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从今年5月份以来我就没有消停过,先是去了一趟法国南部旅行,回来休息了两周,时差还没完全倒过来,又去了德州、阿肯色州,接着在家里连续接待了三拨分别从上海、北京、香港来的朋友。长时间的兴奋、劳累,睡眠也受到影响,抵抗力多少有所下降。</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8月2日,那是我们全家准备启程去黄石公园的日子。早上起来我忽然觉得人不对劲,全身疲乏,筋骨酸痛,嗓子也有点火辣辣的,第一时间就担心是不是得了新冠,赶紧做家用核酸检测,结果却是阴性,我想可能是一般感冒,就泡了一杯维C冲剂喝下去,因为有点头晕目眩,感觉还有烧,就赶紧睡到床上休息。好在飞机是下午7点钟,我捂着被子睡了一上午,出了一身汗,人清爽一些,起来准备最后的行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全家去黄石公园度假,是去年夏天就定好的计划,原因是黄石公园里面的老忠实旅馆(Old Faithful Inn)非常难订,这是一家一百多年的历史性旅馆,直接面对黄石公园最大奇观老忠实喷泉(Old Faithful Geyser),房间有限,不提前一年根本订不到。大儿子因为工作原因无法前来,二女儿正好休假,从英国回来加入了全家的旅行计划,并成为整个行程的设计者和向导。两个小的很喜欢跟大哥大姐在一起,这次哥哥虽然没来,有热爱户外运动的姐姐相伴,他们野地徒步的动力很强大。我们还多订了一个房间,以防万一,最后这个房间给了我先生的清华同学,他们夫妇俩从香港来参加儿子的婚礼,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住在黄石公园里面游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飞机到达盐湖城(Salt Lake City)已是半夜,按计划,我们在机场附近的酒店休息了一晚,第二天开车前往黄石公园,路上途径爱达荷州一个温泉小镇(Lava Hot Spring),在那里漂流、泡温泉度过白天的时光,晚上在一个滑雪度假村(Grand Targhee Resort)下榻。我当时的身体状况使我不敢跟孩子们一起去漂流,就在一个温泉池等他们。这也是一个上百年的温泉池,据说那里的温泉富含多种矿物质,具有祛病消灾的功能,而我泡完温泉之后浑身疲软,真想好好睡上一觉,却找不到地方,只得硬着头皮等孩子们漂流完回来上车打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那天晚上住在滑雪度假村,感觉不适症状全面爆发,浑身像散了架,咳嗽也加重,他们去山坳边看日落,我却躺在房间里睡大觉。第二天去黄石公园的路上女儿原本计划了一个七英里的徒步,登一座“桌子山(Table Mountain),我想就让他们去登山,我呆在车上休息等他们就好。可是车子开到徒步线路的起点,发现是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荒僻之处,很小一个停车场,稀稀落落停了几部车,旁边就是原始森林,杳无人烟。先生和孩子们都不放心我一个人呆在车上,我又不愿意拖他们的后腿,让大女儿好不容易搜寻到的徒步路线在眼前泡汤。正在迟疑之际,心里忽然冒出一个想法:人是有潜能的,当我身体虚弱的时候,里面的潜能到底有多大,何不测试一下呢?或许可以借此看看我一直以来锻炼身体的功效如何,也或许可以发现自己的极限所在。于是我对他们说:“我们一起走吧,我走慢一点就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桌子山是属于大提顿国家公园(Grand Teton National Park),从这里去黄石只有两小时的车程。开始两小时的徒步完全是在一大片松林里行走,是那种圣诞树类型的松,高的很高,矮的才刚破土出苗。一条无数人踩出来的徒步小路蜿蜿蜒蜒,通到一座木桥边,桥下是清澈见底的淙淙溪流,萦绕着已被冲刷得无比光滑的大小石块,舞袖翩迁。而林间松枝的缝隙里洒落下来的金色阳光,点缀在银白色的水面上,奇幻无比,感觉面前是一个童话世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穿过木桥走到松林的尽头,眼前陡然一亮,广袤的蓝天点缀着白云出现在头顶,蓝天底下是一望无际的高山草甸,开满了色彩斑斓的野花,那漫山遍野的花的海洋,竟在我心里唤起一股蓬勃的气势。我在世界各地也领略过不少具有震撼力的自然风光,却从没有像此刻这样撞击我心,这突如其来的壮丽风景,带着一股突如其来的神力,立刻充满我的全身,我的五脏六腑都被一种说不出来的愉悦浸润着,哦,如此状态下的生命哪里还容得下任何不好的事物?我立刻就觉得有东西从我身体里离开,我因此变得轻松、喜悦,平添力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那天,三个孩子一路上说说笑笑,充满活力,看着就叫人开心,他们一直在前面打头阵,先生陪我在后面慢慢走,孩子们时不时停下来等我们一会儿。姐姐很有经验,她掌握着GPS,凡是在可能混淆的岔路口,她都会叫停,直到等我们赶上。