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font color="#ed2308">中秋起源</font></h1><br>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认同度较高的主要有两种。<div> 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br> 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div> 金秋送爽,万里河山披锦绣。丹桂飘香,一轮明月寄深情。为使孩子们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营造节日浓厚氛围,西曲樊小学于9月开学之际开展了“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题活动。<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活动一:送祝福</font></h1> <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span><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2022年9月10日教师节碰上中秋节,两节巧遇一日,可谓双喜临门。</span>五年级全体学生为大家送上双节的祝福。孩子们用深情的朗诵歌颂崇高圣洁的教师节,讴歌纪念历史悠久的中秋节。</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活动二:做手抄报和手工</span></h1> 三年级学生用手中的画笔或制作手工灯笼,体现中秋来历、中秋风俗、古诗等,图文并茂,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接受中华文化和美德的教育。 <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活动三:朗诵中秋诗词</span></h1><p class="ql-block"> 中秋月,团圆月,怎少得了诗词的点缀。我校很重视活动的引导,组织学生搜集有关中秋的诗词,开展中秋经典诵读活动,让节日文化活动既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色,又与时俱进,体现中秋节文化随时代发展而丰富多彩,具有时代的魅力;并注重文化育人,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素质,让学生切实受到思想教育,中华文明美,月是故乡明,培育热爱家乡感情,铸就民族之魂。</p> <p class="ql-block">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在所有的明月中,中秋的明月是中国人内心关于团圆和美满的信仰。在皎皎月光下,所有的牵挂,所有的怀念,都在同一个时刻抒发和寄托。千古中秋月 夜,永不改变的是中国人向美、向善的心灵。</p><p class="ql-block"> 此次中秋节系列宣传活动的开展,不仅深入挖掘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让孩子们学会感恩,传承大爱怀,也大力弘扬了优秀民族文化,为我们美丽的校园增添了浓浓的文化韵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