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

晓明

<p class="ql-block"> 老屋</p><p class="ql-block"> 我家三间老屋是父亲退休回农村后精心准备多年盖成的。</p><p class="ql-block"> 当年,我父亲对家庭有个总体安排,我们姐弟四人有个稳定工作再盖新屋,后来,我们都在外工作,各自成了家,我父亲、母亲靠缝纫工手艺做些零活,用微薄的收入逐渐积赞购置木料、砖瓦,请匠工建造。那时正值国家改革开放,我父亲就有了超前的眼光,所以,我家的新屋建造砖混结构,西式玻璃门窗、新型刷墙涂料,盖成后比起祖传的土木结构先进了很多。我家三间新屋的建造标志着农村向小康社会迈进了一步。不久,我家从多家居住祖传老院子搬进了独家居住新院子,改善了居住环境,我们父亲母亲享受着安度晚年的喜悦,高兴的将我和二弟正在部队服役的两副“光荣军属”牌移至沿街新大门边。当时,我家是令人十分羡慕的家庭。</p><p class="ql-block"> 时光流逝,转眼40年过去了,我家的房子已成为老屋,近几年来,我们的母亲父亲相继去世,房子无人居住,虽说老屋成了闲置,但是,我们还经常回去,这是对父母亲的怀念,看到保持原样家具摆放,看到屋里父母的遗像,父亲用过的缝纫机、锁边机、尺子和剪刀,母亲曾经用过厨房和锅灶。构起了许多回忆:老屋曾经是我们家庭兴旺的标志,老屋是我的父亲母亲人生最幸福生活的见证,老屋是我的父亲母亲一生勤奋的结果,老屋也给予我们家的温暖。在外工作40多年,我最想的就是回家看看,回家的感觉最幸福,回家心情最愉快。我的父亲母亲和天下父母一样最疼爱儿女,教导我们怎样做人做事,支持我们热爱工作,关心我们成长进步,我们工作中取得哪怕一丁点成绩,第一时刻都要写信告知父亲母亲。</p><p class="ql-block"> 回家才能吃上从小时候最爱吃的农家饭,每逢节日我们兄弟三人带上妻儿回家,母亲就特别忙,总是根据我们各自的喜好,做上可口的饭菜,我们为能吃上可口饭菜而感到非常满意。</p><p class="ql-block"> 我们家有个习惯,就是接和送,每一次节假日,我母亲忙着厨房。我父亲总在村口公交车站接我们,有时需要耐心久等。后来,我们有了自己的小轿车,父亲就在自家大门外石条上坐等,这是父母亲的一片心愿,总盼儿女常回家。我们的回家带来热闹的气氛。父母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和喜悦,我们也感到家的温暖和亲切!</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离开家回城时,母亲总是张罗着给我们带些土特产,玉米糁、农家馍,我父亲、母亲总是千叮嘱万叮嘱“管好娃,按时接送”。送我们上车,车远去,才转身回家。</p><p class="ql-block"> 有父亲、母亲的地方就是家。家,游子终生想念,天涯海角,总让人牵肠挂肚。</p><p class="ql-block"> 母亲、父亲相继去世后,这个屋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去屋空,冷清没有生机,没有气氛,院子地面上的落叶给这个屋带来悲凉,惜日的一切一去不复返,回到这个屋没有热呼饭菜,喝口水也只能自带。街坊邻居会一改往日招呼,“去我家吃饭吧,去我家喝水吧”。理解、同情,还有怜悯。</p><p class="ql-block"> 光阴伴随着时间,日月在不停运转,几十年我感到非常短暂,我的老屋同街坊邻居的二、三层小楼房相比已非常陈旧,样式落后。如今,国家新农村政策不断深化、推广,城乡一体化,村村修了水泥路面,并安装路灯,家家安装有线电视,户户通了自来水和电话。行走在熟悉而崭新街道,街坊、邻居会让我进院参观他们的新屋。“大卧室、小卧室、室内装有座便器卫生间、太阳能洗澡间,厨房装有抽油烟机和厨柜,餐厅、客厅。”一一介绍,我感到农村进入了小康社会。</p><p class="ql-block"> 三间老屋已成为“历史”。但它依然是我们家的象征,感情的寄托。</p><p class="ql-block"> 2015年5月</p><p class="ql-block"> 姚晓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