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赏鉴微信交流<br><br>琼海的小说作者MM把第八届鲁迅奖获奖短篇《月光下》发过来,征询我的看法。<br>MM:<br>这篇《月光下》获鲁迅奖的小说,您认可吗?<br>陆小华:<br>看了,文学语言一般。故事还可以,主要写底层小人物——小姨的命运、人生。在作品中,还有一些对人生的议论和思考。一个1万字左右的小说,太多次的倒叙,让结构显得有点乱。关键之处 ,(我)的小姨是怎么落魄的?我都没有看明白!小说里有些应该交待的没有交待清楚——小姨和那个恋人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导致于她无心经营小店,把小食店搞黄了,接下来又去了马戏团?总之,条理看着很乱,一看,就知道不是出自大家之手!<br>一般的小说写作者,都会用悬念的技巧去吊着读者,让读者在好奇心的引导下,把后面的内容给读下去。因为有好奇心的读者需要知道这个人、这件事后来怎么样了?当然,也有作者即使在小说完结之后,悬念也不给你解开,让你永远在猜!我写小说时,也用悬念技巧,但我不喜欢这种永远不解开悬念的作法。<br>MM:<br>哦!<br>陆小华:<br>当然,这小说的生活气息浓厚,算是《月光下》这个短篇小说的闪光点!但作为鲁迅文学奖,也就是说,代表国内短篇的最高水平的作品,实在是勉为其难。我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去关注国内的文学奖了!因为看过揭露省内那个百万文学大奖内幕的文字,对这一类东西的公信力很怀疑。<br>MM:<br>听陆老师评价,胜过读书,很受益!<br>陆小华:<br>对小说的评定,其实是可以用几个指标去测定,文学语言、故事、结构、文化思想内涵,人物塑造。一篇小说也是由上述几个元素构成的,还有就是阅读时的趣味性(趣味性的构成,似乎又与语言和故事密不可分!)作品的优劣,我们可以把其中的元素,拆分成几个部分,每一个部分用五分来评,最后再打出一个综合分!<br>MM:<br>嗯!明白!<br>陆小华:<br>因为疫情封闭,我最近基本上每天都会看一到两篇你所推荐过来的、那些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已经看了有十篇左右。但以我的眼光看,真正完美的不多!期间,也看成了获矛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应物兄》,感觉还不错!只是有些地方过于学术化,在阅读时,有些章节会让人有一点掉袋的、过烦的感觉,如果能把一些过于学术化的章节删掉,这个文本就很完美了!<br>MM:<br>这样的交流非常愉悦!<br>陆小华:<br>《应物兄》你可以看一下!我记得曾经发过电子文本给你!<br>MM:<br>知道了!<br>陆小华:<br>《月光下》这种文字,只能大略读一下!虽然得了鲁迅文学奖,也不能算是精品,也不值得精读!和我上次推荐给你精读的野夫的《当时年少春衫薄》的文字比,差得太远了!<br>MM:<br>陆老师总是在强调文学语言!<br>陆小华:<br>文学语言怎么强调都不过份!因为小说这种艺术形式,从某个角度,说白了,就是一种普通话书面语言艺术。为什么要用普通话去界定呢?因为现在读者基本上是用普通话去阅读,作者用普通话去写的。就像相声、脱口秀节目一样,基本是靠着演员的语言技巧吸引人。同样一件事,普通人说和艺人来说,在听众那里,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这前提是,演员必须是普通话语言高手。不要看中国十四亿人中,绝大多数人都会说普通话,但能把普通话话说得有艺术性,有感染力,说得让人愿意花钱去听你说,比如相声、脱口秀,那是只有极少数的人才能做得到的。所以说,这是一种艺术!<br>很多写作者不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于是,大量的、让人不忍卒读的长篇小说就冒出来。他们以为有这个长篇的体量,就能补足技巧上的不足。其实,这些作品,即不能像网络小说那样吸引眼球(网络小说的作者,很多人的技巧和文字功力都是非常了得的!虽然与国家需要扶持的雅文学不同,雅文学代表国家的精神高度。但这些所谓的俗 文学却能让人看了,就有一种很爽的感觉!),当然也走不了市场。这样的结果是,浪费了资源,也浪费了读者的时间。<br>总之,你首先是要用书面语言这个元素把读者带入你所设定的境界,给他讲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塑造出形形色色的人物。要做到这些,首先需要的是语言的功力!<br>文字用于表达思想,是最便捷的形式,但是,用一个个方块字,把人物、场景、景色这些带画面感的东西,活生生的表现出来,难度系数是非常高的!上述这些东西的表达,最好是用图像。现在是所谓的读图时代。很多人甚至都懒得去阅读文字了。技术让图像读取变得十分便捷。比如,你要让读者了解某个场景,一个画面足矣,但你要用文字去描写出让读者能真实感受到的场面,非常困难。<br>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语言怎么强调都不过份!<br>MM:<br>明白了!<br>