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读者》刊登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位老人在一个小乡村里休养,但附近却住着一些十分顽皮的孩子,他们天天互相追逐打闹,吵闹声使老人无法好好休息,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把孩子们都叫到一起,告诉他们谁叫的声音越大,谁得到的报酬就越多,他每次都根据孩子们吵闹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奖励。到孩子们已经习惯于获取奖励的时候,老人开始逐渐减少所给的奖励,最后无论孩子们怎么吵,老人一分钱也不给。结果,孩子们认为受到的待遇越来越不公正,认为“不给钱了谁还给你叫”,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声吵闹了。行为如果只用外在理由来解释,那么一旦外在理由不再存在,这种行为也将趋于终止。因此,如果我们希望某种行为得以保持,就不要给它足够的外部理由。</p> <p class="ql-block">公司老板如果希望自己的职员努力工作,就不要给予职员太多的物质奖励,而要让职员认为他自己勤奋、上进,喜欢这份工作,喜欢这家公司。同样,希望孩子努力学习的家长,也不能用太多的金钱和奖品去奖励孩子的好成绩,而要让孩子觉得自己喜欢学习,学习是有趣的事。</p><p class="ql-block">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相约比武,看谁能把路上行人的衣服脱掉。于是北风便大施淫威,猛掀路上行人的衣服,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把大衣裹得紧紧的。而南风则不同,它轻轻地吹,风和日丽,行人只觉得春暖身上,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北风和南风都是要使行人脱掉大衣,但由于态度和方法的不同,结果大相径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南风效应案例:有个初三的女学生深深地爱上了已婚的男教师而不能自拔,于是写了一封热烈的情书投入了邮箱,过后她又自怨自恨,恐惧万分,怕家长知道责骂自己,怕同学知道讥讽自己,怕这位老师从此鄙视自己,她因此而感到无地自容,甚至想到死。她想将信从邮箱中取出,但已不可能了。第二天只好硬着头皮上学。但看看老师的眼光——正常;同学的目光——正常;家长的目光和举动也没有什么异样。她的恐惧感渐渐地减弱了。但依然未免还有些紧张。过了几天,这位男教师借故在班上发了一通牢骚,说现在的邮局真不负责任,常常将我的信件给弄丢了。这位女生听了,一块巨石终于落地了,好像一切都没有发生一样。</p> <p class="ql-block">这位男教师对这件事可以有多种处理方式:他可以将信交给校长,以表明自己的清白;可以交给家长,以显示自己的高尚。这样做,核心是一个“私”字。他也可以找学生来教育一番,但感情这东西,似乎是不能以说教来阻止的。于是这位教师选择了善意的谎言。这是高尚纯洁无私的爱,处理这件事也可以说是炉火纯青的艺术。</p> <p class="ql-block">学生有本能的自我保护意识,他一旦明白你找他谈话是为了教育他--他的心灵,形象地说,就会扣上全部的纽扣,整个封闭起来,进行紧张的心理防范。当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严厉地说:“放学后到我办公室来!”在这种情形之下,学生往往扣好全部纽扣,想好应对的措施。教师的语言很难透过他本能的“护身符”,深入其心灵。因此,教育者应从心理的因素研究入手,力图消除被教育者的对立情绪,创造心理相容的条件,从而开启学生的心理围城,让他们脱去紧护心灵的外衣,敞开心扉,与教师“心有灵犀一点通”。</p> <p class="ql-block">咨询热线:</p><p class="ql-block">0752——2222326(青少年宫) </p><p class="ql-block">0752——2219131(数独学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