岁的小伙子,每天靠三个馍生活,现在的年轻人是绝对想象不来的。</p><p class="ql-block"> 这样坚持了两个星期,我又一个人走了30里路到泾阳县田村我姑家,姑母见我饿得又瘦又黄,心疼的哭了起来。听了我的来意后,让表哥表嫂想尽办法给我烙了四个大锅盔,这其中的艰难可想而知。这四个救命的锅盔又让我坚持了两个星期没有辍学。</p><p class="ql-block"> 等我再次回到家时,已经是5月中旬,母亲告诉我,在我没回家的一个月里,她和爸爸梅妹忍饥挨饿,靠着吃糠咽菜、省吃俭用给我攒了些粮,加上5月份的口粮,接上夏粮没有问题了。我不会辍学了。</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最艰难的日子总算熬过去了。每当回忆起这段难忘的生活经历,我由衷地感激父母,感谢舅家姑家姨家对我的深情厚谊。能熬过这段苦日子,以后的苦就都不算什么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59年我初中毕业考上了高中,继续在高陵中学背馍上学。三年后,我高中毕业考上了大学,从此才告别了背馍上学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 在物质极大丰富交通十分便利的今天,谁也不会远离十几里路背馍上学了。可那样的经历对于我和我的同学来说却是难忘的,每每回忆起在高陵中学背馍上学的岁月,心情就会特别的激动,那不仅仅是一段难忘的岁月,更是一个时代的印记,一种精神的寄托。六年时光的背馍生活是艰苦的,也是快乐的,真诚的。一生中,每遇到不顺的事情,欲念得不到满足,难关度不过去,慵懒不前或者失意烦恼的时候,想起中学背馍的日子,心情就会一下子平静下来:难道我们面前还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难道我们的生活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