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提到,“玉茗书屋图”是以著名藏砚家沈石友的“笛在月明楼”为蓝本而作,此楼名取自南唐后主李煜的《望江南》:“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辊轻尘,忙杀看花人!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据实访和考证,沈宅位于常熟城西小巷翁府前,原为清康熙刑部尚书翁叔元故宅,后归沈氏。 宅本有四进,坐北朝南,第一进为门厅三间,第二进已在“文革”中拆除改建,第三进亦为三间,第四进为偏房,左面后花园的建筑就是“笛在月明楼”,此楼今尚存,呈两进轴线一组,从原宅北面的西仓前下塘进入,已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当年这里是沈石友庋藏文物和会友唱和之所,沈与著名书画家吴昌硕是至交,两人常在楼中彻夜饮宴,楼中藏百余方古代名砚,多数由吴为之刻铭,金石家赵古泥亦曾在此楼中为沈石友刻砚达数年,由吴昌硕题砚、赵古泥刻砚、沈石友藏拓砚,萧蜕庵、萧益友兄弟对砚赋诗,四位一体著成砚拓《缶庐印存》,这段文玩佚事佳话就诞生于此楼。 “玉茗书屋图”落成22年后的1917年,原画几经辗转又回到沈石友手里,此时的他心灰意冷,从为“玉茗书屋图”再次题跋中可以悟出他失子阴影未退的极度消沉:“程翁在访三珠树,张子久为千古人,今日花前独看画,可怜花亦少精神。烂漫依然玉茗开,更无人约看花来,春风寂寂闲庭院,谁共茅堂酒一杯。眼昏沧海见扬尘,白发萧疎老病身,六十年来如一梦,不知再赏几回春”。落款“丁巳春正月初十日,石友题”。 是年沈病卒,这段题跋当为其封笔遗作,也反映出此时的“笛在月明楼”由于人衰宅、树亦衰,最后人去了,宅、画也易了主,玉茗古树也随爱它懂它的主人而去了。 从画上后人杨无恙的三首题跋诗里我们解惑了此画的三大疑点:其一“漫指汤家玉茗堂”,“汤家”指偏爱白山茶而将自己住所取名为“玉茗堂”的山茶花神汤显祖,“玉茗书屋”取名如出一辙;其二“意象凭虗树满红”,指出古树开的是红花,与画吻合;其三“错将拙政山茶树,当作芦庵玉茗花”,对“玉茗”进行了正名:题者自解道:“玉茗谓白茶花,红者自有名,若宝珠玛瑙之类,譬诸玉兰本白,紫为辛夷,称辛夷为紫玉兰亦误。玉茗,读前人诗便可见……无及红色者。”题者指出:通常“玉茗”指白茶花,但宝珠玛瑙之类的红色茶花自古有名“玉茗”,沈宅的“玉茗树”是一历史传承的古物。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部分图片取自网络,侵权即删</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