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双新” 教研赋能---授田英才学园数学组开展让“新课标”在课堂真实发生生本课堂样板展示课活动

羽懿

<p class="ql-block">  2022年4月,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16个学科课程标准正式颁布,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建设迈进了一大步。课堂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主阵地,课程实施直接关系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也是解决课程育人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任务。</p><p class="ql-block"> 为促进全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深度推进我校“大单元教学”的研究进程,落实<span style="font-size:18px;">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大单元和课时设计</span>的课堂教学改革,形成学科课堂教学范式,9月15日,我校特举行了本学期生本课堂样板课展示活动。数学学科组李云霞老师、郑希云老师和李敏老师率先垂范,给大家呈现了三节优秀的样板示范课。</p>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课是三年级数学组李云霞老师执教的《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李老师结合体适能活动创设真实情境,抛出问题为什么计算30×2时,在6的后面要加一个0呢?同学们通过摆放学具,圈画理解,展示交流,深入理解感悟“计数单位”,逐渐理解数的运算是计数单位个数的运算。在课堂上老师将“核心问题”转化成“核心任务”,通过几何直观、逻辑推理理解整十数乘一位数的算理,然后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建立算法与算理之间的联系。</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课是五年级数学组郑希云老师执教的《小数乘小数的口算》。郑老师从整数乘法的算理复习入手,从计数单位的个数的计算和新计数单位的产生两方面,迁移运用到小数乘法中,体会整数乘法与小数乘法算理的一致性。利用点子图和方格图直观感受新的计数单位的产生过程,学生在交流和表达中,深刻理解小数乘法的算法和算理。课堂最后,郑老师留下疑问:小数的口算可以这样算,小数的笔算也适用吗?学生带着思考进入下节课的学习。</p> <p class="ql-block">  第三节课是五年级数学组李敏老师执教的《小数乘小数的笔算》。接着上节课的学习,学生独立尝试计算3.6×6.7。结合上节课的小数乘小数口算的经验,明确算理,但是当不能用口算解决时,学生提出通过笔算解决。李老师指导学生在探究展示中明确小数乘小数的笔算仍然是确定新的计数单位和计算计数单位的个数。从而通过竖式打通了算理和算法之间的联系。</p> <p class="ql-block">  样板课结束后,刘永文老师和孙红宇老师对样板课分别进行了备课汇报。从教学设计背景、老师教了什么,学生学会了什么,来阐述是否做到了教了就等于学会了。</p> <p class="ql-block">  最后,课程中心刘主任和曹校长做了评价指导。阐述了本次活动的初衷,并对本次活动做出了很高的评价,为我们的数学课堂指明了方向。</p> <p class="ql-block">  心中有“标准”,脚下有路径。本次活动聚焦新课标下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评一体化课堂建构,旨在通过课标学习、实操和指导,解决教学过程中的痛点难点疑点,助力教师在新课标的学习研究中实现专业成长。通过本次活动,老师们深刻认识到育人要有新理念、教学要有新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更好地适应时代的新要求。</p><p class="ql-block"> 教育离不开教师,教师是教育的根本,“新”时代的教师应该努力做一名“新”课标下的“新”教师。</p>

小数

算理

老师

课堂

计数

数学组

新课标

口算

笔算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