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读书笔记

美迪

<p class="ql-block">《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朝”表示早年时候,“夕”表示晚年时期。朝花夕拾是早上的花晚上来捡,这里指鲁迅先生在晩年回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的人和事。</p><p class="ql-block">《朝花夕拾》,注定是千古名篇!倒不仅仅是因为它的文字,而是因为它是鲁迅的童年记忆,是了解鲁迅其人的第一重要资料!</p><p class="ql-block">当然,了解鲁迅其人的第二重要资料,就是鲁迅的弟弟周作人关于鲁迅的文章!</p> <p class="ql-block">《朝花夕拾》里作者鲁迅用夹叙夹议的方法,以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线索,真实生动地叙写了自己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一组生活经历,抒发了对往昔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对旧势力、旧文化进行了嘲讽和抨击。</p> 写作背景 <p class="ql-block">1926年,北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制造了“三·一八”惨案。作者鲁迅写下《纪念刘和珍君》等一系列文章,热情支持学生的正义斗争,控诉北洋军阀政府的残暴。《朝花夕拾》中的作品虽然在追忆往事,但也是“借题发挥”,影射、讥讽当时的社会现实。</p> 故事梗概 <p class="ql-block">《朝花夕拾》为“回忆的记事”,原名《旧事重提》,反映了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前七篇反映他童年在绍兴的家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p><p class="ql-block">作品揭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丑恶现象,反映了那些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p> 主题思想 <p class="ql-block">《朝花夕拾》十篇散文勾勒了从清末到辛亥革命时期的若干社会生活风貌,是一幅幅世态图和风俗画。虽然是回忆性散文,但是有现实的斗争性和深邃的思想性。它的思想内容集中表现在以下几方面:</p><p class="ql-block">⑴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思想,具有对封建教育、封建道德、封建顽固派的批判意识。《二十四孝图》中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丑恶和残忍;《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五猖会》中鞭挞了封建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对儿童活泼可爱的天性的束缚、压制和摧残;《父亲的病》中有力地痛斥了那些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庸医;《琐记》中刻画了洋务学业内的“乌烟瘴气”。</p><p class="ql-block">⑵表现对亲友和师长的崇敬、怀念之情。作者通过对青少年时期生活片断的回忆,记叙他所接触到的一些人物的感人事迹,塑造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长妈妈、藤野先生、范爱农等。</p><p class="ql-block">⑶批判封建思想、封建制度对青少年的毒害思想。</p><p class="ql-block">⑷揭露思想文化战线上资产阶级文人的本质。《狗·猫·鼠》开篇便揭开斗争的序幕,资产阶级文人以“正人君子”的姿态攻击鲁迅的仇猫。</p><p class="ql-block">⑸作者以炽烈的感情和浓重的笔墨,揭示了一个时代的各个侧面。《狗·猫·鼠》介绍旧的婚俗,要问名、纳采、磕头作揖,繁琐至极。《范爱农》描写辛亥革命以后的一些情形,把辛亥革命换汤不换药的本质揭示了出来。</p> 主要人物 <p class="ql-block">阿长(出自《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她是封建社会下一个典型的农村劳动妇女,身材粗壮,喜欢切切察察,而且还踩死鲁迅喜爱的隐鼠,这些都使鲁迅对她感到厌烦。但是,当她真诚善良的一面表现出来,如送给鲁迅他心心念念的《山海经》时,鲁迅不禁心生敬意和感激。</p><p class="ql-block">藤野先生:在《藤野先生》中,藤野先生是鲁迅留学日本期间极为尊敬的良师。他不修边幅,但治学严谨,一直热心地关注鲁迅的学习,与当时日本学生对中国留学生的鄙视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藤野先生的高尚的品质一直激励着鲁迅勇往直前。</p><p class="ql-block">范爱农:在《范爱农》中,范爱农是当时社会充满爱国情怀的一群小知识分子的形象代表。他们的命运起伏与时代的发展紧密相连,他们经历了对黑暗的不满、对革命的期待以及对革命的失望的心路历程,但最后社会的迫害、生活的窘迫又再次将他们逼入绝境。</p><p class="ql-block">父亲:在《五猖会》中,鲁迅塑造的“父亲”形象似乎不近人情,与现实有些出入,主要是为表达主题而设置。父亲利用孩子爱玩的天性强迫孩子背书,使孩子深受打击,留下心理阴影,从而揭示了封建家长制对于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p><p class="ql-block">衍太太:《琐记》中的衍太太是位专爱拨弄是非,教唆小孩子作恶,然后散布流言蜚语的两面派人物。</p> 狗·猫·鼠 <p class="ql-block">《狗·猫·鼠》作为《朝花夕拾》的第一篇,有着众多的隐喻与讽刺。当然,这里面也很多的时代特征,让人难懂。</p><p class="ql-block">看了一些知乎相关的回答,了解了一下背景知识:</p><p class="ql-block">本作于1926年2月开始创作,到11月结束的,历时9个月,1924年5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新任校长杨荫榆与政府勾结,压制学生的革命活动,滥用经费,违章收费,等等,引起学生公愤。1925年初,学生派代表要求教育部撤换校长。5月,杨借故开除刘和珍、许广平等6名学生自治会代表。1925年5月12日,鲁迅在《京报副刊》上发表《忽然想到(七)》,第一次公开表示对此次学潮的意见,公开支持学生。5月21日,鲁迅又写了杂文《“碰壁”之后》,尖锐地抨击那些所谓教育家们对学生的迫害,他把无限的同情与正义给予了受迫害的学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背景链接:鲁迅先生为什么会用《狗•猫•鼠》做为《朝花夕拾》的第一篇</p><p class="ql-block">此时,鲁迅确实因为支持女大学生,与陈西滢等人陷入骂战,在双方激烈笔战的时期,《朝花夕拾》也是这时候出现的。因此鲁迅的《朝花夕拾》,有很多对于陈西滢等人的明嘲暗讽。