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动童行 ——贵阳市第一实验小学民族传统运动征集活动

贵阳市第一实验小学

<p class="ql-block">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可以促进“健康第一”理念的落实。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民族传统游戏教学,既能够丰富体育教学的形式,也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强化学生对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认知,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传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的运动精神。</p> <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丰富居家学习期间学生的体育锻炼活动,认真落实“双减”政策,使学生在疫情居家时能锻炼好身体,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推进传统体育项目的继承和发扬,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民族文化,增加民族自豪感。为此,贵阳市第一实验小学推出“云”动童行——疫情期间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鼓励孩子们走进民族传统运动,同时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和表达的平台,用自己的方式展现各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p> <p class="ql-block">活动对象</p><p class="ql-block">贵阳市第一实验小学全体学生</p><p class="ql-block">活动时间</p><p class="ql-block">2022年9月15日—9月20日</p><p class="ql-block">活动内容</p><p class="ql-block"> 1.本次活动面向全校学生,以“云”动童行为主体,向全校师生介绍民族传统运动项目、玩法及注意事项。</p><p class="ql-block"> 2. 在居家学习期间,孩子们可以查阅有关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知识进行了解,或向体育任课老师请教,各年级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配如下:</p><p class="ql-block"> 水平一(一、二年级):陀螺、铁环、中国短兵。</p><p class="ql-block"> 水平二(三、四年级):毽球,板鞋竞速,中国短兵。</p><p class="ql-block"> 水平三(五、六年级):摔跤,高脚竞速,中国短兵</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1)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某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起源、好处、玩法等资料,制作成手抄报或绘画作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2)用篆刻的形式刻出自己喜欢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3)选择某一个项目讲解进行视频录制拍摄,发掘体育的魅力。当然更鼓励更多创新方式的拍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我们将征集的作品从内容、表现力等方面进行评选,其中优秀同学将进行校微信推送。每一个比赛项目学校将分别评选出一、二、三等奖。</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视频具体要求:</p><p class="ql-block"> 1.在“云”动童行主题下,选择一个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对其进行讲解,做一名小小解说员,主要从起源、益处和玩法等方面展开(需视频和文字稿)。</p><p class="ql-block"> 2.对自己做自我介绍,可以分享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故事。(需个人照片、视频和文字字幕)</p><p class="ql-block"> 3.视频拍摄:横屏版——视频时长控制在2分钟之内,可自行后期剪辑制作。摄像器材不限(手机、相机皆可),鼓励用高清格式拍摄,要求影像清晰、色彩正常,避免人在画面中比例过大或过小,过于仰视或俯视,视频格式要求为mp4或mov。</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活动实施</p><p class="ql-block"> 1.作品征集截止时间:9月20日</p><p class="ql-block"> 2.发送班主任,班主任老师将优秀作品发送到级部长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项目一:陀螺</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陀螺最早出现于后魏时期的史籍,当时称为独乐。在一般的书籍或网路资料查询当中可得知,在宋朝时就有一种类似陀螺游戏的小玩艺儿,名字叫作千千,类似如今的手捻陀螺造型,它是象牙所作成,以一个直径约4寸的圆盘,中央插上一支铁针为轴心,是古代宫女为打发时间所玩的一种贵族游戏,其玩法是将一个长约3厘米的针状物体,放在象牙制的圆盘中,用手捻使其旋转,等到快停时再用衣袖拂动它,让它继续旋转,最后,比比看谁的千千转得最久,谁就是获胜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项目二:铁环</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滚铁环,旧时传统儿童游戏,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盛行于全中国。玩家手捏顶头是"U"字形的铁棍或铁丝,推一个直径66厘米左右的黑铁环向前跑。有的还在铁环上套两三个小环,滚动时更响亮。</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项目三:中国短兵</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短兵是传统武术体系的一个竞技项目,它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击剑,在我国历史上绵延了几千年之久,一直是民族传统体育的精粹。