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对亲人的思念,是灵魂深处不可磨灭的印记,在淡淡的倾诉中埋着刻骨的柔情。即使时光变迁,即使岁月流转,珍藏在心灵深处的每个美好瞬间,永远是我对亲人们的永恒怀念,是我人生孤寂时的安慰和寄托,</p><p class="ql-block"> 幼年的我没有家族概念,记得在学龄前,有一次问奶奶,她房间悬挂着的照片里那人是谁,奶奶批评我说,你爷爷你都不认识,这时我才把家人介绍过的爷爷,和这位戴着金丝边眼镜的人联系起来。</p><p class="ql-block"> 爷爷去世时,爸爸只有十五岁。关于爷爷的传说,基本是家人的口述,有时我们姐妹在街道上碰到年长的老人,他们也会提起爷爷的往事,后来在地方志上也看到有些记载,我对爷爷的印象,总体是模糊的。</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听到奶奶讲爷爷的故事,我们还有一点点胆怯,长大后,从爸爸和叔父讲起他们儿时的趣事中,我们对爷爷的印象才渐渐清晰起来。爷爷在世时,任当地商会会长,他创办的家族品牌,产品是当时的名牌货,尤其是具有独特工艺的专利产品,远销全国和南洋各地。据地方志记载,一九四六年因为市场冷落,周转资金枯竭,外贸出口及传统销路断绝,家族产业被迫停业,爷爷一九四八年去世。</p><p class="ql-block"> 家人的口述中,一九四八年爷爷亲自去上海,交付占用较多资金的外贸商品,但未收回货款,以至于资金链出现问题。近几年家人在寻找,当年爷爷在国际博览会上获得的铜牌,这种东西早些年不敢留在家中,由家族其他人保管。多年前保管人垒猪圈时当做边角料使用,已经面目全非。</p><p class="ql-block"> 爷爷在世时家境殷实,爸爸的兄弟姐妹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但由于爷爷奶奶过于严厉,所以爸爸和叔父他们遇到事,基本是求助于大姑。大姑是老师,很袒护自己的弟弟妹妹。</p><p class="ql-block"> 爸爸性格好静,学习成绩好,当年家中经常接到他考高分的喜报,亲朋好友们也就常让爷爷请客,爸爸小时候是爷爷的骄傲。叔父脑子灵活,动手能力强,凡是家中的物件,他几乎都要拆开再组装,所以家中有重要客人来访,或者有重大活动时,就会把他送到外婆家。</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家中的客人把马拴在门口,叔父好奇地骑着去上街,没想到马惊后,撞坏了照相馆的玻璃,还是大姑赔偿后叔父才回家。叔父学着用缝纫机做衣裳,做裤子时忘了分片,把裤子做成了麻袋样。</p><p class="ql-block"> 大姑出嫁时,依据当地新婚三天内,娘家送小吃的习俗,爷爷给爸爸买了皮鞋,让他代表家里去给大姑送食品,那时叔父还没上学,爸爸放学时,看到叔父在大街上,把新皮鞋的右脚穿在左脚上,左脚又穿在右脚上,爸爸笑着把他领回家。</p><p class="ql-block"> 爷爷去世后家道败落,奶奶用她柔弱的肩膀撑起了家,她每天从早到晚不停地干活,捡麦穗、拾棉花,纺线织布,任劳任怨地操持着一家人的生计。她戴着地主分子帽子,不敢声张偷偷地卖过红薯、蒸馍、自己编织的婴儿带脚毛裤。为了供爸爸和叔父上学,奶奶卖掉了家里许多东西。</p><p class="ql-block"> 奶奶不言自威,爸爸和叔父说,奶奶是位哲人。有次叔父问奶奶,为什么他每次离家时,留不留钱、留多留少,奶奶从不表态,奶奶解释说“钱多了多花,钱少了少花,都一样”。文革初期大姑去世后,大姑的三个孩子跟着奶奶生活,大表姐是大姑抱养的,但奶奶在所有的孙辈中最看重她,大表姐的嫁妆最讲究。</p><p class="ql-block"> 奶奶生活能自理地活了一百零四岁,百岁后,即使多年不见的亲戚登门,她还能准确无误地、立刻叫出对方的名字,大家对奶奶经历了人生沧桑后,依然乐观地面对生活,充满了敬意。</p><p class="ql-block"> 叔父在北京高校任教,是典型的工作狂,有时忙起来,可以一个月吃住在试验室。一九八九年叔父独立设计的南戴河音乐喷泉,是国内首个音乐喷泉,填补国内空白。一九九九年他带领研究生,主持设计的天安门金水桥音乐喷泉,向国庆五十周年献礼。叔父在世时,获得许多荣誉,也留下不少经典作品。</p><p class="ql-block"> 叔父虽离家较远但很孝顺。常年的忘我工作,他的健康敲响了警钟。