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课标,明确新方向——西夏区初中地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主题研修活动

马风琴

<p class="ql-block">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落地实施,尽快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转变育人方式,切实提高育人质量,<span style="font-size:18px;">2022年9月15日上午,西</span>夏区教师发展中心在银川市中关村中学开展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主题研修活动。西夏区各初中校全体七八年级地理教师参加了本次主题研修活动。</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在银川市中关村中学贾淑梅老师的致辞中拉开帷幕。贾老师首先介绍了加入西夏区地理教师团队的新成员,接着确定了西夏区各中学七八年级地理教师对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标研修具体任务和时间安排,确定了课标学习、作业设计,课例研修三大任务,暂定每月进行两次研修活动。</p> <p class="ql-block">  接着是华西中学王兴兰老师进行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2022年版)学习分享。王老师主要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史、《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和意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主要思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过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主要变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八大亮点解读、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文本框架以及义务教育地理新旧课标对比八个方面进行了分享。其中在义务教育地理新旧课标对比方面,王兴兰老师从前言、课程的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附录等方面对比2011年版与2022年新旧课标变化。</p> <p class="ql-block">  在课程目标方面,新增了核心素养内涵。地理课程要培育的核心素养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人地协调观是地理课程蕴含的最为核心的价值观,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能力是学生建立人地协调观所需要的重要思维方式和能力,地理实践力则是学生秉持人地协调观,运用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方法,在分析和解决地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时所具备的行动力和意志品质。</p> <p class="ql-block">  在课程内容对比方面,新增了跨学科主题学习。其中,“地理实践”以多种方式贯穿全部课程内容(见附录1);本课程规划不少于地理课程总课时10%的课时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见附录2),进一步突出地理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p> <p class="ql-block">  王老师分享结束后,在座的各位老师积极展开交流,谈自己对课标的理解。银川市中关村中学李小娟老师提到了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以及新增课程内容—跨学科主题学习如何开展,与各位老师交流探讨。除此之外老师们也提到了学校校本课程建设,互相分享经验。</p> <p class="ql-block">  通过此次研修活动,我们发现地理新课程标准对初中地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努力更新观念,认真去研读地理新课程标准,用心去教学,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更多、更广泛、更容易地学习到对生活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希望通过对地理课程标准要求的落实,能够创造一个个生动、智慧、高效的地理课堂。</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风正潮平,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此次研修活动让参会教师对新课标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践行新理念,赋能新课堂是落实立德树人育人蓝图的重要环节,我们将继续学与思、教与研,不断探索、携手前行。</p> <p class="ql-block">编辑:马风琴</p><p class="ql-block">审核:贾淑梅</p>

课程标准

地理

义务教育

研修

课程

西夏区

课标

年版

课程内容

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