</p><p class="ql-block">猫作为文章中着墨最多的角色,其实就是在讽刺陈西滢这类“学者”,认为他们欺侮弱者,并且对于强者谄媚。尤其是陈西滢在女大学生事件后,公然支持杨荫瑜,因此对他的讽刺不言而喻。而文中对于猫的态度是有改变的,在猫教老虎的故事中,鲁迅也庆幸下树的不是虎而是猫,虎应该代表着帝国主义的列强(前文中也说狮虎同族却是媚态)。说明猫对于虎的侵略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但是过大于功,他们还是教给了虎很多的东西。作者自己最讨厌猫的地方其实是猫老是在自己耳边叫嚷,这也意味着鲁迅对陈西滢等人的不屑于厌恶,而鲁迅又说这种人明明很厌恶,但是自己去赶走却又被别人说残忍,一方面是讽刺国人泛滥的爱心和中庸性格,一方面就是表示无奈与不屑。</p> <p class="ql-block">而狗其实有很多种解读,鲁迅可以是文中的狗,因为他和狗一样仇猫,但是鲁迅也暗嘲了狗是没有眼力的,自己的问题还怀恨在心,感觉其实还是在骂陈西滢、胡适与徐志摩一派的“现代评论派”,尤其是徐志摩,徐志摩曾经抨击过鲁迅,1924年他主持的《晨报》上刊登一篇文章这么说:</p><p class="ql-block">“鲁迅先生的作品,我拜读过很少,他平常零星的东西,我即使看也等于白看,没有看进去或是没有看懂。”</p> <p class="ql-block">鼠,是文中的弱者,也是作者同情的对象。鼠可以象征着穷苦大众,在被猫这一类的欺压者折磨,鼠自己也很担忧。但是鼠不是被猫杀死的,而是被长妈妈一脚踩死的。长妈妈其实是无知一类人的代表,说明鼠不是死于阶级,而是死于无知。这也是作者弃医从文的一个目的所说。作者希望拯救鼠,要为鼠整日担忧,但是还是敌不过无知与粗鲁。</p> <p class="ql-block">文中还有一个着墨不多的动物,兔。鲁迅《呐喊》中《兔和猫》是本篇的开头由来,《呐喊》中写了大猫将兔子折磨吃掉的故事,其实兔子更代表弱者,而且是作者最希望保护的弱者。而兔子和鼠都是弱者,兔子是被猫吃掉的,老鼠是被无知踩死的,都隐喻了作者对弱者的同情,也暗示了弱者的两种悲惨的结局。</p> 阿长与《山海经》 <p class="ql-block">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透露出人性的美好,鲁迅先生对于保姆阿长的由憎恶到敬意,到最后的怀念的心路历程。</p><p class="ql-block">一、鲁迅先生憎恶阿长的原因:</p><p class="ql-block">1.谋死了鲁迅先生养的隐鼠,且欺骗了他。</p><p class="ql-block">2.黄胖而矮,长的并不好看,小孩子天性里有着对于美的追求。</p><p class="ql-block">3.阿长切切察察,好打小报告,鲁迅先生的顽皮都传进了母亲的耳中。</p><p class="ql-block">4.“大”字形的睡觉方式,挤压了鲁迅先生的空间。</p><p class="ql-block">5.规矩太多,让先生不耐烦。</p> <p class="ql-block">二、敬意的由来</p><p class="ql-block">1.第一次产生敬意,来自于阿长讲述长毛攻城时,她们这样的女人会被拉到城墙上,脱掉裤子使对面大炮炸了的惧惮。后来这种敬意淡薄并消失了。恐惧并不能长久的存在,负面的情绪总有落寞的一天。</p><p class="ql-block">2.第二次产生敬意,是先生儿时曾渴慕一本绘画的《山海经》而不可得。“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不识字的阿长,告假回家回来时,给鲁迅先生带来了“三哼经”(即《山海经》),对于鲁迅先生而言,这是一本书,更是阿长爱的寄托,是鲁迅先生童年美好的记忆,更是鲁迅先生治愈心灵的一剂良药。</p> <p class="ql-block">三、永远的怀念</p><p class="ql-block">三十年过去,阿长辞世,每一次回忆起曾经不耐烦的规矩,都是一种人生智慧的再度体味。</p><p class="ql-block">“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这是做人的礼貌,“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这是对生死之事的尊重,“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这是节俭得意识,“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进去的”,这是为人的尊严,就连鲁迅先生当初觉得最难捱的吃福橘习俗,也浸透了阿长对于先生的爱意与祝福。</p><p class="ql-block">“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终于记不得阿长姓名的鲁迅先生,只能在三十年后的一次次回忆中悼念着最初不能理解的爱意,成长是一个知道真相却无从弥补的残酷过程。</p> 二十四孝图 <p class="ql-block">这篇文章可以分为两部分。</p><p class="ql-block">一、“只要对于白话来加以谋害者,都应当灭亡”</p><p class="ql-block">第一部分主要是鲁迅先生对于这句话的阐释,从此出发,引出了中国儿童没有合适的读物,以启发心智,鲁迅先生从而想到自己曾经只能光明正大的看《文昌君阴骘文图说》和《玉历钞传》,看的尽是些鬼鬼神神,规规矩矩的故事。向来也是无趣得很。</p><p class="ql-block">在这一部分中鲁迅先生用了阿尔志跋妥夫的话来讲谋杀,是在讽刺“现代评论派”的所谓“言行一致”,不过是一种虚伪的做派,以言语为工具,突显个人的“高尚”品格,这个与第二部分先生论《二十四孝图》有异曲同工之处。</p> <p class="ql-block">二、《二十四孝图》中的七个故事</p><p class="ql-block">鲁迅先生对于《二十四孝图》的叙述是以一种抵制封建糟粕思想的角度出发的,就连不识字的阿长,都可以看图滔滔不绝的说上一段事迹,可见此书对于当时国人的毒害之深。</p><p class="ql-block">1.子路负米</p><p class="ql-block">2.黄香扇枕</p><p class="ql-block">两个故事,尚有温情可言。</p><p class="ql-block">3.陆绩怀橘</p><p class="ql-block">就让人感到道德有失,以“孝”之名,行偷盗之举,《三国演义》中孔明舌战群儒时,提及此事,总不能是赞扬陆绩吧,难道这又是“读书人的事”?</p><p class="ql-block">4.哭竹生笋</p><p class="ql-block">5.卧冰求鲤</p><p class="ql-block">此二事便毫无科学依据可言,纯粹的精神幻想,愚弄国人心智,若真是上天有灵,神明庇佑,这破败的旧中国,又作何解释。</p><p class="ql-block">6.老莱娱亲</p><p class="ql-block">在这个故事中,孝成为了一种形式,“诈跌”以取乐,便失了正气,“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孝”字的质在这就坏掉了,成了一个人彰显个人品德的工具,非发于心,实属不诚之举。</p><p class="ql-block">7.郭巨埋儿</p><p class="ql-block">读来头皮发麻,若是儿时真的听来这个故事,与鲁迅先生当是一样的恐惧,埋子活母,子不为人,母亦不为人,不过是牺牲了儿子这件工具,借母亲这件工具,以彰显自己的德行,欺世盗名之辈。古云“父慈子孝”,若有父如郭巨者,为儿者,当若何。