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的仲春,我们专程去太仓寻访一棵古茶花,按朋友提供的资讯,我们来到位于太仓体育馆对面的一处施工工地,这里不对外开放,因有约在先,工地负责人特地等候在门口并引领我们进入其中。步入工地我们只看到一大片杂草丛生的荒地,工程项目尚未正式开工。陪同人员告诉我们,这里原为太仓市一中,因是老城改造重点项目,学校于2011年整体搬迁。根据之前做的功课得知,太仓市一中的前身是清朝太仓州考试院,也称太仓试院,始建于同治四年(1865年),次年落成。据现存太仓试院碑载,“昆山试院原为前明巡抚行台”,太仓的考生到昆山试院进行同棚考试。但后来“咸丰庚申(1860年)试院毁于寇难”,无法进行考试。另外,“清雍正朝,(太仓)州升直隶,一州领镇洋、宝山、嘉定、崇明四邑,则犹郡也,今改建于州城,于体制,宜于人情便”,故建考试院。 碑中还说:建院后“来试者崇明无越境之劳嘉宝朝而发日中而至”,将极大方便一州四县的考生。但在选址时出现了争议,各县均想将考试院建在自己的地盘之上,特别是嘉定和镇洋相持不下,最后之所以确定建在镇洋樊泾村西太仓塘南,是因为此处原是太仓一处胜景——洞庭分秀园,也是当时文人雅集之地。明代昆山状元毛澄(1460-1523)曾在此与好友庞恺、刘应祥等雅聚,并题七律一首,赞洞庭分秀园之美景:“洞庭如画许平分,中有仙翁混鹿群。花倚石栏香暗秀,人眠芳草酒初薰。且从逸事成新句,漫刮苔痕忆旧文。最爱彩衣常舞处,几回花落又生云。”此情此景后被镌刻在洞庭分秀园碑上,因佐证此处为“鲤鱼跳龙门”的风水宝地故众服,上报后迅速被时任江苏巡抚李鸿章批准。 穿过一片泥地我们来到原一中的小游园,一棵约600多年的“洞庭分秀”遗物紫藤尚在,许多百年以上树龄的古树名木散布于它的周边。 古茶花位于紫藤北面约50米处,它的四周都是荒地,旁边5米开外有一棵树龄400多年的古柏与它相伴,一高一矮两棵古树留守在那,孤影相伴无处话凄凉。 我们走近细观,它的主杆已埋入泥下,地上部分有二分叉,地径分别为约11cm和12.5cm,古树虬枝盘曲,上有大量的枯枝,不过枯枝上又萌生出了一些新枝,有点枯木逢春的感觉。 树下有一块花岗石保护铭牌,上面镌刻着“山茶花,科名:茶科,属名:茶属,树龄:100,保护等级:二级,编号:042,管护单位:市一中,太仓市园林绿化管理处”字样。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部分图片取自网络,侵权即删</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