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优课——2022年中秋节公益直播 暨新课标新理念新课堂专题活动

王芳芳

<p class="ql-block">  为助力教师准确理解和深入领悟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内容变化、目标导向、核心要义,提升教师业务能力,赋能新学期的课堂教学,名师优课教师培训中心于2022年9月11日﹣-12日举办“名师优课一﹣2022年中秋节公益直播活动暨新课标新理念新课堂专题活动”。</p><p class="ql-block"> 教师节撞上中秋节,相信为期两天的培训就是最好的节日礼物!活动初期,我校教师就踊跃报名。大家在假期中也不忘记通过网络来学习!</p> <p class="ql-block">  9月11日上午是张齐华老师的《社会化学习:“减负增效”的课堂秘密》的主题报告。</p><p class="ql-block"> 张老师首先探讨了一个问题:80%学生80%时间在浅表学习。张老师的团队通过研究发现当孩子在说的时候思维投入是最大的,教授给他人的时候知识获得力是最大的。但是我们的课堂中孩子大部分时间都是被动的在听,两周之后孩子会遗忘90%的内容。</p> <p class="ql-block">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张老师由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获得了启发。想出以小组形式,让学生建立情感联结,通过组长小组长小伙伴去帮助其他学生的教学方式。</p> <p class="ql-block">  如何进行小组教学呢?张老师又通过一节课系统的进行了讲解。提前给学生准备一张学习单,让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使用课堂30分钟的时间组内共学,在课堂后半段进行质疑深化,最后用一点时间练习反馈。</p> <p class="ql-block">  9月11日下午徐斌老师进行了《新课标理念谨防课堂新误区》的讲座。徐老师从8个方面展开了他的讲座。</p> <p class="ql-block">一、情境创设为哪般?</p><p class="ql-block"> 新课标提出“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徐老师以《认识乘法》这个真实课例告诉我们,数学课上要排除掉情境中的非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找到有用的数学信息。所以情境创设应该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情境。</p> <p class="ql-block">二、调动积极性是教学目的吗?</p><p class="ql-block"> 新课标提出“教学活动应注重启发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但是有些课堂为了调动积极性,在课堂中使用很多廉价表扬,过分模糊的评价,大搞物质刺激,最终使学生浅尝辄止,急功近利,情绪浮躁,所以我们要避免进入这样的误区。</p> <p class="ql-block">三、生活味>数学味</p><p class="ql-block"> 以课题《找规律》为例告诉我们生活和数学的关系是来龙去脉,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并进行数学建模,去解决同类问题,最后解决生活问题。</p> <p class="ql-block">四、合作交流=小组学习?</p><p class="ql-block"> 小组学习只是众多方式中的一种,避免进入全部进行小组学习的误区。采用小组学习也有自己的时机。</p> <p class="ql-block">五、多样化≠形式化</p><p class="ql-block">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算法多样化、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学习方式的多样化。那如何应对避免形式化呢?以《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为例,要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的机会,适时帮助搜索有困难的学生等。</p> <p class="ql-block">六、活动越多越好吗?</p><p class="ql-block">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活动有表面活动、思维活动等,过于饱和的活动会使课堂浮于表面。</p> <p class="ql-block">七、“三无”现象</p><p class="ql-block"> 公开课中以课件代替板书,以贴代写这样的误区。好的板书可以不断的对学生进行刺激,帮助学生更好的把握教学内容。</p> <p class="ql-block">  在最后徐老师和我们探讨了“过程比结果重要吗”这个问题。</p> <p class="ql-block">  9月12日上午华应龙老师做了《今天,我们怎样学习新课标》的讲座。</p><p class="ql-block"> 华老师提出应该听讲座与学原文结合着学、课标内与课堂内联想着学、新课标与旧课标比较着学。</p> <p class="ql-block">  读懂新课标的主要变化,理解数学课程的性质。确立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掌握课程内容。</p> <p class="ql-block">  何为核心素养,即“三会”“四基”“四能”。小学阶段核心素养主要表现为:数感、量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p> <p class="ql-block">  并在最后对课程实施的内容进行了解读。</p> <p class="ql-block">  9月12日下午俞正强老师做了《量感的认识与量感的培养》的报告。报告里提到通过知道什么是量,再到知道什么是量感,最后进行量感的培养。</p> <p class="ql-block">  量是我们对客观世界定量把握的结果。所以量又分为定性刻画的量和定量把握的量。</p> <p class="ql-block">  陶行知先生说学习即生活,生活即学习。在生活中形成的就是感,感就是理解。</p> <p class="ql-block">  为期两天的学习结束了,听着专家的报告真的是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 新教材新理念,为我们教师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也对我们每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用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数学学科的快乐”且快乐地学数学。</p>

学生

新课标

数学

课堂

学习

老师

教师

情境

小组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