</p> <p class="ql-block">“孝”应当是发自于人心中的正能量情感,这种情感应当引人向善,一旦执着于“孝”的虚名,便容易偏离了孝的本质,做出很多违背人性的荒唐举动,那么人心也就坏了。</p> 五猖会 <p class="ql-block">本文是鲁迅在1926年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本文可以说是匠心独运,虽然开篇就在为这个盛大的五猖会开始蓄势,但是知道末尾却没有多少真正描写这盛大赛会的文字,所以鲁迅的这篇文章可谓是醉翁之意不在酒。</p> <p class="ql-block">本文从一开始就在描写各种赛会的情况,通过文字的叙述我们知道了五猖会是县里最盛大的赛会,到这里的时候,作者突然转笔,转而描写父亲强制要求鲁迅背书,鲁迅因此郁闷至极,虽然最后背书成功,获得了去看五猖会的许可,但是最后却并没有写赛会的盛况,与文章一开始的情绪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进而表达了鲁迅对于封建强权教育对孩子天性扼杀的强烈谴责。</p> <p class="ql-block">其实鲁迅的父亲相比当时社会的其他人来说已经不算是顽固的了,但是在鲁迅父亲的眼里,读书-科举-做官依旧是自己孩子的唯一出路,这点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悲剧,对于父亲本身来说同样是一个悲剧,而造成这些悲剧的正是封建强权教育、</p> 无常 <p class="ql-block">无常是勾摄生魂的使者,他一出现就表明一个人要失去最宝贵的生命,按理说该是人人敬而远之,讨厌不及的。然而在鲁迅笔下,他却是可爱的。</p> <p class="ql-block">虽说在目连戏里,无常由最开始的同情阿嫂,私自将她儿子还阳半刻而被“不大高明”的阎罗天子误解,并且给了“我们的活无常以不可磨灭的冤苦的印象”,随后就变成了执法不带一丝情。但在人们心里,这不能怪无常,而是因为他受了阎罗老子的督责,不得已也。真正的他,还是和以前一样,充满了情谊,若是有像帮助阿嫂儿子还阳半刻的“人情”,他是一定会给的。</p> <p class="ql-block">“活无常”正是务实的“下等”乡民,而“死有分”却是虚伪的“正人君子”。正是这些“绅士”“名教授”与“下等”乡民组成了现实世界里两个不同的世界。“阴间”与“阳间”,“民间”和“官方”形成对照和对立关系面。鲁迅追忆的故乡是以社会底层民众质朴信仰为依托的世界,是“下等人”的世界。所批判的正是“上等人”的不讲公理,正人君子的欺骗性和普通百姓的朴素认知,鲁迅始终站在“下等人”和“愚民”一边。</p><p class="ql-block">在《无常》这篇散文里,鲁迅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实写鬼无常,虚写人间无公正、无人情,表现阳间不如阴间的残酷事实,表明了他对公正与人性的渴望。</p> <p class="ql-block">我们回到关于《无常》的理解上。</p><p class="ql-block">当我们意识到,《无常》其实是回忆+骂人这样的组合时,我们理解它便轻松多了:某天鲁迅想起了儿时看戏时的无常,点起一根烟,陷入了回忆,并且将自己的回忆写在了纸上。回忆着回忆着,思维便开始发散,不由便想起了近日陈西滢骂自己的文章,于是愤愤然,中断回忆,借着无常暗讽几句陈西滢,讽刺够了,便继续回忆,回忆着回忆着,思维又发散,便又暗讽几句。如此往复,便形成了此文。</p>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p class="ql-block">这篇散文写于1926年9月18日。“三·一八”惨案以后,鲁迅被北洋军阀列入通缉的北京文教界五十人名单。因此他无法公开与北洋军阀作斗争,被迫于1926年应厦门大学的邀请离开北京。鲁迅到厦门大学时正值暑期,学生还没开学。鲁迅在辗转流徙,心情苦闷的时候经常回忆起少年时的往事,就写了这篇散文发表于《莽原》上,发表时加的副标题是“旧事重提之六”。</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篇谱写幼年往事的优美回忆性散文。在这一脍炙人口的散文中,作者以如诗的笔触舒卷自如地描绘了一个妙趣横生的童心世界。</p><p class="ql-block">“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在结构上形成鲜明的对比,书屋虽然是所典型的封建私塾,但作者鲁迅立意并不在于批判。这篇散文题目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点出了创作的本意和内容,即叙写自己从有“无限乐趣”的“乐园”到全城“称为最严厉的书塾”的过程和心程。</p> <p class="ql-block">这篇文章首先采取由远及近、由高到低、从静到动、先夏后冬的描写顺序,对百草园的景物作了有层次的描述。先写远远望见的、粗线条的景物,如菜畦、皂荚树,再写身边、脚下、眼前的景物,如何首乌根、覆盆子果实;先写静止的,如石井栏,再写动态的,如叫天子;先写生机勃勃的夏季,再写别有情趣的冬季。其次,运用对比方法,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再次,用词准确、鲜明、生动,突出了景物的特点。如作者用“扫开、支起、撒些、系、牵、看、走、拉”等一连串的动词,清晰、准确地写出捕鸟的全过程,表现了儿童好动的性格,以及对捕鸟的喜好。文章描写中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状物、叙事、写人都真实具体,放得开,收得拢。</p> <p class="ql-block">这篇散文条理清晰,语言生动流畅,清新活泼。作者以时空为线索,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了儿童热爱自然,天真活泼、无忧无虑的心理,探求各种知识的广泛的生活兴趣,以及作者当时的童真童趣。全文最后一句,所表达的思想也有深层含义,实是指作者的童真童趣的一去不复返。</p> 父亲的病 <p class="ql-block">《父亲的病》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最初发表在《莽原》上,后被收录在《朝花夕拾》当中。讲的是鲁迅的父亲得了肝病,肚皮鼓胀,疼痛难忍,在绍兴找了几任中医都没有治好,最后在痛苦中去世的故事。</p><p class="ql-block">这篇文章大家记忆深刻的点有很多,或许是几任医生之“庸”、草菅人命、故弄玄虚,以及中医的荒唐。比如蟋蟀要原配的才能入药,故而鲁迅调侃地说,“似乎昆虫也要贞节,续弦或再醮,连做药资格也丧失了。”要治疗鼓胀,就要“败鼓皮丸”,“用打破的鼓皮自然就可以克伏他”,看来谐音才是生产力啊!</p> <p class="ql-block">现在我们对于这样的故事自然是可以一笑置之,加上回忆起自己或多或少都接触过此类药和药引,便足以引发课堂上的一场“开怀大笑”了。</p><p class="ql-block">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曾经写到这段经历,便得出一个结论——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他由父亲一个人的多病,想到中国无数人的体弱。所以他怀着这种悲愤,准备去学西医,救治像他父亲似的被庸医耽误的人的性命。又因为日本的明治维新便是从学习西医开始发端,或许这颗医学的种子也可以促进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p><p class="ql-block">这就是由“父亲的病”,鲁迅想到要去医治的第一味药——西医!