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别离

恬妞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从事税务工作已有三十多个年头,今天退休了。我非常感恩这份工作,虽然她没有让我大富大贵,却让我得以养家糊口,让我过有尊严的生活,让我在社会上受人尊敬。</p><p class="ql-block">我于八八年高中毕业,进入税务系统当临聘人员。当时中国小商品城第三代篁园市场还很简陋,只是在市场内垒了很多的水泥台,顶上搭了一两米宽的棚子,逢大雨,雨水都会打到台子上的货品,生意却出奇的好,整日里车水马龙,就算不识字,只要你勤劳肯干,基本都能挣到大钱。而当时的物流业方兴未艾,我就是被派到各托运点征收3.3%的增值税。那时开托运处很大一部分是穷的叮当响,卖了家里的茅草棚来搏一搏的年轻人,那时我的月工资才九十几块钱,他们却日入几千甚至上万不等。那是一个敢拼就赢,敢闯就赢的年代,生活过得热火朝天,无数的人一两年内就鸟枪换炮,改天换地,乌鸦变凤凰,拥有了丰富的物质财富。</p><p class="ql-block">九四年一月,我凭着优异的成绩,招干进入财税系统,成了一名正式的国家干部,被派往上溪财税所。小小的一个乡镇所,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会计、出纳、发票、税务登记等,都有人分别管理。每个乡都派了管理员,手工开票,现金收税。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我们的操作系统从ZT97、CTAIS、再到现在的金三系统,早就实现了企业自主申报、银税联网,税款实时入库。再也不用风里来雨里上去的上门收税了。我是内勤,那时好像真的就是一张报纸一杯茶,每天就是听风看雨,喝茶聊天,这样惬意的日子。在1997年国地税分设时戛然而止。四个内勤,三个去了地税局,我一人留在了国税。从此,我一人身兼数职。没办法,机构刚分设,领导千头万绪,人员根本来不及补充,我忙成了陀螺。</p><p class="ql-block">分设两年后,我终于回到城里,也方便了小孩上学。入职在发票所。国地税分设后,机构职能也进行了调整,全市发票统一在办税大厅发票窗口办理。我在普通发票窗口,正常运转时虽然也忙但还行,但是一到发票换版,那人就当牛马使唤了,回到家啥活都不想干,先在床上趴会儿。当时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有一天会用电子发票代替纸质发票,领购发票,开具发票,只要轻触手机,轻松搞定。迅猛发展的科技推着我们急急前行。</p><p class="ql-block">在上溪所的后半段,我开始尝试写一些小散文,叙说一些小女孩的小情怀。我不是千里马,领导却想当伯乐,把我拎进了办公室当文秘。我一去彻底傻眼了——我对公文写作一巧不通,当时的主任就说了一句话:“你收起所有的修饰,把一件事很直白的说清楚就行了。”我是一个很笨的人,好在做事情很认真,就算不会,也总想把事情尽可能的办好。从此,我一星期起码有四天是在单位加班。白天办公室人来人往,静不下心来改稿子,只好晚上改为了把工作做好,把小孩从稠城一小送去了实验小学住校。每年还得多花九千多块钱的择校费。我从小所所受的教育告诉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高于一切。我很珍惜这份工作,对所有的付出我甘之如饴。只是那么小就让女儿去住校,对她有着深深的愧疚。</p><p class="ql-block">之后,又先后去了外税科、稽查局、稠城分局、商城分局等。2018年7月又经历了国地税合并,简称税务局。分分合合几个历史性的关键时刻都亲自见证了。</p><p class="ql-block">在这里遇到了很多创业者,他们给我们讲述怎样从鸡毛换糖开始,趁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发家致富的经历。还有很多的归国华侨怀着要用实业报效祖国的满腔热忱来义乌创业,也有很多的老外操着比英语还熟练的汉语说,我在义乌实际二十几年了,我爱义乌,我是义乌人,他们都在义乌这片热土都淘到了金。</p><p class="ql-block">母亲常说:头顶三尺有神明,不要以为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只要你做了,就没有不被人知道的。要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干事。这么多年,我谨记母亲的教诲,不敢有违。</p><p class="ql-block">在税务系统已经走过了三十多个春秋,在这里有喜悦,有欢笑,有委屈,也有难过,有时还有抱怨。可是,当我们去远方旅行,看到“税务局”的牌子,会脱口而出,我看到我们的税务局了,相隔千里万里,她都是我们的税务局。原来不知不觉之中,那份对税务的热爱已经刻在生命里,与我们水乳交融,再也不能分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