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待炬火。从前,他们是奔赴在三尺讲台的一线教师,现在,他们是日夜守护的一线抗疫志愿者。无论在哪,都义无反顾;无论在哪,都全力以赴,育人为师,抗疫为士,他们是真正的战士!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疫情防控做先锋,党旗飘飘心中扬——温海川</b></p> 9月2日刚完成志愿服务工作的他拿出手机翻看学校工作群里的信息,当看到急需闭环志愿者的倡议书后,他的神经立马紧绷起来,作为一名党员,作为一名教师,作为总务处副主任,他该做些什么?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接受使命,主动请战,主动参与到闭环志愿者服务工作中去。<br><br> <p class="ql-block"> 作为总务处主管食堂的副主任,他在志愿服务的同时,还要每天根据学校实际需求安排食堂工作,保证学校所有志愿者能够在辛苦的志愿服务后吃上健康可口的餐食。由于疫情封控管理,工作困难重重,但他都能在面对问题时毫无怨言,积极面对,高质量地完成学校地各项工作任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他处处带头做表率,日常信息录入、爬楼入户、到基层挨家挨户上门采样,样样不在话下,他从没有退缩过,践行着初心使命,把初心写在行动上,把使命落在岗位上。与此同时还时刻不忘叮嘱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时刻注意防护,在完成志愿者服务工作的同时,保证自身的防疫安全。在结束每天志愿服务工作回到学校后,他顾不得身体的劳累立马转换角色当起主播进行线上教学,耐心的给学生们讲授新课,答疑解惑,让学生尽快地进入到学习状态中,为明年中考打下坚实的基础。</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疫情无情人有情 润物无声显芳华——郭永明 </b></h3>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在党和国家危难时刻,更要冲锋在前。当需要大量志愿者到一线进行志愿服务的时候,他毅然选择到抗击疫情第一线,主动请缨参加闭环工作。 从接到闭环核酸检测志愿服务的命令到现在,他次次都是主动报名,连续参加了两轮闭环工作。为了做好每天的志愿服务,保证核酸检测信息录入的准确性,他反复学习、练习核酸检测操作流程。每天凌晨4:00起床进行一天核酸检测的准备工作。工作期间,有些留守老人由于手机操作不熟练,对于核酸检测的准备不充分,他一直都是耐心交代。无论工作多累,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身先士卒、责无旁贷,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br> 平时的他,总是默默不语,但却是个典型的“行动派”,当看到大通县青山乡突发山洪灾害时,他没有跟学校报名,第一时间只身一人来到青山乡洪灾现场,同其他工作人员一同参与清淤工作。家中的孩子明年要升入高三,学习压力大,课程紧张,他在语重心长地叮嘱孩子后,便转身参与到闭环志愿工作中。<br> 在课堂上,他是个风趣幽默的老师,深受学生爱戴,所带班级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时时为学生树立好榜样。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万众一心迎挑战 众志成城向前行——大通八中2022届新入职教师</b></h3> 刚刚毕业步入社会的她们,褪去了曾经的学生身份,作为一名教师加入到大通八中的大家庭中,她们乐观积极、勇敢坚定,在面对艰巨的闭环志愿工作时,毫不犹豫,坚决服从学校安排,她们是抗疫的新生力量,是最可爱的00后! <p class="ql-block">(图中从左到右依次为:高婧、汪延明、焦久珍、王慧婷、刘永芬)</p> <p class="ql-block"> 高婧,毕业于西南大学汉语言文学(公费师范)专业,今年刚离开大学校园的她走出自己的青春,迫不及待地想走入学生们的青春,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横行肆虐还没有见到亲爱的学生们。全社会都在面对疫情大考,作为青年教师,她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一份社会责任,落实核酸检测信息录入的任务,为大通县逐步有序恢复正常的工作、生产、生活秩序贡献自己的力量。待疫情散去再与学生相聚,告诉他们:“世间所有美好,源于‘语’你相遇”。</p> 焦久珍,毕业于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初高中都就读于大通二中,她就像八中的孩子一样,在学校中成长,又回到了学校的怀抱。闭环志愿工作很辛苦,志愿期间,早上五点多起床吃早饭,然后根据学校安排,被分配到志愿点进行志愿活动,工作内容主要是信息采集、帮助医护人员进行消杀、上门入户为不方便出门的居民采集核酸。长时间高强度的闭环工作,她没有退缩,依然是那个开朗活泼的“焦同学”。 刘永芬,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公费师范生)。9月2日,在看到学校发出参加抗疫志愿者的号召后,她立即收拾行李,于当天下午抵达学校准备参加后续的核酸录入工作。闭环管理后的抗疫工作,辛苦且有意义,每天天还未亮就等候在了核酸检测点,双手冻得通红,但每一句“谢谢”都让我心里涌上一股暖流。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大家对防疫工作的重视和必胜决心。作为新时代新青年,她主动志愿,通过力所能及的事情,为党为国家贡献力量。<br><br> 王慧婷,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金秋九月来到了大通八中,正式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由于疫情原因,在来到学校的第一周并没能进入课堂,走上讲台,而是成为了一名核酸信息采集员。她明白,疫情当前,作为一名青年和中共预备党员,这是她应该承担的责任。在闭环期间,每天早晨5:00起床,6:20左右到达相应的检测点,戴上口罩,穿起防护服,等到前来检测的居民。尽管天气反复,手脚冰凉,但在听到居民对我们说的一声声谢谢时,她知道这一切都是值得并且有意义的。 汪延明,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2022年9月2日收到学校通知,闭环管理参加为期七天的核酸检测信息采集工作。在志愿服务期间,早上五点十五起床,五点五十出发前往志愿服务地点。日常工作主要是采集信息,扫信康码,确保医护工作者有效且尽快完成核酸采样的工作。虽然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但她依旧毫不松懈,坚决保证核酸检测采集工作的顺利进行,不叫苦、不喊累,她认为,在特殊时期,能够服务社会,服务大家是青春该有的模样! 也许,这些00后的表现还不够成熟与完美,但他们不怕苦、不畏难、不掉队,尝试着用并不坚实的肩膀扛起年青一代的责任和使命,在为这场战疫注入新鲜力量的同时,也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div> “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人类的肤色不同,能力不同,地位不同,但生命却相同。刚刚踏入社会,还未读懂人生的她们,这一次接受了生命的嘱托,重担之余,让她们对生命有了一种敬畏的理解:信任与理解,是生命的璀璨;爱的传递,便是生命的永恒。<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