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9月5日,由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民协、云南省文联主办,云南省民协等承办的“喜迎二十大 讴歌新时代 山间铃响马帮来——茶马古道民歌展演”在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举行。展演以“新时代·新生活·新丝路·新征程”为主题,演出了赶马调、放羊调、南盘江调、古根调、五山腔、海菜腔、汕尾渔歌、莲花褒歌、花儿、信天游等茶马古道沿线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歌形式,来自云南、广东、广西、陕西等地的民歌传承人以清唱或民族乐器现场伴奏的形式,将传统民歌的魅力展现在观众面前。</p> <p class="ql-block">作为茶马古道重要节点和文化承载地之一,民歌在悠久的历史中形成了深厚的民族民间文学积累。民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掘民间文艺中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能有效增强各民族的文化认同,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实的文化基础。</p> <p class="ql-block">此次展演是深入开展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社会宣传推广活动的生动实践,旨在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民歌艺术的当代传承传播,加强民间文艺传承人的技艺展示与传习经验交流,支持乡村文化振兴,促进大区域民间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p> <p class="ql-block">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通海里山乡的五山腔第一次走出山村登上央视大舞台,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艺术家们通过此次活动相聚沧源,互相交流学习、增进了解。让世界了解五山腔,让五山腔艺术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p> <p class="ql-block">获得中国青年歌手大奖赛原生态唱法冠军的彝族海菜腔传承人李怀秀、李怀福兄妹;获得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的彝族四腔传承人李成刚老师也参加了本次展演活动,他们犹如天籁之音的歌喉让观众感受到了一次高水平的精神大餐。</p> <p class="ql-block">展演活动在热闹的打歌声中结束。曾经赶马之路上清脆悠扬的马铃声已经远去,如今,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歌艺术世世代代地传承了下来,让人们能够充分领略民歌的魅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