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大哥长了一张与父亲相同的脸形,现在年岁大了,不仅头发花白,连脸上布满的皱纹都与父亲年老时一模一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哥年轻时可是精神饱满、意气风发的小帅哥。记得我上小学三年级时,住在我家同院的,昭觉有名的张氏美女还疯狂地追求过大哥,她为了更方便的接近大哥,还拿了好多好吃的东西,收买了我作为她的眼线。但是,好景不长,不到半年,我就再也没有好吃的东西,原因是大哥不在理会我的张姐了。</p><p class="ql-block"> 大哥生在西昌,七岁才到金阳与父母生活,那时二哥已两岁,大哥一边上学,一边还要帮着母亲带弟弟。大哥说:那时真好玩,同县委的小伙伴们一道,把二弟带到城边唯一的食品加工厂,然后把二弟放在牛拉的大石磨上,看着磨子不断的转啊转,也不知把二弟转晕没有。在大些后,星期天就同小伙伴们上大青山去玩,顺便拾些柴禾回家。嘿,每年都可帮家里多少节省点柴禾费咧。</p> <p class="ql-block"> 大哥高小毕业刚上初中,就一头赶上了轰轰烈烈的大化大革命,神州大地开启了停课闹革命活动,地处川西南一隅的凉山昭觉也没纳下"红卫兵大串联这一伟大的革命行动",不足15岁的大哥也与同学们共同"践行"了这场大串联,他们唱着革命歌曲,坐着敞篷卡车,在一路红卫兵接待站的安排下,来到了省会成都,由于他们年岁太小,省总(省红卫兵总指挥部)不让他们出省串联,劝其他们又返回了昭觉。</p><p class="ql-block"> 文化大革命中期,根据凉山州革委文件,16岁以下学生继续读书,16岁以上青年部分招工,部分当知青,幸运的大哥就这样成了凉山报社印刷厂的职工,起初学刻字后搞校对,再后来转干后,又在报社办公室和编辑部工作,最后在总编室主任职位上光荣退休。</p> <p class="ql-block"> 大哥从一个小学徒,通过自己的努力,虽然最终未取得骄人的成就,但这可算是在他们那群学徒工中为数不多的人物了,他们生在共和国艰苦的岁月,长在十年动荡的文革中,他们不是时代的幸运儿,他们全靠自身的努力和勤劳的双手一点一滴的来改变自己的生活与命运,他们是时代的牺牲者,也是时代的奉献者。</p><p class="ql-block"> 大哥身上最耀眼的东西,就是不畏困难勇于奉献的大无畏精神。大哥从第一天参加工作起就立志做好每件事,他用自己的克苦、努力和钻研,在师父的细心教导下,不久就熟习了现代与古体字体、字形和篆刻技巧与技法,还给我们哥三每人刻了一枚私章,那时我还时常拿出来在同学面前显摆显摆。</p><p class="ql-block"> 大哥的这种钻研精神一直保持到退休,正因为大哥对工作极端负责又不畏困难,因而节节进步,特别是单位保送他就读大专后,工作愈加努力,可以说大哥是把自己的一生全部奉献给了凉山日报社。</p><p class="ql-block"> 大哥的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事业上,就连家里的重活累活以及水电故障技术活都是大哥承揽了,大哥是我们兄弟心目中敬重的大哥。大哥说:他身上好多东西都是与文革初期待学在家中时,父亲给予的教导有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大哥如今已近古稀之年,我们三兄弟已定好酒宴拟让大哥过个愉悦的寿辰,遗憾当前疫情严俊不能如愿。为此,我们兄弟商定,特写此篇文稿,以表敬重大哥之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