</p> <p class="ql-block">但其实,“父亲的病”这件事并不怪当时的医生,因为这个病即使现在也无法医治。而鲁迅笔下反写做“陈莲菏”的医生,其实本名叫“何廉臣”,是绍兴当地的名医,还创办了医药学报,是一个有口皆碑的好医生。但是鲁迅当时并不知道这个病无法医治,所以其实也不能怪鲁迅的偏激,只能说是时代悲剧,只是少年失怙的痛苦太剧烈、太强大了!</p><p class="ql-block">所以我一直在想,鲁迅笔下有很多愚昧的人,都表现在对于治疗疾病的“荒诞信仰”——比如《药》中众人认为人血馒头可以治疗痨病——是不是也是他刻意的安排呢?或者说是中医PTSD?</p><p class="ql-block">如果是的话,鲁迅就是把这些庸医、和信庸医的人,都看做是一种“病态”,是需要医治的。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愚昧、麻木,都是需要医治的。而后来鲁迅因为“幻灯片事件”决定弃医从文则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故事了。</p><p class="ql-block">这就是由“父亲的病”,鲁迅想到要去医治的第二味药——唤醒国民的精神,改革社会的弊端!</p> <p class="ql-block">如果把本文更多地看做一种批判,则它更应该被收录在《呐喊》中,而不是《朝花夕拾》。以及,“文学即人学”,它当然有社会性价值,但更多的则是人的价值。</p> 琐记 <p class="ql-block">《琐记》写于1926年10月8日,最初发表于1926年11月25日《莽原》半月刊第一卷第二十二期。1926年春天,段祺瑞政府在北京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三·一八惨案,鲁迅因抗议政府暴行而被通缉。这年8月他南下来到厦门大学任教。在这里,校长的尊礼读经,口是心非,对立派的打击排挤,使他异常的寂寞和苦闷。这段时期,他对以往的岁月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同时,也写了一些回忆往事的文章,《琐记》就是其中的一篇。</p> <p class="ql-block">文章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但不是如题目所言,其中还是可以发现一条比较清晰的脉络,就是先生思想价值观的逐渐成型。</p><p class="ql-block">一、外出求学的缘由</p><p class="ql-block">我感觉鲁迅先生是带着一种怨恨的心里在写衍太太这个人物的,从上一篇的《父亲的病》中,先生因听了衍太太的建议,使父亲在不得安宁中逝去的悔恨,到如今这一篇对于衍太太伪善、嚼舌根、心地恶毒的形象的描写。</p><p class="ql-block">衍太太只是鲁迅先生外出求学缘由中的一小部分,而在此篇文章中却成了主要原因,想必是鲁迅先生为了表达对于传统农村妇女的愚昧、伪善的形象的一种厌弃态度。</p><p class="ql-block">“流言的来源,我是明白的,倘是现在,只要有地方发表,我总要骂出流言家的狐狸尾巴来,但那时太年青,一遇流言,便连自己也仿佛觉得真是犯了罪,怕遇见人们的眼睛,怕受到母亲的爱抚。”人言可畏呀,如今的网络舆论暴力何尝不是如此,持续的热度发酵过后,当事情真的水落石出,还当事者一个迟到的清白,又有何用,心灵的创伤是早已留下的,只能静待时间的抚平。</p> <p class="ql-block">二、外出求学的日子</p><p class="ql-block">外出求学中,鲁迅先生经历了三个过程:</p><p class="ql-block">1.雷电学堂</p><p class="ql-block">用先生的话讲是“乌烟瘴气”,一个所谓的现代学堂,教授的多是没有用处的知识,味同嚼蜡;学生在这里也是分三六九等的,迈着螃蟹步的头二班学生,和后来教育部的官员是一脉相承的,当时的教育现状可见一斑;淹死人的池子,填平后镇压了一座关帝庙,学生在这里也是要小心谨慎一番的,这样的学堂处处透漏着一种压抑,没有良好的学习的氛围。</p><p class="ql-block">2.矿路学堂</p><p class="ql-block">别致的课程里的地质学和矿物学,是对于全新知识体系的接触;《华盛顿论》的考试题目,让人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看新书的风气流行,鲁迅先生对于《天演论》的如饥似渴透出了对于知识的渴望;毕业时虽学问上仍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都不见”,心中却明白尚有求学之路可试,先生对于自己的人生有了判断和方向。</p><p class="ql-block">3.留学之事</p><p class="ql-block">因为祖母哭闹而放弃机会的同学,曾经游历日本的前辈给了两个错误的建议,似乎在预示着日本留学的此行并不会太顺当。</p><p class="ql-block">文章可以用“漂泊”和“成熟”这两个词概括,几经波折,几经动荡,在这条曲折的求学路上先生看到了底层人们的愚昧伪善,看到了上层人士的作威作福,看到了这个文明古国透露出的衰弱,在不见五指黑暗中,鲁迅先生寻找着那唯一的光,鲁迅先生的思想逐渐形成,正因前途不明,更要不懈求索。</p><p class="ql-block">“虽千万人,吾往矣”。</p> 藤野先生 <p class="ql-block">鲁迅之所以能成为后来的文学巨匠,和他的老师密不可分。他在日本留学时遇到的藤野先生对他影响很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p> <p class="ql-block">精神上的抚慰</p><p class="ql-block">鲁迅在日本留学之时,因为旧中国国力微弱,中国留学生在日本遭受了很多歧视。比如说,鲁迅考试及格,却遭到无端的非议。再加上鲁迅家道中落,受尽了世人的冷眼,在异国他乡能受到来自老师的鼓励,自然是一件令鲁迅无比暖心的事情。</p><p class="ql-block">藤野先生超越国界的平等和博爱精神,对身处困境中的鲁迅该是多么重要啊。</p> <p class="ql-block">治学态度的传承</p><p class="ql-block">鲁迅在讲义上描绘血管的时候,为了好看,将血管的位置稍作改动。这样的改动让解剖图更加好看,但是藤野先生亲自将这些错误给改正了过来。</p><p class="ql-block">看似只是一件小事,但是这让鲁迅看到了严谨治学的态度。这样严谨的态度,自然会让鲁迅受益颇深。</p> <p class="ql-block">懈怠之时的督促</p><p class="ql-block">鲁迅把藤野先生的照片挂在自己的墙上。仿佛藤野先生从未走远,一直在像上学时那样陪伴着他,督促着他,鼓励着他。这为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每当他懈怠之时,藤野先生的照片让他增添了许多勇气。</p> 范爱农 <p class="ql-block">1926年8月底,鲁迅来到厦门大学教书,过得很不如意,百无聊赖,便写了很多回忆文章,取名《旧事重提》。11月18日,他用清冷沉郁的笔调,回忆了和昔日老友范爱农的琐事,以及范爱农悲惨的遭遇。全文语言朴素,感情真挚。</p> <p class="ql-block">鲁迅先生一生名篇众多,方式各异,或辛辣,或深刻,或让人惊醒,或让人深思,纵观《鲁迅全集》,读完之后给人以哀伤久久不能散去的惆怅之感作品,唯两篇回忆之作,一篇是为了怀念被杀害的左联五壮士(白莽、柔石、冯铿、李伟森、胡也频),收录在《南腔北调集》的《为了忘却的纪念》(以后有时间再聊聊这篇);另一篇则是《朝花夕拾》的最后一篇,也就是今天的主角《范爱农》。