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注:文字与图片来源于:赏石与审美意趣!<span style="font-size:18px;">作者:陈民府</span>《宝藏杂志》文章来源于《一石尚》。在此对原作者表示感谢!</p> <p class="ql-block">赏石与审美意趣!</p><p class="ql-block">《宝藏杂志》2022-09-02以下文章来源于一石尚 ,作者陈民府</p><p class="ql-block"> 奇石的艺术魅力,不仅使奇石爱好者情有独钟,而且已越来越被社会各阶层人士所认可。如何运用正确的审美理念,去认识、鉴定、欣赏、品评奇石,也正日益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中的热门话题。</p> <p class="ql-block">审美意趣的产生</p><p class="ql-block"> 奇石作为审美客体,由于天地之造化,其本身已具备“形、质、色、纹、声、韵、神”等可供人们观赏品评的客观审美要素。只要具备健全的感官,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审美经验,并能运用正确的审美观念去进行品评时,就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奇石鉴赏者。</p><p class="ql-block"> 奇石鉴赏活动是人们作为审美主体感知奇石所产生的一种艺术思维活动。人们鉴赏奇石的审美活动大体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感性认识阶段。应当说爱美、欣赏美是人类共同的天性,它不专属于某些人、某些阶层、某些团体或某些国度,因为如同药能治病,食能饱腹一样,奇石能给人带来精神享受。《云林石谱》云:“天地至精之气,结而为石,负土而出,状为奇怪,或岩窦透漏,或峰岭层峻,其类不一,至有物象宛然,得于仿佛,虽一峰之多,而能蕴千岩之秀,瑰奇可爱,大可列于园馆,小或置于几案……”。</p><p class="ql-block">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盛赞奇石:“三山五岳,万壑千洞,覼缕簇缩,尽在其中,百仞一拳,千里一瞬,坐而得之。”清钱塘学者诸九鼎云:“顾无他嗜好、行万里路,破囊累累,书卷外,惟存奇石作伴;每小憩,则出以摩掌玩弄,谓心乐事无逾于此。”奇石的形态、质地、色彩、纹理等可直接感知的外在表象,被感官反映到人们的大脑中来,经过分析整理产生印象,并依此对奇石作出或丑、或美、或象形与否的初步评价。但这种评价还只是粗糙的、表象的、片面的,尚不能反映其本质和内涵。</p><p class="ql-block"> 二是理性认识阶段,即人们经对奇石反复观察和分析以获取更多信息后,进一步综合整理,并以自己的学识、修养、生活经历和审美倾向为基础,由此引发丰富的联想。这种联想可能是一种形象思维,也可能是一种逻辑思维,但都是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审美思维,并因人而异地赋予其鲜明的个人风格。</p><p class="ql-block"> 赏石审美意趣的产生,通常经历自然美、意象美、意境美三个层次。自然美源于赏者对奇石外在形式美即形、质、色、纹的直观感知,其意趣为“具象直观”;意象美源于对自然美的联想和提升,以自身已有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水平为基础,将想象和情感寄托于石,由人石相融的情境中感悟和发掘出奇石所蕴含的内在美,其意趣为“意象联想”;意境美源于对自然美和意象美的综合提炼及抽象思维,在人石交融中物我两忘,任思绪飞扬,其意趣为“抽象空灵”。恰如现代中国美学大师宗白华所云“意境是情与景的结晶”。</p><p class="ql-block"> 意境之审美意趣并非每个赏石者都能产生。往往会因石、因人、因学识、因情趣、因阅历、因性情等多种因素而有所不同,但这种审美体验却是每个奇石鉴赏者必不可少的跋涉和创造。</p><p class="ql-block"> 赏石意境的创造,是每个高品位赏石者的精神追求,也是赏石界众多石友追求的赏石高境界。