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高尔基(1868-1936),俄国著名作家。生于木工家庭,父母早亡,寄居于外祖父家。11岁开始当学徒、码头工,过流浪生活。自学写作,1892年开始发表作品。十月革命后,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文化活动。1934年当选为前苏联作家协会主席。主要作品有《母亲》《我的大学》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海燕</p><p class="ql-block">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聚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高傲地飞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云霄,它叫喊着, --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到了欢乐。</p><p class="ql-block">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感到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海鸥在暴风雨到来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在大海上面飞蹿,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海鸭也呻吟着,一这些海鸭呀,享受不了战斗生活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愚蠢的企鹤,畏缩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峭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翻起白沫的大海上面飞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压下来;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空中去迎接那雷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啸着,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堆巨浪,恶狠狠地扔到峭崖上,把这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水沫。</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刮起波浪的飞沫。</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一边大笑,它一边高叫……它笑那些乌云,它为欢乐而高叫!</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这个敏感的精灵。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风在狂吼……雷在轰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堆堆的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金箭似的闪电,把它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闪电的影子,像一条条的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浮动,一晃就消失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闪电之间,在怒吼的大海上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让暴风雨来得猛烈些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戈宝权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赏析】《海燕》写于1901年3月,当时正是俄国1905年革命前的酝酿时期,工人阶级的斗争风起云涌,人民期待的革命风暴日益逼近。这年2月,高尔基离开家乡尼日尼-诺夫哥罗德城前往徠得堡参加为纪念解放衣奴恥周牟的作协特别会议,他在会上发表了抗议沙皇专制的演说。会后,他又参加了彼得堡喀山大学学生抗议沙皇政府的游行,遭到沙皇军警的血腥镇压。他联系一些作家和社会名流上书沙皇,抗议这次暴行。3月,他回到家乡,回忆这一个月的所见所闻,怀着满腔的激憤,写成了一篇颇具象征意义的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副标题为《幻想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小说以拟人化的手法描写一群鸟儿在春天花园里的交谈和歌唱,借以讽刺当时俄国资产阶级的各种代表人物,抨击沙皇的反动统治。《海燕》就是一只鸟儿在《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所唱的歌。高尔基将此文寄给莫斯科的《信像报》,被禁止发表。后又寄给彼得.堡的《生活》杂志,亦被当局禁止,但结尾部分的《海燕》却被单独发表于1901年4月号的《生活》杂志上。</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海燕》一经发表,就不胫而走,被印成各种传单,成为鼓舞俄国革命和国际工人运动的豪情洋溢的战斗檄丈,起了极为巨大的政治鼓动作用。作者在本文里,运用象征和寓意的艺术手法,热情歌颂了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海风呼嘯,阴云笼罩,波涛迎着轰鸣的雷声向上冲击,这是当时俄国高涨的革命形势的艺术概括。海鸥吓得连声哀号,海鸭和企鵝躲藏不迭,只有矫健勇猛.的海燕在风暴之前翱翔,激起阵阵浪花,充满胜利的信心,呼唤“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作者用对比手法;以海鸥、海鸭、企鵝的形象嘲笑在革命风暴来临之前惊慌怯懦的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以澎湃汹涌的大海象征人民群众的革命运动;以海燕象征无产阶级革命战士,颂扬无产阶级高昂的战斗热情,坚信革命风暴一定会战胜密布的阴云,预报了革命高潮的迫近。</p><p class="ql-block"> 《海燕》是一首无产阶级革命的颂歌,高尔基也被革命者誉为“暴风雨来临前的海燕”,它一直鼓舞着世界无产者进行英勇顽强的革命斗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对朗诵艺术的感悟:</p><p class="ql-block">朗诵就是没有音乐旋律的歌唱,同样,也是和歌唱一样,一直追求着“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这个表情达意的最高境界。</p><p class="ql-block">其实朗诵也是有旋律的,不过这个朗诵的旋律,存在于朗诵者的心里。所以同样一首作品,不同人的朗诵,感觉就是不一样的原因。</p><p class="ql-block">从情感上讲,是朗诵者对文字的理解和感受,并且能够做到将文字所描绘的情绪和意境,以及人物的形象,变成可感知的画面,用身临其境的,发自内心的感觉,将文字绘声绘色的,眉飞色舞的,手舞足蹈的,用自己的声音传达出来。这就是朗诵艺术表演的魅力。</p><p class="ql-block">从技巧上讲,那就是合理的设计和安排朗诵素材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长短结合。〞</p><p class="ql-block">这么看来,要想朗诵好,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这就要求朗诵者要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当然还要具备一定的表演天赋才成。</p><p class="ql-block">(刘建西2022.3.17)</p><p class="ql-block">简介:刘建西 1956年出生,男中低音,中国社会音乐研究会会员,湖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十堰市音协会副主席兼声乐学会会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