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从盛夏到中秋,从新月到满月, 当“皓月”遇见“师恩”,在团圆的日子里我们抱团赋能。9月11-12日金川区“高永春”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的所有成员,相约云上研讨,追随名师脚步,参加了“名师优课----2022中秋节公益直播暨新课标新理念新课堂”专题研讨活动,充分利用网络研修平台进行深度研训学习,进一步提升工作室成员语文教学素养。</p> <p class="ql-block"> 丰富多彩的课程安排,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深入浅出的专家讲座,儒雅风趣的教学大咖,无一不吸引着大家的目光,满心期待与一场文化盛宴的美好邂逅。课堂的模样在名师的演绎下,有了万般模样千般好。新课标的理念化作淙淙溪流,经由名家的妙语连珠,荡涤听众的内心,点亮智慧的灯火。 </p> 落实要素,提升素养 <p class="ql-block"> 王崧舟老师在紧扣部编版教材语文要素的基础上,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虔诚的守护之心引领学生眷注、深情地拥抱《红楼春趣》,用心、用情地做一件事,那就是唤醒学生的诗意生命。他的唤醒是巧妙的,一妙:王老师的这节课从引领学生提炼和概括阅读名著的方法的开篇,概括出:联系课文,猜测意思;难解语句,暂且放过;借助资料,扩大了解三种读书方法,并把这些方法巧妙地渗透进课堂学习中。二妙:品人由面到点,步步深入。 这一单元语文要素中要求学生感悟文中的人物形象。王老师从学生感兴趣的红楼人物形象的“卷轴中”,引导学生畅所欲言,最后归结到作者着墨最多的贾宝玉身上。当学生的注意力全部回归到宝玉这里时,他已经把学生自读品悟的台子搭好了,给出提示:“品宝玉”1.画一画,默读课文,画出文中描写宝玉的语句。2.想一想,宝玉的这些表现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3.在描写宝玉的空白处写上自己的批注。当学生完成以上任务,表达出对宝玉的印象是“单纯、善良”时,王老师紧抓“放风筝”的片段,步步善诱,引导学生从体会到宝玉喜欢美人、喜欢女儿到珍重女儿的形象特质,引出《红楼梦》实际上是在“为女儿立传”的作者本意。此时的学习已经得到了升华,而这种升华没有牵手,没有痕迹,风开水绽,自成涟漪。这样做的初衷,对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衷心进行了保护,不苛求,不难为,让读与品顺其自然地发生。“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在这种建构于学生阅读经验之上的放松催化下,阅读变成享受和探求,学生的阅读渴望便欣欣然地生发起来。</p> 积蓄文化,丰厚底蕴 <p class="ql-block"> 在王崧舟老师《素养立意与文化自信》的讲座中,他指出在新课标中,语文核心素养最核心的范畴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宗旨是增强文化自觉,而认同中华文化又是文化自信的基础。王老师通过《司马光》和《刘胡兰》这两个课例告诉我们聪明、机智失去了方向,没有“德”的支撑,就没有担当和责任,而司马光“舍生取义”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仁”和“义”;刘胡兰“不怕死”的动机和信仰是对党的忠诚,对共产主义的信仰,这就是我们的文化认同,这就是文化自信的力量。而我们语文教材承载的文化是通过意象、母题、文脉等大概念,帮助我们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文化自信。</p> 立足课堂,提高质量 <p class="ql-block"> 作业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续,可以检测教学效果,有助于教师及时把握学情,还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巩固知识,提升应用能力,培养学科素养。在“双减”政策背景下,管建刚老师和张学伟就如何正确处理高质量的作业与课堂教学的关系为我们理清了思路,他认为最经济有效的解决方案是老师们选用高质量的作业,这样既能保证质量,又能减轻老师的负担,我们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高质量的完成作业上面,而高质量的布置、完成、订正作业又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最佳捷径。</p> 依托任务群提升素养 <p class="ql-block"> 从王君老师的讲座《任务群就是我们的好朋友了》中我们知道了学习任务群让可以让语文学习的目标更加明晰,因此我们要重视学习实践,拓宽学习边界,挖掘学习的丰富内涵,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学习任务群也更加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学会充分开发和挖掘学习资源,选择合适的方法,注重同伴合作,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全面提升。</p><p class="ql-block"> 薛法根老师的《手指》这一课“从语文要素入手,紧抓每篇文章的语文要素,我们就能教的集中,学的透彻。这一个个要素的落点,就像一艘船上停船的锚,锚一放下去,这艘船就停住了。”比较就是这篇文章的落点和切入口,整堂课薛老师从比美丑、比作用、比性格、比写法一点点深入进去,整堂课都是在不断的比较中进行,三个板块层层递进,既有知识的传授,又有学生能力的提升,让学生能够一课一得,可谓是聚焦一点,研究透彻。</p> 共研新课标 学习促成长 <p class="ql-block">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今年四月,新课标颁布伊始,工作室的所有成员便在高老师的带领下自发的打印、解读新课标的新理念。</p> <p class="ql-block"> 研讨是起点,不是终点;学习是汲取,更是成长;新课标、新方向、新思考、新征程。“心中有‘标准’,脚下方有路”,只有老师们对新课标有了深入的学习和了解,才能把握好新课标的方向,才能依标指教,才能让核心素养落地,为知识运用赋能,为课堂绽放精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撰稿:李金花</p><p class="ql-block">审稿:高永春</p><p class="ql-block">图片及视频提供:工作室所有成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