我国“境界论”的创始者王国维先生曾将诗词意境或境界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并从“意境”角度诠释“境界”。他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美学大师宗白华也说:“艺术境界不是一个单层的平面的自然再现,而是一个境界层次的创构。从直观感相的模写,活跃生命的传达,到最高灵境的启示,可以有三个层次”。</p><p class="ql-block"> 故王国维又说:“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对于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能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文化审美,不能不懂“境界”之道。要把人之心境融于物境,以宁静的心态观察体会事物的自然本性和表现方式,以“自然之眼”看物,以“自然之舌”说物,从而达到“无我”之高境界。</p><p class="ql-block"> 尊重自然,师法道,遗貌取神,领悟意蕴,是我们进入赏石美高境界的必由之路。</p><p class="ql-block"> 雕塑大师罗丹说过:“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在多年的赏石实践中常常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即在同一地域或同一奇石市场,有的人整天转悠,也没能见得好石头,而有些石友搭眼一看,竟发现大奇大美。这不是偶然,而是差别,主要是学识修养和审美水平的差别。奇石作为审美客体,它对所有爱石者都是公正的,因为其本身所具备的各种美学信息,是公开的,是客观存在的。即奇石通过其自身形态之多姿,质地之坚润,色彩之绚丽,纹理之奇妙,声音之清悦等外在信息,经过人之观察触摸等传递方式,实现石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关系变化。即由一个既不能言,又无生命的封闭系统,转变为能引人产生思维活动的开放系统,从而使人感受到或灵动、或拙朴、或雄浑、或秀雅、或顽丑、或逸美等种种理性认识和美学效应。这种认识往往同欣赏者长期的生活积累分不开,是欣赏者融汇情感,凝聚思想,反映生活的体现。也是欣赏者在对奇石的审美感受中得到的曾与自己有关的经历、情感、爱好、理想的印证。这种理性的认识、想象及至幻想、狂想的审美思维空间是十分自由,十分广阔的。</p><p class="ql-block"> 奇石鉴赏具有明显的审美特征,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其自然属性就是奇石本身客观存在的、直观的、易于人们所认识所接受的美学价值,它通过自身之美给人们带来愉悦,带来精神享受。其社会属性则是通过人们的欣赏品评而悟出“人石互通,天人合一”境界,并赋予奇石以人格化、理想化的精神内涵,从而给人以启迪,给人以智慧和哲理,进而影响人生的情操修养和志向理想。</p><p class="ql-block"> 清代学者赵尔丰曰:“石体坚,不以柔媚悦人,孤高介节,君子也,吾将以为师;石性沉静,不随波逐流,然叩之温润、纯粹,良士也,吾乐与为友”。古往今来,玩石以石为师为友者,何其多战!为石而痴迷,而癫狂,而掏空腰包,废寝忘食,终日奔忙者,又何止千万?这一切,都因为奇石太美了,其品格风骨太令人向往了。它没有世人那般势利,它或坐,或卧,或立,总是端庄有致。对前来观赏者,虽做不到彬彬有礼,却也不卑不亢。它既不仰视权贵,也不俯视布衣,它朴实如同老农,天真酷似少女,那坦荡的情怀,那诚挚的憨态,令人望而生情,如遇知己。</p><p class="ql-block"> 每一块奇石,都是孤品,绝不雷同;每一块奇石,都体现着宇宙之造化,蕴含着天地之灵气;每一块奇石,都隐藏着某种信息,一旦与人沟通,便可人石合一。此乃地之骄子,与吾辈因缘而聚,吾常因此而为之自豪,然石却不骄傲。不管自己具备多少可夸之处,不管人们怎样为之赞美,它无论是居于华堂,还是安于草舍,无论是众星捧月,还是默默无闻。它都依然如故,保持着一贯如常的平和淡泊之气,不矫作,不浮华,不张扬,不自夸,诚诚然若圣僧打坐、谦谦然如君子临风。每观奇石,都好像聆听一次教诲,受一次情操的洗练,对吾辈如何做人,如何处世,似都有所领悟。石之启示,足可为师友。