这类作品和他的小说一样,往往读过之后,让人在一百年后的今天,想起这些就毫无乐观的理由。</p><p class="ql-block">很多作家一辈子嬉笑怒骂,但好的文字水平往往在这种静水流深的哀悼中方显本色,比如我们都熟知的王朔,一辈子的侃爷儿痞子形象,但如果你读过他撰写的《为梁左写的悼词》、《回忆梁左》,即使你对这二人不甚熟悉,依然会悲伤不已,而但凡对他们这一代创作者有些了解的话,可能就会忍不住的潸然泪下了。</p> <p class="ql-block">《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部散文集,虽是散文,但却沉重,全集不同的文章阅读下去却仿佛有一条故事线,好像在读一篇中长篇小说,而整体一直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在萦绕,范爱农一出场,一个遇事冷静不盲从的、不世故且带点小孤傲的革命知识分子形象瞬间清晰起来,鲁迅特别擅长用寥寥几语将主要角色的第一次出场给人以震撼,比如最经典的“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一下子就把这个角色的与众不同以及人物最鲜明的色彩给带出来了,这是非常高明的写作手法,而当代很多作家,包括影视剧,经常啰里啰嗦一大堆,我们还记不住这个人到底是什么性格特点,比如去年《中国机长》这部电影,到最后你也记不住那几个空姐到底有什么人物区别,甚至第一主角机长到底什么人物性格,而乘客倒是五花八门,但却几乎没有任何的剧情作用,只是混个脸熟,这就是典型的工业速度化的文艺产出浪费好题材的情形。</p> <p class="ql-block">我们解析《朝花夕拾》一定不要有一个误区,就是错把散文集完全当成真正的纪实文学,无论是《故乡》、《范爱农》都不是单纯的简单叙事,里边是存在小说的意向手法的,因为我们印象极深的范爱农与鲁迅在日本之间的争执可能是虚构的,因为据周作人回忆,徐锡麟刺杀被害后,鲁迅和范爱农是一伙儿的,他们都是不主张发电报的,主张发电报的是梁启超派,百年后到今天我们是能够非常明确地了解发电报确实是没什么鸟用。那么就意味着鲁迅这样的情节设置,实际上是自污了一把,那么我们如果把这个“自污”的角度延展到全篇呢?你会发现整个回忆,主线或者说明线是祭奠、怀念范爱农,而暗线其实是鲁迅深刻的自我批判,甚至是不惜用自污的手段来把自己解剖,我们为什么读《范爱农》会感到忧伤不绝,并不着重觉得这样的人逝去或自杀可惜,而是因为暗线的那种自责、愧疚之感让我们作为读者似乎都代入了进去。</p> <p class="ql-block">这样的写作选择并不是孤立,我们回过头来看《狂人日记》、《祝福》、《孔乙己》这些名篇,里边的“我”其实从来都不是什么正面形象,反而杀人吃人的时候都是一个参与者,而鲁迅所谓的不知不觉中吃人的感受,其实很大程度上和对范爱农的经历是相同的感受。比如,在日本的两次不自觉的“摇头”看不起、在许寿裳的帮助下脱离绍兴苦海奔赴南京,后在蔡元培的帮助下又去到了北京,而像范爱农这样的革命者只能留在“革命不变”轮回的绍兴,将一腔革命热情寄予鲁迅身上而不可得,这些情节其实都是鲁迅自我认为的不知情下的“吃人”行为,而这类批判的原因,不单纯是鲁迅在批判自己,同时也是批判所有把自己剥离开中国社会之外而去批判国民性的所谓“英雄们”。</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为什么鲁迅永远比近现代作家高几层的重要原因,因为只有鲁迅是把自己放在这个笼子里一起批判的,而且每次批判自己的时候非常的冷静且伴随着痛苦,这就像我在之前解读《野草》时,提到《墓碣文》中那句让人瞠目结舌的:“抉心自食,欲知本味。创痛酷烈,本味何能知?痛定之后,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陈旧,本味又何由知?”很多人道听途说的标签化鲁迅是激进分子其实是很可笑的,但凡是带着脑子读完鲁迅作品五分之一以上的都不会说出这样的话,你见过哪个激进分子大篇幅的去用吓人的冷静状态去反复批判自己的?</p> <p class="ql-block">鲁迅先生此文批判“自己”,其真正用意在于批判那些借着革命者的外衣,喊着响亮的口号,实际时却是沽名钓誉、营营苟且之徒,中国革命的成功,更多依靠的是像范爱农这样的无名英雄们的默默奉献。</p> <p class="ql-block">,</p> 考点练习 <p class="ql-block">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10篇。目前,我们学过其中的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山海经〉》。</p><p class="ql-block">2、《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 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p><p class="ql-block">3、作者在《琐记》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天演论》 。</p><p class="ql-block">4、《五猖会》中,父亲让我背《鉴略》,让我感到痛苦。</p><p class="ql-block">5、鲁迅小时侯最喜欢在(百草园 )玩耍。</p><p class="ql-block">6、《二十四孝图》中,(子路负米)、( 敦巨埋儿 )、(老菜娱亲 )等都是孝道故事的名称。</p><p class="ql-block">7.鲁迅在仙台学医时发生了(三 )件重大的事。</p><p class="ql-block">8.“赛神会”中“我”和许多人喜欢看(活无常 )。</p><p class="ql-block">9、 鲁迅在《琐记》中记叙为了“寻别一类人们去”又选择了无须学费的南京(江南水师学堂)</p><p class="ql-block">10、“好。那么,走罢!”而去“寻别一类人们去”一语出自鲁迅的《琐记》篇。</p><p class="ql-block">11 鲁迅在《琐记》一文中,用了“乌烟瘴气”一词来讥讽洋务派的办学。</p><p class="ql-block">12 鲁迅在《琐记》中写自己一有空闲,就照例地吃侉饼,花生米,辣椒,看《天演论》,表现出鲁迅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p><p class="ql-block">13《范爱农》一文中,作者追述了在日本留学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p><p class="ql-block">14《藤野先生》记叙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分别的几个片段,并说明了在仙台医专时(弃医从文)的一生中重要的经历。</p><p class="ql-block">15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针对“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p><p class="ql-block">16《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 迎神赛会 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p><p class="ql-block">17鲁迅在《 藤野先生 》深切表达了对日本没有民族偏见的正直热诚的先生的怀念。