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之夜,村东头的老渔夫和村西头老樵夫相约在村头百年金桂树下赏月饮酒。石桌上摆满了各自携带的家常菜和时鲜水果。树上散发出金桂的芬芳,清香浓郁,弥漫四周,那荡漾在空中的幽香,沁人心脾,令人心旷神怡。天上的冰蟾,银光如泻,两人坐在桌旁,仰头赏月,举杯邀月对饮。<br> 渔夫喝了一口酒说:如今年轻人都出去了谋生打拼,村子早无往日的喧闹,只有我们这些年事已高的老人还在故土坚守。<br> 樵夫放下酒杯说:是呀。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的追求也不一样了。人人都向往繁华的都市围城,而冷落了故乡的村庄。这样也好,我们可以在宁静中赏月饮酒,多惬意。<br> 渔父说,此时,我想起,苏东坡大文豪在1076年丙辰中秋之夜,大醉之时,一挥而就的千古绝唱<font color="#ed2308">《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font><font color="#333333">一</font>词。看似与明月对话,发出疑问,探讨世间人生,实则是借景生情,一是怀念多年未见的兄弟苏辙;二是感叹自己仕途命运的坎坷;三是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和对人间的眷恋之意。其豪放、豁达、乐观之情跃然词中,一句<font color="#ed2308">“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font>充分展现出其浪漫的思想、洒脱的情怀、行云流水般的语言给人一种醍醐灌顶,宽容为怀,感化众人之感。<br> 苏轼的政治敏锐度不如其弟,这是他屡次被贬降职的缘由。其实苏轼是个实干家,为官清廉,造福一方,颇有政绩,深受民众喜爱。由于他生性洒脱,性格直爽,故此得罪不少达官贵人。所以,他在词中有一句<font color="#ed2308">“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font>看似是指“天上宫阙”实则隐指宋朝的国都——东京城(开封)。他曾想早日归东京,一展自己的抱负,因他深知自己一肚子不合时宜的知识,恐怕在不经意间又会得罪皇城的高层权贵人物,难免自己又会落入他们设下的陷阱深坑,遭受磨难,从而吟出“高处不胜寒”的警句,提醒自己,也是告诫其弟子由,及众人。樵夫道。<br> 你的观点我赞同。渔父说完又举杯与樵夫碰了一下,接着说,古人善知“心怀仁德,治理一方,造福百姓,赢得民心”。苏轼在任职的几个地方,管理有方,措施得力,政绩斐然,深得民众爱戴。如今,我们国家发展迅速,国力逐渐强大,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可我们从新闻传媒和网络上的新闻报道,还是发现不少政府官吏将仁德挂嘴上,贪腐藏心中,崇洋媚外,口是心非,不惜损害国家利益,满足自己的贪欲,受到了法律的制裁。这些人早已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抛弃脑后,简直就是国家的一害——硕鼠。<br> 樵夫拿起一个时鲜瓜果边吃边说,别看这些硕鼠只是少数人,危害程度非同小可,其行为不仅阻碍了当地的经济建设速度,还藉口拖延计划实施,严重损害了政府的信誉度,造成民心动荡,群体事件发生,致使治理社会的成本大幅度上升。嗨,浮利浮名总是魔,不断在凡尘的舞台上重演。<br> 是呀!两面人的嘴脸,是最可恨的蛀虫。从披露的信息中可看出这些硕鼠的官吏、专家、学者所犯下的罪行,真是罄竹难书,罪有应得。渔父愤慨的说着。<br> 樵夫笑了笑,老兄,牢骚太盛伤肝呀!身体要紧!东坡词中说得好: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何况尘世,一切皆有定律,祸福互倚,因果报应,谁能料到。来,来,来,赏月喝酒,炸个罍子!<br> 好!来个一醉方休。干了! <br> 诗云:皓月清辉洒满地,广寒仙子瞰尘事,恶人惩罚皆因果,仁德绵延佑子嗣。<br><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片选自网络)</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