</p> <p class="ql-block">审美意趣的差别</p><p class="ql-block"> 不同的鉴赏者都有不同的审美情趣,这是由于鉴赏者不同的生活阅历、学识修养、道德情操、兴趣爱好决定的。不同的审美情趣指导鉴赏者在头脑中通过对奇石的形、质、色、纹、韵等诸多审美因素,进行不同的组合整理,便得出了不同结论。如有的偏好具象,追求状物肖形;有的喜欢抽象,追求意境韵味。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用不着品评谁高谁低,只要赏心悦目,有益于陶情养性和身心健康就好。大千世界,本来就是一个万花筒。奇石艺术之所以有别于其他的人文艺术形式,就是因为它作为一种妙趣天成的自然艺术品,其形、质、色、纹、韵,都是不以人们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人们各自能对它认识多少,怎么理解,如何选择,不是凭某种强化手段所能左右的。</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过去组织的历次石展中,包括全国性的大展,常常会出现评奖方面的不同意见,不是专家评委的水平不够,评奖不公,而是由于各位专家评委的审美标准有侧重,审美意趣有差别,因而对各自偏好的奇石就很可能产生一种审美倾向。谁对谁错?事实上谁都没错,都有一番道理。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情人眼里出西施”便是。但一般说来,应尊重多数人的意见,尊重学有专长的专家评委的意见。在赏石实践中,当你为一件奇石命名时,你就已经融进到你的情感,你的审美意趣,包括你的审美偏好,别人要想理解就必须从你的角度进入,而这种理解,是需要一定条件和因素的。因此,要允许差别,理解差别,有差别才能提醒并帮助众多的石玩爱好者,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奇石,进而提高鉴赏境界和审美水平,增强审美意趣,普及赏石文化。</p> <p class="ql-block">审美意趣的取势</p><p class="ql-block"> 当今世界,欣赏奇石,收藏奇石,似已成时尚。那么奇石鉴赏的审美意趣将趋于何方呢?</p><p class="ql-block"> 一是追求古风。我国的赏石文化不仅历史悠久,而且灿烂辉煌,它起于晋唐,盛于两宋,发展于元、明、清和近现代,可谓名家辈出。他们遍布朝野,名贯古今,赏石阅历丰富,赏石理论精到,文化积淀深厚,著述评说颇多,留下了丰硕的石文化遗产,足以值得我辈仰慕追求。清人板郑板桥在一幅《石》的上画面曾题一长跋曰:“米元章论石,曰瘦,曰皱,曰漏,曰透,可谓尽石之妙也。东坡又曰:‘石文而丑’,一‘丑’字则石之千姿万态皆从此出,彼米元章而但知好之为好,而不知丑劣之中有至好也。东坡胸次,造化之炉治乎!燮画此石,丑而雄,丑而秀……。”至此从米芾的“瘦、皱、漏、透”四字标准到东坡先生的“石文而丑”,再到板桥道人的“丑而雄,丑而秀”,历时数百年,可谓对奇石的审美标准在不断演化提升。</p><p class="ql-block"> “瘦、皱、漏、透”作为赏石审美标准,应无可指责,添一“丑”字,又增“雄秀”,境界似又高了一层,因为它体现了自然天成、大朴不雕、返璞归真的美学理念,展示美之内涵,呈现了意蕴深厚、气象万千的精神境界。郑板桥还有一副《竹石图》题曰:“十笏茅斋,一方天井,修竹数杆,石笋数尺,其他无多,其费亦无多也。而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非我爱竹石,竹石亦爱我也……我辈欲游名山大川,又一时不得既往,何如一室小景,有情有味,历久弥新乎”。可见板桥赏石,情逸神飞,有滋有味,寄情于斯,超然物外,乃高人也。</p><p class="ql-block"> 赏石在于悟道。石为载体,审美思维因石而发,逸情雅兴因石而生,人生哲理因石而悟,石之德达于人心,天之道为人所解,这是不是“天人合一”?青原惟信禅师说:“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以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体歇处,依然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大师此语已悟禅理真宗,揭示了认识论的真理。同一事物,因对其认识深度不同,便出现先是直观世界,尔后超然物外,最后又返璞归真的精神境界。