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书是灵魂的伴侣、精神的导师、心灵的良医,书给人的馈赠与帮助可谓无穷。读书可以增智广才,可以励志修德,可以怡情养性,是一种最好的心灵修复方式。对于教师来说,专业书籍的阅读可以与名师拉近距离,助力专业成长。而暑假期间的专业阅读相当于是一场专业提升训练营,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反思、沉淀和提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语文三组的教师们抓住暑假阅读的黄金期,走近名师,积极反思,深刻总结,可谓收获满满。9月9日上午第四节课,大家坐在一起,进行了深度分享和交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暑假期间,陆祖锋老师认真阅读了由雷玲老师主编的《名师课堂DNA解码》,该书选取了12位名师的精彩课堂片段,并就授课老师的成功秘诀进行了解读和剖析,分享了他们的课堂教学理念。从这些名师的片段中,感受到了一节精彩课堂的来之不易。它需要老师拥有先进的课堂理念,认真研读教材,精心设计课堂的各个环节,能关注到学生的课堂反馈并及时进行调整,这样才会获得课堂上孩子们的神采飞扬和收获满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杨旭老师推荐的是《给孩子们的习作课》。习作课应该怎么讲,教师讲授的度如何把握,怎样提升一些作文差的学生,如何把作文课讲得生动,怎样能唤起学生做文的热情......这些教学中的困惑都能在叶圣陶先生的《给孩子们的写作课》一书中找到答案。作文训练要从生活中来;阅读与作文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教作文,自己也要做文……叶圣陶先生用他多年的从教和写作经历,为我们解疑答惑,他在这本书里几乎穷尽了作文的一切,并做了事无巨细的指导。从文章结构到行文逻辑;从拓宽眼界到呈现思想,帮助学生克服从理解到运用的每个难题。当然这本书,不仅适合孩子们来阅读,更能让教师们找到更好地提升自我和教学能力的好方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赵艺杉老师推荐了《特级教师这样教语文》,这本书中分享了斯霞老师的识字教学、李吉林老师的“情景”教学、于永正老师的“五重”教学、薛法根的“组块”教学等名师课堂。整本书课给赵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她深思了自己的课堂教学。因此在读到“引而不发”这句话时,也就感慨万千。有了思考就有实践的动力,今后赵老师将在课堂中将不断践行“引而不发”的课堂模式,将自己的课堂教学真正变成学生在动,老师在引领的课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何丽琴老师假期研读了《于永正:我怎样教语⽂》这本书,该书是于永正⽼师从教五⼗多年来对教育观、语⽂观、学⽣观,带我们从各个⾓度认识语⽂教学的真谛,了解语⽂教学的规律,进⼊简单⾼效的语⽂教学之门。何老师从“语文课为学生留下什么”、“老师配合学生而非学生配合老师”、“语文课的亮点在哪里”三个方面谈了她的学习体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同样的书,不同的人阅读会有不同的收获。暑假期间,侯晓洁老师也选择了《特级教师这样教语文》这本书,当她读到洪宗礼老师的“关于引读”的智慧链接时,不由的感慨万千。正如洪宗礼老师的文章中所说的那样“语文老师上课,有这样两种情况,一种是着眼于把学生“讲懂”,另一种则是注重于引导学生自己去“学懂”。采用这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不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让他们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中去学习、去感悟。所以我们的课堂应该是“引而不发”的课堂,只有遵循思维活动的一般规律,才能学有成效,学有进步。正如一本书中所看到的一位语文老师所讲的《遨游汉字国》,了解汉字的多样性和汉字的演变的过程的内容。整节课老师都把学生置于课堂学习的主要地位,把所有能够由老师讲授的内容变成了让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自己去获得的过程。有了思考就有实践的动力,侯老师决心在课堂中将不断践行,将自己的课堂教学真正变成学生在动,老师在引领的课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朗读,教师必修的基本功;朗读,是再现世界的一种方式;朗读,读的是感情,更是感受。暑假期间,刘智华老师阅读了《跟着窦桂梅学朗读》这本书,感受颇深。书中,窦桂梅老师结合了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分析了当下社会新形势的需要,在综合语文课程改革过程中涌现出诸多与朗读相关现象的基础上,探讨了一系列朗读教学的策略。书中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比如,在策略指导上提出,朗读,读的不仅仅是感情,更是感受;在内容涵盖上提出,朗读就是理解,朗读就是发现……窦老师在书中还列举了大量可供参考的课堂教学实例。今后,在课堂教学中所进行的指导朗读,刘老师要针对文本特点,语言特点,把握人物的心理特点及情感特点,解读透彻,找准基点,要用不同的腔调,读出人物的形象、人物的情感;因而文字在朗读中是立体的,灵动的,要让朗读更好的为语文教学服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姚芳老师推荐了《给教师的建议》一书,该书由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著。书中给教师提出了一百条建议,每一条建议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有益于我们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一起读苏霍姆林斯基,永远的经典,常读常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辛彦老师和大家分享了曾军良校长的《魅力教育向未来》,他在书中系统提出的“魅力教育”新思想在全国都产生重大影响,内容包括如何成为富有魅力的学生、富有魅力的教师,成功的教育创新经验,深入的教育生活思考等,带给广大教师深刻体会。想要成为魅力教师,首先要有主动学习的意识,更要有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学习去发现自己、重塑自我、提升格局、升华灵魂,展现最美的教师姿态。其次应该将课堂向学生开放,多把机会留给学生,请相信:教师俯下身子,学生“总会醒来”。最后要勇于进取,实现自我超越。新时代教师应该把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方法以及灵活的知识迁移能力、创新探索精神作为主要任务。我们要做新时代的人民好教师,就是要做明日之师、明白之师、明亮之师,要让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不负期待、永远奋进,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阅读没有尽头,教师成长的道路亦是如此,书是我们一辈子的干粮,是一把能解开疑团的万能锁,是一扇窥视世界的窗口……让我们亲近书本,喜爱读书,为精神打底,为人生奠基,与经典为友,与博览同行,享受学习的快乐,享受生活的快乐,拥有诗意的人生。让读书来提升我们的品质,促进我们的成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编辑:陆祖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图片:辛 彦 陆祖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审核:张美清</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