</p><p class="ql-block">18 作者回忆少年读了这一本孝子的教科书后,觉得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故事”,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之类。而“哭竹生笋”的故事则有些可疑,还有“卧冰求鲤”的故事,如模仿则有性命之忧了。</p><p class="ql-block">19作者在文中用“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表达了鲁迅先生对“妨害白话者”的愤怒之情。</p><p class="ql-block">20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接触“物竟天择”,“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矿路学堂,这段经历在,《琐记》中提及。</p><p class="ql-block">21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说起儿时生活常常出现对迎神赛会、看戏等情节的回忆,如《无常》,《五猖会》。</p><p class="ql-block">22在《琐记》一文中鲁迅先生曾描述了新学堂与旧学堂的区别。</p><p class="ql-block">23鲁迅在《无常》一文中,通过对 无常 的描述,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以讽刺当时社会上的“正人君子”之流。</p><p class="ql-block">24鲁迅寓居的东墙上,一直挂着他的老师藤野先生的照片</p><p class="ql-block">25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的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范爱农。</p><p class="ql-block">26、“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这句话出自哪篇文章?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这篇文章揭示了什么样的主题?</p><p class="ql-block">答:出自《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p><p class="ql-block">27、《朝花夕拾》中引用《长恨歌》中的诗句是哪一句?</p><p class="ql-block">答:《琐记》:“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p><p class="ql-block">28、《朝花夕拾》中提到《二十四孝图》中哪几个故事?</p><p class="ql-block">答:子路负米、黄香扇枕(可以勉力仿效的)、陆绩怀橘(也并不难)、哭竹生笋(就可疑)、卧冰求鲤(有性命之虞)、老莱娱亲、郭巨埋儿(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七篇。</p><p class="ql-block">(《后记》中还包括李娥投炉、曹娥投江觅父尸、尝粪心忧)</p><p class="ql-block">29、《狗·猫·鼠》中有关猫的故事有</p><p class="ql-block">答:德国童话猫狗成仇、爱伦·坡短篇小说《黑猫》、日本“猫婆”的故事、中国古代“猫鬼”的故事(出自《北史·杜孤信传》)、猫教老虎本领的故事。</p><p class="ql-block">30、《狗·猫·鼠》中作者小时候床头贴的两张花纸是?</p><p class="ql-block">答、《八戒招赘zhuì》、《老鼠成亲》</p><p class="ql-block">31、作者是如何认识隐鼠的?</p><p class="ql-block">答:有一回作者听到一间空屋里有“老鼠数钱”的声音,推门进去,看见一条蛇伏在横梁上,看地上躺着一匹隐鼠,口角流血,但两胁还一起一落的。取来给躺在一个纸盒子里,大半天隐鼠竟醒过来了,渐渐的复了原,但不逃走。于是隐鼠就成了作者的玩伴。</p><p class="ql-block">32、隐鼠的结局是怎样的?</p><p class="ql-block">答:隐鼠缘着长妈妈的腿要爬上去,被她一脚踩死了。</p><p class="ql-block">33、作者仇猫的原因是什么?</p><p class="ql-block">答:猫的性情和别的猛兽不同,总是尽情折磨猎物才吃下去;与狮虎同族,却一副媚态;到处嗷叫,闹得别人心烦;以为它吃了自己饲养的可爱的隐鼠;伤害了兔的儿女们。</p><p class="ql-block">34、长妈妈讲的“长毛”的故事中,“长毛”指的是?</p><p class="ql-block">答:洪秀全军和后来一切土匪强盗。</p><p class="ql-block">35、对长妈妈的“特别的敬意”是因何而生?又是何时消失?</p><p class="ql-block">答:因为她经常给我讲长毛的故事,某种情况表明她似乎有“伟大的神力”,所以就有了“特别的敬意”。在知道是长妈妈谋害了自己的隐鼠之后,这种敬意就完全消失了。</p><p class="ql-block">36、《阿长与〈山海经〉》中,所说的“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指的是什么故事?</p><p class="ql-block">答:刑天舞干戚。</p><p class="ql-block">37、《阿长与〈山海经〉》中,所说的“三脚的鸟”指的是什么?</p><p class="ql-block">答:三足金乌,即太阳。</p><p class="ql-block">38、长妈妈所说的“三哼经”指的是什么?</p><p class="ql-block">答:《山海经》。</p> 常考题 <p class="ql-block">(一)常见考题</p><p class="ql-block">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青年不同经历和体验的一部散文集。其中很多故事令我们回味无穷,难以忘记。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雪天捕鸟的故事,《阿长与〈山海经〉》中长妈妈给我买《山海经》的故事,《藤野先生》中藤野先生给“我”修改讲义的故事。</p><p class="ql-block">2.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刻画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如《藤野先生》中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阿长与》中善良淳朴、不拘小节的长妈妈(或:虽然有些粗俗好事,但心地善良的长妈妈)。</p><p class="ql-block">3.《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回忆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作品《藤野先生》中的人物藤野先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p><p class="ql-block">4.《朝花夕拾》最初发表时总题目为“旧事重提”,收录了鲁迅先生的十篇回忆性散文。