见山是山,看的是客观存在,直观事物,乃凡人也;见山不是山,悟的是人生哲理,自然规律,乃高人也:见山还是山,说的是悟透禅机,回复自然,乃神人也;可见凡人与神人的路是相通的,但须经过“悟”,赏石亦如此。</p><p class="ql-block"> 虽然时代在发展,但品鉴奇石的审美意趣仍无大变化,尊重传统,继承传统从传统文化中吸取精华、改革创新并发扬光大的追古之风依然是众多爱石者的审美选择。</p><p class="ql-block"> 二是追求意境。赏石重在会意追求意蕴气韵等精神内涵,是赏石的高境界,也最能体现奇石的审美价值和收藏价值。老子曰:“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一语道破了以现代语言名之的认识论证法,也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哲理,这对于指导我们追求赏石的高境界有重大意义。我国自古以来,有许多传统艺术都把神似大于形似作为审美追求的最高目标。如美术创作中把国画分为“能、妙、神、逸”四个艺术品位,状形肖物者为能,形象生动者为妙,形神兼备者为神、形非神似者为逸,如此定位,对奇石品位有无借鉴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美学观念上的共性是追求诗情画意,追求意象美和意境美,欣赏奇石也不例外。</p><p class="ql-block"> 在我们的赏石实践中,完美之石是很难碰到的,几乎没有,再好的石头似也总有不尽人意之处。正因如此,恰恰构成了另一种美,即缺陷美。正如断臂的维纳斯雕像给人们安上审美思维的翅膀一样,有些奇石也正由于某些小缺陷而给赏石者创造了广垠的审美空间,任赏者的思维想象随风缥缈,而渐入佳境,最终顿悟得道。感于斯,乐于斯,陶醉于斯,非金钱所能换,非亲友所能赐,陶陶然逸情自赏,飘飘然如置仙境,这可能即为人们所追求的那种只可意会不好言传的意境美。当然,我并不否定具象之石的审美意趣和美学价值。</p><p class="ql-block"> 因为奇石之所以为奇,正是首先因为其形态逼真,才被人们所喜欢,所接受。无论到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欣赏层次,形神兼备的石头,都是好石头。君不见,历次奇石拍卖高价位成交的,大多是象形石。因此,赏石切忌以偏框全,走向极端。当前,不少石友都喜爱景观石,其实景观石也是一种形象石,大多比拟山、大地、飞瀑、悬崖等等,能令人神思遐想,仿佛置身于自然山水间。这实质上反映了现代人久居都市后而转思回归大自然的返璞归真之情,但请君试想,如都以景观石比拟自然风貌,竞相仿之,千篇一律,是否会乏味?正如同我们如果仅停留于“瘦、皱、漏、透”的古训,赏石文化便很难发展。</p><p class="ql-block"> 当下石展努力营造一石一室一景一意境的展示空间,这无疑有利于提高审美品位,增强审美意趣,体现了鉴赏者不断发现并挖掘奇石意蕴的审美趋向。同时,也说明了奇石文化的探讨正朝着更能揭示其精神内涵的方向发展。</p><p class="ql-block"> 三是追求多样性。鼓励从不同的角度增强审美意趣,扩展审美文化,提高审美价值,应成为当今赏石界值得讨论和研究的一个理论话题。讲抽象不要否定具象,讲意境不要陷入玄学,可能不仅是一个思想方法问题,也是一个普及赏石美学工作中值得注意的倾向。以前文学创作中的“意识流”“朦胧派”,美术创作中的“抽象派”“印象派”等形神放浪之作对赏石文化有无影响?不同的艺术形式之间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影响,只不过表现形式上有时显著变化,有时潜移默化罢了,应当说,在赏石艺术上崇尚神似大于形似,浪漫大于现实的审美观念是一致的,审美标准是统一的,奇石鉴赏审美意趣的多元化也正是由此派生出来的。</p><p class="ql-block"> 多年来,人们所收藏的大多是变化夸张、似是而非的奇石,真正形神兼备的奇石数量很少,而形非神似、意蕴生动、内涵丰富的就更少,这种奇石看什么也不像,再看又总觉得仿佛像什么,有魅力,有魔力,诱导你去欣赏,去交流,就如同一本好书,好看,耐看,但总也读不完,似懂非懂,若明若暗,虽掩卷而不得神闲,那此石就定是神品了,君若有缘,此生得一石足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