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家访目的</b></p><p class="ql-block">(一)对学生作全面了解。通过家访对学生的成长环境和家庭教育状况有一个切身体会,有利于以后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教育和引导学生。</p><p class="ql-block">(二)促进班级建设和管理。通过家访主动向家长介绍学校的教学理念、学风校风、专业建设情况及班主任的育人理念、对学生的培养方向和未来期望等,让学生和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班主任,为制定家校协同育人策略奠定基础。</p><p class="ql-block">(三)宣传职业教育政策。利用家访契机大力宣传职业教育新政策,力争形成教育合力,共同营造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良好氛围,增强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p><p class="ql-block">(四)指导家庭教育。在尊重家长同时,对家庭教育理念确有偏差的家长,进行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引导家长自觉承担起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积极配合学校做好教育工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家访流程</b></p><p class="ql-block">(一)家访前准备</p><p class="ql-block">1.初步收集信息。新生家访之前,拿到学生基本资料,对学生基本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对“五类家庭”特别关注,列为重点家访对象。</p><p class="ql-block">2.确定家访形式。中职生生源地域较广,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确定家访形式(实地走访、集中约访、电话约访等),结合工作安排,编制家访日历,合理安排家访路线,设计家访方案。</p><p class="ql-block">3.确定谈话内容。每个家庭都有其特殊性,每位家长因文化修养、脾气秉性、工作性质的不同,对待孩子的态度也不同,在家访前,提前与家长、学生沟通,根据提前了解的情况确定谈话内容,避免出现尴尬局面,影响家访效果。</p><p class="ql-block">4.准备宣传资料。由于大部分家长对职业教育没有全面客观认识,不熟悉职业教育各项方针政策、本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内容、中职生升学途径等,需班主任做好宣传;因路途遥远,部分中职家长无法实地了解学校,家访前携带学校宣传手册、中职生管理条例等小册子,向家长介绍学校情况和孩子入学后管理办法等,让家长放心。</p><p class="ql-block">5.建立家访档案。建立家访记录表,详细记录家访的具体原因、问题描述、情况经过、注意事项等。</p><p class="ql-block">6.制定紧急预案。提前向学校政教处、总务安保处等部门报备家访计划,包括被访对象、家访路线、天气情况等,并制定突发情况紧急预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家访前注意事项</b></p><p class="ql-block">(1)家访要有真情。班主任要对学生抱有真情,从关怀学生成长出发,以真诚叩开家长和学生的心灵之门。</p><p class="ql-block">(2)家访要有准备。家访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提前与家长联系,确定好家访时间,告知家访主题。</p><p class="ql-block">(3)家访要有重点。认真分析本班情况,确定不同层次的重点家访对象,做好家访计划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二)家访中要点</b></p><p class="ql-block">1.说明来意。坦诚地向家长说明家访目的和预计时间,在家校彼此了解基础上,建立家校协同育人的沟通机制,并介绍学生就读学校、班级的育人理念,以及专业学习和发展情况。</p><p class="ql-block">2.了解情况。通过观察、询问等方式全方位了解学生及其家庭情况,现将部分重点内容举例,如下表所示。</p> <p class="ql-block">3.答疑交流。介绍学校本学期家长学校的相关活动安排,回答家长孩子关于就读中职后续升学途径、就业前景等方面的疑问,并做好记录,如下表所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家访中注意事项</b></p><p class="ql-block">(1)着装得体,举止文明,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p><p class="ql-block">(2)平等沟通,相互尊重,注意谈话方式。</p><p class="ql-block">(3)科学有效,指导有方。传播教育理念要科学,解读政策、了解情况、反馈问题要准确。</p><p class="ql-block">(4)廉洁家访,遵守纪律。展现良好师德师风。</p><p class="ql-block">(5)安全第一,平安往返。如遇到突发状况,按照家访前的预案,拨打紧急电话,第一时间向学校、有关部门报告并做好记录,做到安全、有序的开展家访工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三)家访后续跟进</b></p><p class="ql-block">1.归档汇总。完成家访信息表格的填写,将家长在家访中提到的相关问题进行分类归档,避免遗忘部分内容,同时找到解决方案。</p><p class="ql-block">2.沟通协同。与班级任课老师、学校心理老师等沟通家访的情况,将家长提到的对班级的嘉许与期望转达给其他教师,找准解决方案。</p><p class="ql-block">3.主动上报。将家访过程中家长提到的需要学校协调配合解决的问题及时上报到学校主管部门。</p><p class="ql-block">4.回访跟进。关注在家访过程中家长所提到的问题和异常,找到解答并及时给与家长回复,对“五类家庭”特别关注,列为重点回访对象。回访可以面谈、电话、短信或邮件形式向家长反馈家访时家长提出的问题或学生的变化。</p> <p class="ql-block"> 家访是家校沟通的桥梁,成功的家访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对家长也是一个触动,对班主任是一个帮助,对教育更是一个促进。让我们携起手来,共筑教育之基石,共架家访友谊之桥,共创教育美好明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