当叔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他要回老家再见奶奶一面。由于身体不适,在婶的陪同下,叔父是买了几张机票、躺着回了最后一次老家。</p><p class="ql-block"> 叔父和婶下飞机后,坐上堂弟从北京开来接机的汽车,按照约定我和爱人赶往省城北关的一家酒店,婶悄悄告诉我叔父的病情,我看到被病魔折磨的叔父心如刀绞,短暂见面后,叔父一家人回老家。现在想起来真后悔,我应该请假陪叔父。</p><p class="ql-block"> 叔父非常喜欢孩子,对我们都很好。一九九一年叔父带着研究生,完成重庆的项目后,专程到我们小家住两天,给孩子带来了航空模具,买了成套的汽车模型。一九九七年国庆前,叔父让我利用国庆假期,和孩子去北京,他亲自带着我们游玩。一九八六年至一九八八年,我在北方交通大学脱产学习期间,每次离京时,基本都是叔父送我,他坚持要送到进站口,才依依不舍地离去。</p><p class="ql-block"> 叔父爱好广泛,性格开朗,他和父亲一样,音乐都是他们的第一业余爱好。只要省城的秦腔剧团去北京,他都会和老乡们相约,一起观看演出,有一次婶因听不惯高嗓音的秦腔演唱,中途退场了,他竟没有发现。一九八七年的中秋节,叔父骑着三轮摩托,到北方交通大学接上我,给我穿上婶的外套毛衣,去府右街的表哥家,看望他刚到北京的二姨。</p><p class="ql-block"> 爸爸的家族人丁兴旺,我家一九六九年插队后,整个村子基本都是家族成员,那时村里分粮食时,粮食堆上写的,还是爸爸小名。爸爸的外婆家,亲人也很多。奶奶那一辈,我对奶奶的大姐、两个哥哥没有印象,印象较深的是奶奶的二姐,以及奶奶的两个妹妹。</p><p class="ql-block"> 奶奶的二姐勤劳朴实,性格开朗,她和奶奶离得最近,经常来我们家。每次二老姨来,天不亮就起床,扫门口、扫院子,还一边扫一边唠叨,埋怨孩子们起得晚,爸爸他们只笑不做声。</p><p class="ql-block"> 奶奶的姐妹们都长寿,姐妹之间感情也很深。我的小老姨在省城。和奶奶常联系,偶尔也回老家,和姐妹们相聚。老家的另一个老姨,老姨夫去世早,只给老姨留下了一个遗腹子。爸爸说这个老姨夫、以及老姨夫的父亲,他们的书画作品不能出境。</p><p class="ql-block"> 奶奶的姐妹们,都重视孩子们的教育,只是那个老姨的孩子,出生就没见到父亲,活得有点压抑。</p><p class="ql-block"> 爸爸的表兄弟和表姊妹们,不论是从政、还是任教、或者在企业;不论是在外地、在省城、在老家,都非常地优秀,他们严于律己,勤奋好学,做人光明磊落,做事勤勤恳恳。</p><p class="ql-block"> 爸爸的表兄弟和表姊妹们,不但工作表现好,而且重亲情。二0 0八年爸爸在省城做手术时,爸爸的表弟、我的望麟叔,一大早陪我们,在医院守了将近八个小时。爸爸表哥的孩子,帮着联系医院,带着家人看望爸爸。爸爸另一个表弟的孩子,多次来医院陪爸爸,等等。</p><p class="ql-block"> 爸爸的同辈亲人中,有的已离开了我们,他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但无论何时何地,亲人们有着割舍不开的血脉亲情,良好的家风一直在传承。</p><p class="ql-block"> 亲情是多么的平凡,渗透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萦绕在我的周围。拥有了亲情,就拥有了奋斗的动力,让我们永远地快乐。</p><p class="ql-block"> 亲情是一股涓涓的细流,给心里带来甜甜的滋养,让冰冻的心灵无声溶解。亲情是无私的,是永恒的,是博大的,亲情的力量更是无限的。</p> <p class="ql-block">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妈妈和大嫂、小姑,以及爸爸表妹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五十年代妈妈、爸爸和叔父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一九九七年国庆节,我和孩子同叔父、婶、堂妹、堂弟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一九八六年叔父带我和爱人游香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