可以说它属于“国术”体系,是与“国术”相伴而生的传统武术竞技项目。1927年,张之江以及著名人士蔡元培、李烈君等人明确提出“国术”一词,经申报国民政府批准,正式成立“中央国术馆”,并在全国各省、县成立了不少的地方性国术馆,初步形成自上而下的国术馆体制。在期间,张之江与马凤图、马英图等,改革和整合旧的民间武术为“国术”,进行了一次民族传统体育的体系化建构工程,并在中央国术馆创立了以单手对抗为特点的短兵项目。它是在张之江“国术科学化”的主张之下,通过现代制度文化对传统武艺的竞技化改良。短兵也曾被称之为劈剑、击剑、剑术等,但最终被定为短兵。</p><p class="ql-block"> 短兵运动设定之初,倡导者至少有过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想借鉴日本的剑道但又要明显区别于剑道,希望更能体现中国武术特点,故最初定名叫“击剑”,以显示悠长深厚的文化渊源。其二,中国武术的短兵器以刀剑为两大项,此外还有鞭、锏等,故,短兵器械的设计和规则的制定考虑到了各种兵器特点的兼容与融合,这方面取得了明显成功,这也是这项运动以后不叫击剑而叫做“短兵”的原因。</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运动四:毽球</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毽球从中国古老的民间踢毽子游戏演变而来,民间踢毽起源于汉代,盛于六朝、隋朝,至今已有 2000 多年的历史,在贵州,深受侗族、苗族、水族同胞喜爱。毽球是一项简便易 行的健身运动,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毽球在花毽的趣味性、观赏性、健身性基础上,增加了对抗性,集羽毛球的场地、排球 的规则、足球的技术为一体,是一种隔网相争的体育项目,以其熟练、准确、细腻的技巧性, 快速多变、激烈反复的对抗性,深受广大学生、中老年群众的喜爱。在 1995 年第五届全国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毽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项目五:板鞋竞速</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板鞋运动起源于明朝嘉靖年间,至今已有 200 多年的历史。在民间,关于板鞋的传说还有一段激动人心的故事:据说,明朝嘉靖年间,广西壮族女英雄瓦氏夫人曾经以板鞋作为" 秘密武器",训练士兵之间的团结性以及协作能力。她让三名士兵同穿上一副长板鞋一起跑 步,长期如此训练,士兵的战斗素养大大提高,斗志昂扬,所向披靡,从而在战场上大败倭 寇,为壮乡人民立了大功。后来,南丹县那地州壮族人民模仿瓦氏夫人练兵方法,开展三人 板鞋竞技活动自娱自乐,相袭成俗,流传至今。</p><p class="ql-block"> 板鞋竞速是由多名运动员一起将足套在一板鞋上,在田径场上进行的比赛,以在同等的 距离内所用时间多少决定名次。比赛中三人同踏一副“木板鞋”,后面两人双手分别搭在前 面队友肩上或扶在队友腰部,在规定的距离内,先抵达终点者为胜。</p><p class="ql-block"> 2005 年,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批准将"板鞋竞速"项目列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主要还是三个人要齐心协力,身体合三为一融为一体才可能获得胜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项目六:摔跤</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摔跤是两人徒手直接接触、相互搂抱或抓握使用各种技术把对方摔倒的一项民族的体育传统运动。中国摔跤运动有悠久的历史,是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也是中国文化遗产之一, 根据有关史料和文物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已有摔跤运动。当发展至清末时,中国跤 术已达到较高水平。摔跤历史悠久、既能健身防身、又能观赏娱乐。在党的领导下,民族摔 跤运动得到了技持和重视,从第 1 到第 8 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都有摔跤竞赛项目。</p><p class="ql-block"> 民族摔跤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因时因地因习俗形成的,具有独特的内容和形式,有助 于促进各民族的身心健康,成为各民族群众喜闻乐见并积极参与的传统体育活动。摔跤在不 同时期有不同的名称:觳抵、角低、角力、相朴、武戏、争跤、掼跤、撩跤、摔跤等。早在 远古时期摔跤就用于狞猎或部落与部落之间的斗争。摔跤是适应社会生活而产生。早在原始 社会人们人就把摔跤用来狞猎和防御野兽的伤害。随着社会的发展。摔跤就例为生存和自卫 的手段又用在军事上,所以身受人们的喜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项目七:高脚竞速</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民间有一种传说,说是以滑稽著称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晏婴,一次出使邻国,邻国国人都要笑他身材矮小,他就装一双木腿,顿时高大起来,弄得那国君臣啼笑皆非。他又借题发挥,把外国君臣挖苦一顿,使得他们还狼狈。据此,踩高跷活动由此流传民间。</p><p class="ql-block">另有一种传说,是把踩高跷与同贪官污吏作斗争联系在一起。从前,有座县城叫两金城,城里和城外的人民非常友好,每年春节都联合办社火,互祝生意兴隆,五谷丰登。不料来个贪官,把这看作是一个发财的机会,就说,凡是进出城办社火,每人都要要交三钱银人人们不交,他就关城门,挂吊桥。但仍难不住聪明的人,他们就踩着高跷。翻越城墙、过护城河,继续欢度春节,乐在其中。</p> <p class="ql-block">   希望队员们都能多多参与,期待你的作品。目前只是了解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阶段,复课后需在体育老师专业指导下进行锻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贵阳市第一实验小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2年9月14日</p>

摔跤

民族

传统

短兵

体育项目

国术

体育

竞速

运动

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