集子记述了先生少年时代以至到日本的若干生活片段,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冬天里的捕鸟活动;《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在新年到来之时教作者说吉祥祝福的话;《父亲的病》中作者为给父亲治病四处索求药引的情景;《琐记》中作者在矿路学堂求学开始接触新书…这一篇篇文章,展现了当时的世态人情、地方民俗,流露出作者对社会生活的深刻观察和对家人师友的真挚感情,堪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高水平的回忆性散文。</p><p class="ql-block">5.在《朝花夕拾》10篇文章中,你最喜欢哪一篇?理由是什么?(2分)</p><p class="ql-block">《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理由:记述了作者童年上学前后的一段生活经历,语言优美流畅,生动幽默,妙趣横生。</p><p class="ql-block">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藤野先生》都是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在这两篇散文里,鲁迅回忆了他的两位老师。其中,藤野先生以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等高尚品质赢得了鲁迅的尊敬与怀念。</p><p class="ql-block">7.读《朝花夕拾》,我认识了严谨治学的老师藤野先生;读《朝花夕拾》,我走进了鲁迅先生童年生活过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读《朝花夕拾》,我从阿长身上感受到了善良的好品质。</p><p class="ql-block">8.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许多篇章都写出了儿童天然的兴趣和爱好,体现出作者关心儿童的真挚情怀。作者儿时,读长妈妈(阿长)给“我”买《山海经》,看闰土父亲雪地捕鸟,坐船看目连戏……这些内容,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时代美好生活的留恋;对百草园拔何首乌、摘覆盆子与三味书屋折梅花(寻蝉蜕)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儿童天性的肯定;而在《二十四孝图》中,对郭巨埋儿故事极度为反感的态度,表达了作者对束缚儿童健康成长的封建思想文化的批判。</p><p class="ql-block">16.上文选自哪一部古典文学名著?作者是谁?(2分)</p><p class="ql-block">《朝花夕拾》鲁迅</p><p class="ql-block">1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段所写的内容。(2分)</p><p class="ql-block">儿时热切盼望去看五猖会的我,被父亲强令背一字也不懂的书。</p><p class="ql-block">18.文中“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这篇文章揭示了什么样的主题?(4分)</p><p class="ql-block">表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揭露了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p><p class="ql-block">19.分析本文段的写作特色,并找出一处来说说它的作用。(4分)</p><p class="ql-block">(1)开头写家人为看五猖会做准备的忙碌场景和结尾部分“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形成鲜明的对比,烘托父亲让我背书给我带来的痛苦感受,突出文章的主题思想。</p><p class="ql-block">(2)“我”开始“跳来跳去”很兴奋与后来背完书的落寂之情作对比(“我”被父亲强令背书前后心情的强烈反差)表现以父亲为代表的封建家长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借以批判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写出一点即可)</p><p class="ql-block">(3)在文章最后,家人们兴奋的心情与我心情的对比,分析同第1点。</p><p class="ql-block">(二)范爱农之死、报馆案风波</p><p class="ql-block">20.第二天爱农就上城来,戴着农夫常用的毡帽,那笑容是从来没有见过的。</p><p class="ql-block">“老迅,我们今天不喝酒了。我要去看看光复的绍兴。我们同去。”</p><p class="ql-block">这两句分别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对刻画范爱农这一人物形象有何作用?(4分)</p><p class="ql-block">外貌描写(或神态描写)、语言描写;表现了革命后的范爱农心情愉快的一面,刻画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三)文段内容:</p><p class="ql-block">A百草园的景物描写</p><p class="ql-block">B出发前对赛会的介绍</p><p class="ql-block">21.这两段文字选自哪部文学名著?A段和B段又分别选自哪篇文章?(3分)</p><p class="ql-block">《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p><p class="ql-block">22.请分析A段“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的表达效果。</p><p class="ql-block">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油蛉、蟋蟀叫声的悦耳动听,表达了百草园给儿时的“我”无限的乐趣。</p><p class="ql-block">23.B段中的“我”为什么希望得一场重病?父亲让我去看庙会给我提了个什么条件?</p><p class="ql-block">因为我那时希望在赛会上“扮犯人”,这在当时的我看来是一件很光荣、很幸运、很出风头的事,我生一场重病,好使母亲到庙里给我许个“扮犯人”的心愿。</p><p class="ql-block">父亲以让我背完《鉴略》为条件。</p><p class="ql-block">24.结尾最后一句“我至今已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有何作用?</p><p class="ql-block">画龙点睛,含蓄地批判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p><p class="ql-block">(四)出发前父亲强迫我背《鉴略》</p><p class="ql-block">25.请概括《五猖会》的主要思想内容。