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了进一步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课堂的实效,构建扎实有效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五年级全体道德与法治教师开展了教学研讨活动。</p> <p class="ql-block"> 首先,任静老师分享了自己针对于本单元第一课的教学思路。她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图文视频的形式让同学们了解汉字的演变和发展过程,引导同学们认识更多绚烂多姿,异彩纷呈的书法作品,了解汉字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进而增强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任老师的分享深入浅出,为老师们接下来的教学提供了明确的教学思路。</p> <p class="ql-block"> 接着,马聪聪老师针对于中国的古代科技成就这一课展开了自己的教学分享。她认为这节课知识点比较零散,我们可以通过简表的方式让同学们了解中国的科学巨匠以及他们所做出的突出贡献,还可以请同学们分享自己所了解的科学巨匠的故事,加深同学们的印象,同时还可以锻炼他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p> <p class="ql-block"> 王广森老师梳理了第六课的重要知识点,他认为典故中所表现出来的传统美德以及名言警句当中的精神内涵是考察的重点,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结合学情和学生们的的实际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让学生们在活动中进行识记。</p> <p class="ql-block"> 最后,全体道德与法治老师针对于本学科课后服务的相关课程内容进行了研讨。老师们一致认为课程的设置应该立足于学生们的实际,紧扣教学内容,既可以是课堂内容的实践,又可以是相关的拓展延伸,随后大家进行了相应的分工。</p> <p class="ql-block"> 集体教研能有效凝聚集体智慧,集思广益,使教学效益最大化。“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借着新课改和成长的风帆,五年级道法教研组必然会连合一心,勤奋向上,争取在以后的工作中青云直上,更进一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