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筑爱巢

牟宏

<p class="ql-block">  近日从官媒上看到一则新闻,有“水中大熊猫”美誉之称的中华鲟种群数正在稳定提升,其实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和科技工作者已付出了40多个春秋的科技探索和实践。</p><p class="ql-block"> 活化石—中华鲟</p><p class="ql-block"> 中华鲟又叫鲔、鳣、玉版,俗称“黄鱼”,是古棘鱼类的一支后裔,距今已有一亿四千万年的历史,是与恐龙同时代的脊椎动物,被科学家誉为活化石。</p><p class="ql-block"> 中华鲟体长成梭型,口在头的下面,无鳞,背部灰褐色,腹部灰白色或乳白色,躯干镶有5行骨板,体硕健游。成年中华鲟身长4米多,体重达500公斤,为世界现存鲟鱼类之冠。在世界海河中也只有我国长江和中国海域才有这种鲟鱼群体。1963年我国鱼类学家伍献文教授将其命名为“中华鲟”,视为“中华国宝”。后来被我国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p><p class="ql-block"> 中华鲟是一种回游于海、河咸淡水域之间的回游性鱼类。它生在长江,长在大海,以食底栖鱼类和虾、蟹等底栖生物为主。每年夏秋,成熟的亲鲟便成群结队从东海进入长江,逆江而上,到长江上游和金沙江下游产卵,入夏水流湍急卵石密布。三个月后,繁殖后的成年鲟妈妈便带着幼鲟宝宝顺江而下回到东海、黄海育肥成长。幼鲟长到成熟期大概需要14到16年的时间,期间一直生长在海里,只有到了成熟繁殖期,才回到长江。</p><p class="ql-block"> 中华鲟的最奇特之处在于,它上溯长江一万二千三百公里到金沙江,从不迷失方向,误入他流,也绝不会中途折返;而且它从进入长江后,一年多时间粒食不进,十分耐饿。这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对古生物学、地质学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受阻回游之路</p><p class="ql-block"> 1981年,我国大型水利发电站葛洲坝建成后,中华鲟从海里回游金沙江产卵的唯一通道受阻。它们聚集在坝下徘徊,有的寻找合适环境产卵,大部分找不到适宜的环境就会放弃产卵回到海里去,长此下去中华鲟的生殖系统就会逐渐退化。研究成果表明建坝5年左右的时间,中华鲟资源总量已减少到建坝前的70%—80%,总数不超过6000尾。专家提醒中华鲟鱼类种群数不到100尾,就到了绝迹地步。严峻的现实不仅引起我国有关部门的高度警觉,而且也引起国际有关部门的关注。</p><p class="ql-block"> 我国有关部门制定了“两条腿一起走”的方案,一是探索研究人工孵化中华鲟的方法,定期向长江投放中华鲟幼苗,以补充种群数量。二是在葛洲坝下游模拟建造中华鲟人工产卵场,为中华鲟产卵繁殖提供“爱巢”。可喜的是1984年10月,经过科技人员的艰苦攻关,首批人工繁殖中华鲟获得成功。年底,首次将6000尾人工繁殖中华鲟幼苗投入葛洲坝下游江段。人工繁殖、坝下放流变成现实。目前中华鲟人工繁殖已形成稳定性放流生产,每年向长江流放仔鲟50万尾以上,对稳定中华鲟种群数起到积极作用。</p><p class="ql-block"> 重筑幸福爱巢</p><p class="ql-block"> 人工繁殖中华鲟,意味着改变中华鲟亿万年形成的生活习性,回归自然繁殖才是正道。模拟中华鲟繁殖生态环境,建造其人工产卵场,成为一项系统的复杂工程。破解这一难题,就是要通过科学研究,确定中华鲟产卵河床的结构、深度、水温及河底流速,从而掌握中华鲟迁徒、回游、产卵的规律,开展国际间的合作势在必行。经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和美方多次沟通协商,1993年,美国内政部生物考察局与中国长江水产研究所联手,首次在我国使用声纳遥测技术,为确定中华鲟产卵栖息地以及生态环境参数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p><p class="ql-block"> 作为记者,我受邀参与了这次中美科技工作者联合考察活动。