就这样,花了5、6个小时,我居然真的走完了7英里(相当于10公里)!神奇的是,我没有被累垮,病情也没有加重,除了嗓子还有点不舒服,说话有点吃力外,其它各种症状都消失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可接下来的二天,我先生出现了不适症状,香港朋友说他们带了很多测试剂在身边,我要了两个来测,结果先生和我都是阳性。原来,我之前测的其实是“假阴”,我身上已经带新冠病毒了!若是几个月前,我们这种情况必须自我隔离,家人或许也不敢靠近,但现在政府已经取消了硬性隔离的措施,连戴口罩也不强制执行了,这一切都基于对奥米克戎病毒的进一步认识,这种一年前还令人谈冠色变的病毒,经过几番基因突变,杀伤力已成强弩之末,但传染性却变得异常强大,但凡是个人,都会被它宿一回主,轻则打几个喷嚏咳几声,重则身体发热、浑身酸痛,入心入肺上呼吸机这样的事已不常见,对稍微有点抵抗力的人来说,这个病毒导致的就是一场只影响呼吸道的感冒。我们三个孩子都曾阳过,年轻人抵抗力强,一两天就复原,所以他们一点恐慌都没有,也没有要与我们隔离。</span></p> <p class="ql-block">照道理,我们应该多多休息,可我先生也是一个喜欢挑战极限的人,他几乎每年都会参加一个由向导带领的野外负重徒步营,那份辛苦不是常人能够承受的,现在这点小病才不会让他躺在旅馆睡大觉,而我的症状也已经消失,体力也没受什么影响,于是我们一家还是按照女儿设计的原定线路每天出去徒步。我虽已没有症状,先生还是有不舒服,为了让爸爸可以在车上休息,两个女儿主动承担开车的任务,她们都已有驾驶执照。这时候体会到孩子长大的好处,小时候我们作司机带着他们到处跑,现在他们可以作父母的司机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黄石公园总共加起来有一千英里的徒步路线,我们大概走了不到百分之五,即便如此,我对黄石公园的地貌也有了进一步了解。很多人以为黄石公园是以地下喷泉为主要地貌,其实喷泉和硫磺只是其中的部分。我们住的旅馆之所以取名叫“老忠实”,是因为旅馆前面有一个古老的地下喷泉,这是人们到黄石公园来必看的奇观,它每隔一个多小时就会定时喷发,多少年来从未对前来观赏的游客失信过,它的忠诚令人慨叹。我在酒店房间里透过窗户多次观看它的喷发,水柱有时候高达几十米,引来观众阵阵喝彩。像这样大大小小的地下间歇泉还有很多,因为黄石公园是一个超级活火山的巨大陷落口,全世界一半的地热点和三分之二的间歇泉都在这里,如果哪一天这个超级火山爆发,人类文明将不复存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来参观黄石公园的人,不少只是驾车在老忠实喷泉附近转一圈就离开,因而得出结论,认为黄石公园只有热气腾腾的喷泉和臭味熏鼻的硫磺。但事实上,如果你去徒步就会发现,黄石公园除了喷泉和硫磺,它的地貌是如此丰富:峭壁悬崖、峡谷瀑布、高山草甸、森林湖泊,任何一处的自然景观,都会让你惊叹上帝的创造如此奇妙!有一天,我们徒步了10英里,大部地方人烟稀少,只有我们一队人在山间跋涉。我们基本走完了South Rim的各个景点,亲眼目睹了各种景观,最让我惊讶的是,我们在林深之处还偶遇一个湖泊,湖面上漂浮着一大片青翠欲滴的睡莲,像极了我在法国莫奈花园里看到的景致。所不同的是,莫奈花园是人工种植,而眼前这片,在人迹罕至的幽山深谷里,自得其乐地生长,自由自在地绽放,它带给我的感动比莫奈花园更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出门十天,徒步了六天,回到家后第二天核酸测试,我已转阴,又过了两天,我先生也转阴了,病毒被我们留在了黄石公园,留在了大自然天地间,它在那里还找得到宿主吗?如果找不到它就灰飞湮灭了。回想这几天的经历,我的确是在某一时刻忽然感觉病毒离我而去的,那个时刻我恰好置身在蓝天白云下的高山草甸,置身在漫山遍野的山花丛中,且有家人孩子陪在我身边与我同行。外部世界的美丽风景,与内心温暖畅快的愉悦体验,这两者加在一起是否会产生一种“神奇能量”抵抗病毒呢?我肯定是相信的!虽然传统的方法被很多人尝试过并行之有效,那就是:多休息、多喝水、多补充营养,但我在新冠检测阳性、身体有不适症状、且每天在徒步中消耗大量体力、却不得已只能一天进食两餐的情况下,病情没有加重反而比平时感冒还好得更快一些,这该如何解释呢?读完我的故事,相信你会有自己的解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想想这样一个小小的病毒,从发现伊始,曾经令多少生命毁灭,多少家庭经历生离死别,它在人们心中造成的恐慌实在是铭心刻骨的。然而随着它的变异,危害不再那样强大,人们也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再将它妖魔化就显得不合常理了。防疫原本是为了让人能活得更好,但有些地方的防疫措施关注点不是在人,而是在病毒,不惜一切代价地将病毒杀死,结果把人也赔进去了,这样做值得吗?愿人们三思之后清醒。</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