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爷爷和奶奶

三横一竖

民国三年,我爷爷诞生在金家坝王家场的祖宅里.少年时代,爷爷生性活泼,经常和村上小伙伴们一起玩耍.翻跟斗.豁虎跳,斗蟋蟀,捉鱼虾.在父母的关怀下,渐渐成长.不料,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一次和小伙伴们的嬉玩中,爷爷右腿膝盖受伤。后来,右腿又得了蚀骨瘤疰.由于当时医疗条件差,得不到有效医治.造成了终生残疾.这对于一个小农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为考虑爷爷今后的生活,爷爷的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千方百计,想方设法为爷爷谋出路.最后爷爷当了裁缝学徒工.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行.爷爷聪明好学,心灵手巧.三年的学徒生涯,在师傅热心的传、帮、带下,掌握了量体设计、打样裁剪、手工缝制等一系列衣服制作技术.无论是长袍马褂、旗袍西装,还是单衫夹袄、皮满棉裤,都会制作.人家拿来做衣服的一匹布,经过几天功夫,在爷爷的手中,象变魔术一样,变成了一件合身得体的衣服.爷爷态度和气,做衣服技术好,在家乡一带颇有声誉,被人称为“红帮裁缝师傅”.<br> 民国二十六年,爷爷成家,奶奶从石前戴阿港嫁入王家.爷爷奶奶生了二个女儿.婚后,爷爷在家做裁缝,给人家做衣服.有时,附近村上有儿子结婚、女儿出嫁的人家,请爷爷上门做衣服.爷爷就乘着小船,到他们家住上十天半个月,直到衣服做好才回家。平时,爷爷还负责一家人的做饭烧菜、领小孩等家务。爷爷除子有一手烧菜的本领外,还有一手抓鱼的绝活。 <br> 我的奶奶是一个勤劳肯干的农村妇女.她不识字,从未出过远门,一生辛苦,操劳家务,养肓儿女,参加田间劳动.嫁入王家后,爷爷做裁缝,有时被大户人家请去做衣服,要好长时间回家,奶奶一个人在家,一边领女儿,一边又要在租来的三亩薄田里干活.所有田间农活都是一个人干.在空余时间,养鸡喂鸭,还在田间路边开垦十边地,种植瓜果蔬菜和其他作物,千方百计增加收入,补贴家用. 在我的记忆中,奶奶既是一个精打细算、十分节约的人,又是一个积极肯干、不知疲倦的人.小时侯,我吃饭时,把米粒掉在饭桌上,奶奶看见了,就把米粒捡起来,放进自已嘴里.有时我把不喜欢吃的东西扔掉,奶奶看见了,就在我小屁股上轻轻一拍,告诉我不要浪费.70年代末,在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前,奶奶已经是70多岁的人了,还不愿在家休息,仍然坚持参加生产队集体劳动,拚命挣工分.<div> 在那个物资匮乏,缺衣少食的年代,爷爷奶奶勤劳持家,省吃俭用 一日三餐,粗茶淡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过得平淡而安稳. <br> <div> 爷爷奶奶的晚年是幸福的.他们经历了新旧二个社会.解放前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解放后过上了一天比一天好的岁月.他们晚年时,孙儿、孙女都已长大,大部分已成家.两个孙子也有了自已的孩子.逢年过节,一大家人齐聚一起,高高兴兴.充满欢乐,无比幸福.四世同堂.儿孙孝顺,曾孙绕膝,这幅欢乐景象,令人羡慕.</div><div> 王氏家族,开枝散叶,人丁兴旺.福泽延绵. <br></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