深秋的一天,我和中美科技联合考察组一起来到宜昌市葛洲坝下游西坝嘴码头即中华鲟繁殖研究基地。天下着秋雨,江面雨雾茫茫,据说是中华鲟产卵的最佳天气。</p><p class="ql-block"> 来到江边,远处雾中的鱼帆时隐时现,给人带来美妙的遐想。忽然,一艘红白相间标有“鲟考号”的快艇闯入我的视线,它时而高速疾驶,时而悠闲游弋,似乎在跟踪什么目标。它,引起我的兴趣和注意。</p><p class="ql-block"> 中方科技人员告诉我,驾艇的是美国内政部生物考察局吉纳德博士和他的助手麦克,艇上装有他们从美国带来的声纳遥测全套设备,是目前最先进的跟踪回游鱼类仪器,还是首次在我国使用。</p><p class="ql-block"> 遥控监测部分由声纳发射器和接收器组成,首先将声纳发射器安装在捕获的中华鲟脊背上,将它放游长江。每个发射器都可发出不同频率代码的超声波,艇上装有灵敏度极高的接收器。在1000米内可以接受到任何一个发射器发出的超声波信号,一旦跟踪到目标后,可由全球卫星定位仪和水流测数器准确确定中华鲟产卵的栖息地和江水不同深度的流数以及中华鲟产卵等生态环境的各种参数。</p><p class="ql-block"> 我登上“鲟考号”,望着烟波浩渺的江面。吉纳德教授端坐驾驶室,手握方向盘。一声指令快艇象离炫之箭,划破雨雾,向江心飞驰而去。小舰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疾驶,整个系统进入到工作状态。我屏住呼吸,目不转睛盯着仪表屏幕。突然,耳机中传出一阵细微的声响,“唧、唧、唧”的声音由弱到强,,逐渐清晰起来,“OK,OK!”,这位美国回游鱼类学科研究权威“腾”的一下从座位上站起来,兴奋地挥舞着双臂。一尾装有声纳发射器的中华鲟,从远处发出的声波终于出现在他的耳际,它的频率代码为2344,这是两个小时前放回长江的雌性中华鲟。</p><p class="ql-block"> 在中华鲟繁殖研究基地,我还看到渔政部门监督艇正在组织捕捞中华鲟。岸边,几尾刚刚捕捞到的中华鲟不甘束手就擒,不时将头露出水面,使劲扇动巨大的鱼尾,激起几米高的浪花。当研究人员将其中一尾拖上岸,我才一睹中华鲟的真容,身体呈纺锤状流线型,全身厚厚的皮中镶崁着角质化的大块硬鳞,拉开尺一量,体长2.9米,体重500多斤。研究人员熟练地在它脊背角质层钻穿两个孔,把一根雪茄烟大小的声纳发射器牢牢固定在上面,然后这尾中华鲟又回到水中的自由世界。</p><p class="ql-block"> 我带着一种担心问中方课题主持人,安装声纳发射器的中华鲟会不会跑的无影无踪?他若有所思的说,一般不会,因为中华鲟属于回游鱼类,迁徒有一定规律。他还兴奋的告诉我,经过中美双方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课题研究进展很快,掌握了大量必要数据,为后期建造中华鲟人工产卵场提供了准确的科学依据。</p><p class="ql-block"> 采访结束了,我站在江岸极目远眺,只见“鲟考号”似乎又发现了新目标,像离玄的箭劈波斩浪奔向远方。</p><p class="ql-block"> 后记</p><p class="ql-block"> 我国政府相关部门采取的双管齐下挽救中华鲟种群的措施,经过40多年的不懈努力,收到实效。相关部门在长江中游建立了若干中华鲟繁殖研究基地,每年均向长江投放一定数量的人工繁殖幼苗。更加令人欣慰的是,相关部门依据长期科学研究掌握的数据,在葛洲坝下游建造了生态环境适宜的产卵场,为中华鲟的自然繁殖筑起了“爱巢”,从根本上遏止了中华鲟资源锐减的态势。据长江口幼鲟资源抽样调查表明,河口中华鲟幼鲟资源已恢复到稳定水平,且有逐年上升趋势,彻底挽救中华鲟已经变成现实。</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在海中遨游的中华鲟</p> <p class="ql-block">正在海底觅食的中华鲟</p> <p class="ql-block">人工繁殖中华鲟幼鲟正在从水道放流长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