</p><p class="ql-block">《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的伤害,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p><p class="ql-block">26.选文开头写家人为看五猖会作准备的忙碌场景和结尾部分“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p><p class="ql-block">烘托父亲让“我”背书给“我”带来的痛苦感受,突出文章的主题思想。</p><p class="ql-block">27.从选文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p><p class="ql-block">父亲是一个专制、不了解儿童心理的封建家长。</p><p class="ql-block">28.阅读选文后,你有怎样的感受?</p><p class="ql-block">家长应了解孩子的心理,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强制学习是收不到预期的效果的。</p><p class="ql-block">(五)记叙了作者认识范爱农的事</p><p class="ql-block">1.请归纳选文-段的主要情节,并分析其作用。</p><p class="ql-block">记叙了作者曾经在茶馆认识范爱农的事。作用:先抑后扬。先抒发自己对他的憎恶,为后文写他的亲切友善作铺垫。</p><p class="ql-block">2.第段中划线句子“在衙门里的人物,穿布衣来的,不上十天也大概换上皮袍子了,天气还并不冷。”这句话有何含义,对刻画范爱农有何作用?</p><p class="ql-block">这里写光复后的绍兴现实,换汤不换药,没有什么变化,对写范爱农的悲剧埋下了伏笔。</p><p class="ql-block">3.对人物的刻画,鲁迅一向是主张“画眼睛、勾灵魂”的。评析语句: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藐视。</p><p class="ql-block">这是鲁迅对范爱农的客观描述,范爱农的“白眼”,是愤世嫉俗的心灵的真实写照。在他的冷漠外表下是对时势现实的焦虑、担忧、沉思,甚至不满。</p><p class="ql-block">(六)文段内容:</p><p class="ql-block">A去赛会前父亲强迫我背《鉴略》</p><p class="ql-block">B把人类和动物作对比,人类虚伪、残忍,远不如动物真诚</p><p class="ql-block">21.A、B两段文字选自哪一部文学名著?两段文字各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p><p class="ql-block">《朝花夕拾》(1分)A段揭示了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作者对此进行了批判。(2分)B段作者对说空话、虚伪、自作聪明的所谓“正人君子们”进行辛辣的嘲讽,表现了作者的愤慨之情。(2分)</p><p class="ql-block">22.A段“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p><p class="ql-block">环境描写(1分)。说明背书的时间很长,衬托“我”当时心情的急躁、无奈。(2分)</p><p class="ql-block">23.B段中写“虫蛆、鸷禽猛兽”的目的是什么?(2分)</p><p class="ql-block">目的是将“正人君子们”与“虫蛆、鸷禽猛兽”作对比,将他们虚伪、丑恶的灵魂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p> 生平经历 <p class="ql-block">鲁迅(1881-1936)</p><p class="ql-block">《五猖会》(七岁)。</p><p class="ql-block">《狗猫鼠》(十岁)。</p><p class="ql-block">《阿长与山海经》(十岁)。</p><p class="ql-block">1892年,入三味书屋读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2岁)。</p><p class="ql-block">1893年,祖父因科场案入狱,父亲重病,全家乡下避难。出入当铺与药店。《社戏》。</p><p class="ql-block">1896年,父亲去世。《父亲的病》。</p><p class="ql-block">1898年,赴南京,入江南水师学堂。《琐记》。</p><p class="ql-block">1899年,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学堂。</p><p class="ql-block">1902年3月,作为江南督练所派遣的官派留学生前往日本留学。</p><p class="ql-block">1904年9月,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藤野先生》。</p><p class="ql-block">1906年1月,看日俄战争教育片,决定弃医从文。</p><p class="ql-block">七年留学生活里,鲁迅做了不少评论家和翻译方面的工作。《月界旅行》(1903,翻译)、《地界旅行》(1906,翻译)、《文化偏至论》和《摩罗诗力说》(1907)、《域外小说集(上下)》(1909,翻译)。</p><p class="ql-block">1909年8月,鲁迅回国,经友人许寿裳介绍,在杭州的浙江两级(初级、高级)师范学堂任化学和生理学教员,还兼任教植物学的日本教员的翻译。《范爱农》。</p><p class="ql-block">1912年,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教育部佥事。抄古碑。</p><p class="ql-block">1918年5月,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狂人日记》,载在《新青年》杂志4卷5号。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p><p class="ql-block">1920年,在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讲授中国小说史。</p><p class="ql-block">1923年,小说集《呐喊》出版。兼任女师大、世界语学校教师。《中国小说史略》上册出版。</p><p class="ql-block">1925年,女师大风潮,鲁迅因支持进步学生正义斗争被教育总长章士钊免职。</p><p class="ql-block">1926年,三一八惨案,鲁迅作《死地》《记念刘和珍君》等抨击段祺瑞政府屠杀学生的罪行,遭追捕,避难于山本医院。8月,《彷徨》出版。赴厦门大学任国文系教授,12月辞职。</p><p class="ql-block">1926.2.21,《狗猫鼠》。</p><p class="ql-block">1926.11.18,《范爱农》。</p><p class="ql-block">1927.5.1,小引。</p><p class="ql-block">1927.7.11,后记。</p><p class="ql-block">1928年,散文集《朝花夕拾》出版。</p><p class="ql-block">1936年10月19日逝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